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1)_第1页
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1)_第2页
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1)_第3页
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1)_第4页
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文献综述题目: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学 生:马明凯学 号:1231001203115指导老师:蒋颖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及老年人自身机体功能的衰退、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老年人大便失禁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大便失禁易造成多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引起心理障碍,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本文从大便失禁的发病率,相关因素,并发症及国内外对大便失禁的护理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老年人 大便失禁 护理 发生率近年来,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2、,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是医护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是指肛管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1。大便失禁虽不能致命,但易造成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生活不便,乃至造成人格变化。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肛门括约肌松弛,容易发生大便失禁2。它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因此,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 国内外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和改善大便失禁的防治和护理, 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随着人口

3、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现将老年人大便失禁的护理综述如下。1 大便失禁的定义及病因大便失禁是指气体、液体和固体粪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3, 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大便失禁可分为完全失禁和不完全失禁。大便完全失禁:不能随意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大便不完全失禁:能控制干便排出, 而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排出4。大便失禁的病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 包括粪便成分异常、直肠容量和顺应性下降、直肠感觉功能不全、肛管括约肌或盆底肌功能失常等。2 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大便失禁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及特殊的肛管直肠生理实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与肌电图作为标准过筛实验已被广泛接受。大便失禁的发生率

4、常因患者不够重视和羞于求医而错误评价。大便失禁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还与患者有无产科史、腹泻病史及排便习惯等密切相关5。多数报道认为普通人群大便失禁的发生率为1%2.2%。随着年龄的增加, 大便失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65岁以上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为青年人的5倍。Topinkova等人6对8个国家(捷克、丹麦、法国、瑞典、意大利、日本、爱尔兰、美国)的280271个病例资料调研显示, 失禁的比例为42.9%65.2%, 其中尿粪双失禁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为法国,其次是捷克。在捷克18个护理之家1162位老人中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高达54.4%, 尿粪双失禁的比例达45.9%7。美国的研究表明:长期在护理之家治

5、疗的患者有47%罹患此病,发生率如此之高可能是患者高龄、衰弱及其他基础疾病所致8。另外, 大便失禁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还与患者有无产科史、腹泻病史及排便习惯等密切相关。影响大便失禁发生率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病人的认知水平(mental status)、行动能力(mobity) 、年龄(age) 、性别(gender) 及有无腹泻(diarrhea) 和肛门括约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组织( anal sphincter andadjacent pelvicfloor musculature)的损伤等6, 7, 9。病人的认知水平越低对排便的控制能力就越差,痴呆症( dementia)、意识障碍和昏迷等其大

6、便失禁的发生率高达96. 0%7。对那些行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病人,如脊髓损伤后的截瘫病人,大便失禁的发生率约占33%10。半身不遂的病人也易发生大便失禁11。病人的年龄和性别对大便失禁的影响结论不一,有作者观察女性及65岁以上的人大便失禁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1.5倍9。亦有作者认为年龄和性别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7。大便失禁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与病人有无产科历史( obstetricshistory)、排便习惯(bowel habits) 及腹泻病史有密切关系。3 大便失禁的并发症大便失禁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尾骶部皮炎及压力性溃疡12, 这是因为粪便刺激了皮肤, 使会阴部皮肤经常处于潮

7、湿和代谢产物侵蚀的状态, 加上皮肤间的磨擦,形成皮肤红肿、溃烂。有资料证明12: 大小便失禁的严重程度与皮肤红肿之间有对应关系。这些并发症不仅加重了患者机体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了困窘甚至恐惧。如Hod-de r 报道的害羞拖拉者综合征( shy dra gge r syndrome , SDS)13造成患者身心倍受痛苦的折磨, 患者常变得身心反应迟缓,行动过慢且僵硬。其中大小便失禁就是SDS的主要症状, SDS还包括晕厥、阳痿、便秘、心律失常等症状。4 大便失禁的护理进展对大便失禁的有效护理, 尤其是对长期大便失禁患者的管理是一个应当重视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大便失禁的护理费,用太昂贵、

8、投入的工作量太大、效率太低3。4.1 一般护理::根据医嘱合理准确用药, 加强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对于老年人更应该加强基础护理, 因为老年人皮肤松弛、脆弱, 若不能及时清理失禁的粪便容易发生皮肤破溃, 同时, 老年人本身对疼痛的感觉不灵敏, 不能及时发现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给予合理处理, 达到最好的治疗、护理效果。4.2 改善患者的排便习惯 :在改善患者的排便习惯下,使其做到固定时间排便,连续排便及肠道排空满意的目标。饭后去卫生间,设立通气,光线充足,卫生配备良好的有坐便的卫生间,建议病人应使用独立的卫生间,以保持其尊严和自立性。4.3 皮肤护理:大便失禁患

9、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骶尾部、肛周皮肤炎性反应, 部分患者还可有逆行性尿路感染或阴道炎及皮肤红肿、溃烂14。因此, 做好皮肤护理对于大便失禁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尤为重要, 发现臀部有发红现象时, 可涂凡士林油、四环素药膏或氧化锌软膏等, 夏天可补些爽身粉, 臀红严重者可以60瓦灯泡照射局部,2次/, 30min/次, 注意勿烫伤患者15。钱蓉等研究表明16 麻油、0.5%聚维酮碘预防和治疗大小便失禁引起的皮肤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莫利清报道用湿润烧伤膏涂于清洗消毒后的肛周皮肤17,疗效显著且能减轻患者痛苦,加强创面修复,防止感染, 具有安全、有效、护理简便、治疗时间短等优点。邱

10、燕玲等18对危重患者对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肤损伤的患者每次便后用温水彻底清洗被大便污染的皮肤,用柔软的湿纸巾擦拭, 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后用吹风机吹干,将溃疡粉涂于患处, 保持干燥、清洁。此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患者及家属乐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徐明亚研究表明应用贝复剂和3无痛保护膜用于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保护19, 能有效预防皮炎的发生, 且在使创面愈合的同时又可免受大小便的刺激, 使愈合更快, 是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保护的理想方法。4.3 饮食护理::培养规律饮食习惯, 合理改善饮食结构。进食清淡食物, 多喝水, 多吃水果、蔬菜等以刺激肠蠕动, 恢复排便的规律性。出院后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

11、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以利于排便通畅20。4.4 心理支持:对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处理不应只从一个简单的卫生方面考虑4。护理心理干预可以增强老年患者对病情和生活的再认识,而心理支持来自于护理人员、家人、社会等各个方面, 所以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应尽量耐心、细心, 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而且多鼓励患者与家属、医护人员沟通, 增加交流, 表达情感, 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4.5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与他人或群体接触,并获得自我价值感以及物质,信息和情感支持。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压力和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作用。所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21

12、-22. 首先,家庭支持是大便失禁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扮演着促进和保护个人健康的重要角色。得到良好家庭支持的患者,其生活质量高于其他患者。 其次,要充分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即调动社会网络,利用他人支持和帮助的程度。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社会支持的提供应具有个性化,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患者的个性及需要等特点协同家属向患者提供合适的社会支持。如患者刚发病时,需要有关疾病治疗的信息支持;住院期间需要物质,情感的支持;恢复期需要肯定和鼓励患者的自身努力和进步等,让患者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 再次,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大便失禁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

13、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便失禁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使所有患者产生适用困难,此时他们非常重要来自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加患者的适应性行为,克服消极应对,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4.6 适当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对认知能力好,有自控能力的病人可做腹肌和盆底肌的训练。教会病人做提肛运动,每日收缩10次,休息10次,每次练习31次,每天3到5次持之以恒,最少坚持半年以上才有效。4.7 健康教育:了解每位患者的背景及心理状况, 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措施, 定期为患者举行健康教育讲座,根据患者情况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 如幻灯片、图片、口头讲授、阅读材料、演示等

14、。对于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除了一般患者的护理要求外,还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23。4.8 手术治疗:对于有肛门括约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组织损伤的病人可采用括约肌成形术、修补术等手术方式, 此类手术易发生感染以致影响疗效, 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重点:饮食由无渣流质逐渐过度到少渣食物, 早期控制排便的次数和量, 同时防止便秘,注重肛门会阴运动以增强肛门会阴部肌肉的功能,创面换药每日1 2次,便后及时换药。4.9 其他:在理论上,某些能导致大便回纳入直肠或作用于直肠和肛门括约肌、骨盆底骨骼肌或肛门外括约肌的药物,均可改善大便失禁。但实际上,能较有效地导致大

15、便回纳入直肠的只有阿片类止泻剂24。生物反馈疗法安全,疗效出现快、价廉、无痛苦、无创伤、无药物不良反应,不受患者年龄影响,成功率高而复发率低。5 小结目前,我国对大便失禁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尚未见详细报道,但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其发病率只会越来越高,大便失禁是对老年人群颇有影响的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尽早做好调查和防治工作。研究出一种既能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患者费用,又能节省护理用物和时数、减轻护士劳动强度的护理方法,已成为医护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相信经过医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全社会的支持。大便失禁病人会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治疗。参考文献 1 姜勇,王振军. 大便失

16、禁的病因、病理及诊治J.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8(04): 39-42. 2 李建军,王维芬,文玉梅. 采用间歇性刺激排便法治疗老年病人大便失禁的观察J. 现代护理, 2008(01): 30. 3 Jensen L L. Fecal incontinenc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10, 24(5): 277-282. 4 孙雯,岑琼,王剑华. 老年人大便失禁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05): 459-461. 5 孙浩,巫祖强,陈戎,等. 骶管内注射纳洛酮治疗神

17、经源性大便失禁J. 广东医学, 2008(03): 439-440. 6 Topinkova E,Sgadari A,Haas T.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atients in long-term institutional car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y in 8 countriesJ. Cas Lek Cesk, 2011, 136(18): 555-558. 7 Topinkova E,Neuwirth J,Stankova M,et al. Urinary and fecal incontinence in g

18、eriatric facilities in the Czech RepublicJ. Cas Lek Cesk, 2010, 136(18): 573-577. 8 Nelson R,Norton N,Cautley E,et al. Community-based prevalence of anal incontinenceJ. JAMA, 2009, 274(7): 559-561. 9 Johanson J F,Irizarry F,Doughty A. Risk factors for fecal incontinence in a nursing home populationJ

19、.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0, 24(3): 156-160.10 Harari D,Sarkarati M,Gurwitz J H,et al. Constipation-related symptoms and bowel program concerning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 Spinal Cord, 2010, 35(6): 394-401.11 Mencia S V,Alonso G E. Fecal incontinence due to hemiplegiaJ. Rev Enferm, 2010

20、, 20(232): 63-65.12 Schnelle J F,Adamson G M,Cruise P A,et al. Skin disorders and moisture in incontinent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ntervention implicationsJ. J Am Geriatr Soc, 2011, 45(10): 1182-1188.13 Hodder J. Shy Drager syndromeJ. Axone, 2010, 18(4): 75-79.14 王明明. 一次性气囊导便管在大便失禁病人的临床研究J. 广西医学, 2004(12): 1786-1787.15 卢杰,杨暘. 肛门失禁的护理综述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9(18): 76-78.16 钱蓉. 麻油、0.5%聚维酮碘预防和治疗大小便失禁引起的皮肤并发症J. 护理研究, 2008(07): 654.17 莫利清,吕岳娟,沈梅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