高考历史各时期知识大全_第1页
高考历史各时期知识大全_第2页
高考历史各时期知识大全_第3页
高考历史各时期知识大全_第4页
高考历史各时期知识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历史各时期知识大全新石器时代*丝织业状况 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茧壳,浙江吴兴新石器时代遗存中也发现丝织物,证明是人工育蚕。中国南北都出现了丝织业。*青铜业 早期:黄河流于新石器时代,只是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陶器:a原始时代彩陶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B、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商业的起源: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夏商夏:前2029年-前1559年 阳城、商丘 、纶城 、阳翟.老丘、斟鄩、西河(登封、商丘、虞城、陈留.偃师、安阳)商(前1559年-前1046年亳、西毫、奄、殷(商丘、偃师郑州、安阳))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行政管理制度中国制瓷业技术 商朝,原

2、始瓷器。商周时期:甲骨文中有祭祀蚕神的内容,商代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出土文物丝织业状况 中也有玉蚕;在周礼中,妇女的防止生产被称为“妇功”,入“国有六职”,反映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青铜业:分布广泛,一些大型铸铜遗址表明,当时生产规模相当大商业:商周:商代的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西周时期,随着商业发展,货币需求增加,有骨贝和铜贝。西周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镐京 (西安)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洛邑(洛阳)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商周,进入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商业:春秋战国:商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中国古代冶铁

3、技术 西周晚期,铁器出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商周,出现井田制(性质: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青铜业: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春秋时期中国古代耕作方式 铁器农具、牛耕出现。中国古代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垄作法。中国古代水利灌溉技术 春秋战国,都江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战国时期中国古代耕作方式 战国时期推广铁器牛耕中国古代水利灌溉技术 曹魏,翻车。中国古代冶铁技术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铸造钢剑。考古发现淬火钢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战国,商鞅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定了土地私有制 鲁国,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化。确立

4、初税亩(农业税)。 北魏,均田制(北魏到唐前期)。商业都会: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为“市井”的商业区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首倡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善,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汉(前202年-8年 23年-220年 221年-263年长安、洛阳(西安、洛阳))政治制度:西汉: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中朝尚书令、外朝三公九卿制度东汉:扩大尚书台权力地方政治制度西汉:汉初郡国并行制,后郡县制,并设州为监察区东汉:州郡县制城市: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管理相当严格,长安有九市。商业都会:都市因为商业的集中,形成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王莽时期,在长安

5、和五都设置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五都是洛阳、邯郸、临淄、宛(河南南阳)、成都。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中国古代耕作方式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中国古代耕作技术 西汉,代田法 西汉后期,区田法中国古代冶铁技术 a.官营制度:汉武帝时期,推行铁业官营制度;b、燃料:汉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c、供风方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自然通风到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到东汉时期,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冶铁技术提高。中国制瓷业技术 东汉,先后生产青瓷、白瓷。青瓷达到成熟。商业: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唐至宋元,许多小说戏曲中,有关于商人远行贩运生

6、活的故事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西汉,开始“丝绸之路”。重农抑商 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抑商政策抑商表现:西汉规定商人不得衣车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直到唐代,西汉时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继续实行。商人实际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在社会上遭鄙视,在政治和法律上遭受歧视。这种情形到宋代才开始转变。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思想,还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学说,以及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丝织业状况

7、 汉代: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20余种。代表作是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素纱单衣。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魏晋政治制度:逐步形成三省体制中国古代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耕耙中国古代冶铁技术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魏晋隋唐时期: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辉煌时期。隋朝(581年-618年 大兴 (西安))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政治制度 隋代:州县制中国古代商业 隋唐,出现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 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

8、907年 长安 (西安)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政治制度 唐代:道州县制中国古代耕作方式 出现曲辕犁中国古代水利灌溉技术 唐代,筒车中国制瓷业技术 釉陶:唐代的唐三彩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形成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大邑窑(四川成都)白瓷。d、釉下彩: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唐朝,中国向国外输出瓷器。瓷路: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外贸易路线因此被称为“瓷路”。商业:唐朝:俞大娘航船,商船运输发达;陆路商运也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城市:城市有严格

9、的管理,坊市分开,而且有时间限制。唐朝后期出现夜市,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商业都会:A、长安:市已经由定时而聚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B、洛阳:市场的规模又超过长安。C、扬州:曾雄冠天下。D、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物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丝织业状况 唐宋元明时期:一些织绒技术都是沿袭汉代技术。唐代官营纺织业规模很大。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宋代:北宋960年-1127年 东京(开封)南宋1127年-1279年 南京、临安 (商丘、杭州)政治制度:二府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后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地方政治制度 北宋:路州县制土地制

10、度:宋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政府不再抑制土地兼并。商业:突破原先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区域,而是分散在宅屋之间,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业都会: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有汴京的繁荣,市人通宵达旦,大笑店铺连绵不绝,夜市知道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如相国寺庙会。中国古代水利灌溉技术 宋代,水力高转筒车。中国制瓷业技术 涌现一批名窑(河北定窑(白瓷孩儿枕)、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冶铁业:有了以煤做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冶铁炉温度提高

11、,加速了冶炼过程,提高生产效率。棉纺织业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技术已经推广到福建广东中国古代商业 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成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以前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有特定的交易区域;有严格的交易管理;有专门的管理官员。宋代的市(市场)和坊(住宅区)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宋元: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宋代:儒学从佛教道教中汲取有益内容,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如程朱理学。元:(1271年-1368

12、年 大都(北京)政治制度:中枢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政治制度 元代:行省制,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宣慰司中国制瓷业技术 元代,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五彩瓷及青花瓷棉纺织业 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新式纺车,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元朝,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朝(1368年-1644年 应天府、顺天府(南京 北京)中央:内阁明太祖废宰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从此废除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的形成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明神宗时,“部权尽归内阁”地方:废行省,设三

13、司中国古代水利灌溉技术 明清,风力水车中国制瓷业技术 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棉纺织业 明代宋应星著作手工业著作天工开物。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明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明太祖屡次宣布痛藩禁令。明代中后期包括清朝一些时候,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即所谓“弛禁”。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学。商业:明清商帮: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其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晋商是明清时期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国内商界500年。其经营的盐铁、棉丝、皮毛、茶叶和金融业,遍及全国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它不仅成就了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推动了山西经济的进步,而且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徽商则是旧徽州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城市: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往往千街错绣、灯火连昼。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的纺织业部门。清朝(1636-1911奉天府、顺天府(沈阳 北京)中央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雍正帝设军机处商业都会: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说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区段“地值寸金”。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汉口、佛山、景德镇、朱仙镇被称为古代四大名镇。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