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_第1页
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_第2页
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_第3页
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_第4页
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概论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文本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利用一点时间共同探讨一下这门课程的期末复习和期末考试的问题。这门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作为文学理论的一门课程,它的学习是跟我们的文学类的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说我们有不少同学在第一学期也就是春季入学的学生,如果没有接触文学类的大量课程,但是我们仍然有这样一定的文学的常识的积累。从小到大我们阅读了一些文学类的体裁,虽然我们接触很少的文学作品,但大家肯定看过一些电影、戏曲,那里与文学有着必然的联系。现在讲的文学课程的理论层次对其它文学样式如电影、戏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探讨学习和复习的问题有很

2、多感性的认识能够对我们的学习有理论的支撑。这门课程大家反映比较难,难的主要问题是我们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这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有一个与其它课程学习不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在学习时既要注重实践,又要重理论的思考。所以在这门课程当初开设的时候有过这方面的争论,到底是在低年级学还是在学了其它文学课程以后再开。但有一些观点认为,学了这门课程对后面的文学理论的课程有了一定的指导,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说不管怎么样的安排,总有它一定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应对考试的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我们曾经对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情况,作了概要性的介绍,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对课程的主

3、要基本理论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些感性认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课程的一些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了认识。虽然说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但在具体教学的把握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普遍反映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感觉理论性的东西过多、偏难,尤其惧怕考试。这里有必要再把重点问题梳理一下,再讲讲学习和复习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考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门课程的资源情况,我们已经作过专门介绍,在文字资源中,文字资源文学概论由王一川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九讲录象课,由王一川教授主讲。我们还特别编制了文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对各章节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制作了

4、形成性考核作业册,规定了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题目让同学们进行日常性学习与思考。就教材而言,各章的重要内容,基本上反映在各章的“本章提要”中。比如第一章的“本章提要”是这样描述的:“本章讲述文学概念与文学理论问题。文学具有三种含义:文章和博学,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一切语言性符号。文学的现代含义在于,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历史上存在过多种文学观念: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文学的属性是所有文学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零散性之间的矛盾。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有:体验作品、阅读理论、读解文化、思索问题、亲

5、自实践。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四个主要问题,就是第一,文学的含义;第二,文学观念,确切地说也就是文学应具有的共同的特性-即文学的属性问题;第三,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第四,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如果每一章的学习都能够理出这样清晰的线条,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每一章的重点内容清理出来了,就需要将这些重点内容所包含的理论要点提炼出来。比如关于文学的属性问题,教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即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这就是说,要抓住每章的“提要”,再将提要中的重点内容还原于文字教材的相关要点的表述,这样有重点、有要点的学习。比如刚才提到的文学的属性问题。主要三方面:语言蕴藉、生存体验和

6、社会境遇。(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因而语言可以说是文学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属性。不过,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大一样。在文学领域,“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的语言蕴藉决不是简单地为自身的,而是要表现个体的生存体验。语言蕴藉只有当其服务于个体生存体验的表现性需要时,才具有意义。这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即:第一,文学总有所表现。第二,文学以个体为视角。第三,文学指向生存体验。(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文学在以语言蕴藉去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时,总是注意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个体生存体验所得以生成的

7、社会境遇。社会境遇是由地理环境、种族生活、社会事件、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等构成的具体生活情境与际遇。无论是擅长于再现的小说和剧本还是擅长于表现的诗和散文,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再现社会境遇。我们可以对文学的属性做出界定:文学作为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是社会境遇中个体生存体验的语言蕴藉。简言之,就属性而言,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上面说的是怎样把握重点与要点的问题,下面说说学习中经常会涉及的“示例”问题。刚才说到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有:体验作品、阅读理论、读解文化、思索问题、亲自实践。目前在学习中有一种倾向,就是经常讲案例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强调“案例”,但在实践中,往往是理

8、论与实际脱节,同学们反映的学习难正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要点的堆砌和罗列,忽视将具体的文学文本用理论予以阐发,就使得理论被束之高阁,文本只是作为个案强调特殊性。这是一个方面的表现;另外,不少同学不读作品或很少读作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缺乏感性认识;第三个方面的表现是,读了作品只是一般层面的读读而已,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问题,就是只是字面上的愉悦,没有意蕴方面的审视。这个问题很普遍,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如果没有作品作为支撑,学习是相当困难的。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其实我们的文字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用了很多的实例,进行个案实证分析,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领会相关的理论表述

9、。比如教材中:艾青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教材中是文学历史观念中表现论的理论阐述中提到的一个实例,但作为文学作品,它也应有文学属性的相关特性。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再现社会境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注意这些文学实例,注意教材中的分析,将理论阐述和文学个案结合起来。有了重点,有了要点,又有一些实例,学习和复习就好多了,其实

10、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关键的,就是学习要有联系性。教材共有九章内容,这九章内容彼此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时可以一章一章学,一个要点一个要点把握,但当这些问题学过以后,就必须将问题联系起来认识。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体裁、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这些章节彼此是联系的。从理论阐述开始,认识文学理论的形态,到文学的存在样式、文学的传播形式、文学的元素符号、文学的表现方式、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文学作品的消费形态、文学的各种形态,再到文学的评价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第一章 文学与文学理论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的含义文学的属性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对象文学观念的内涵 考核要

11、求一、一般了解:1文学含义的历史演变。文学的原初含义 文章和博学;文学的狭义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文学的广义 一切语言性符号。2文学的现代含义。文学在现代学术机制中;文学作为现代跨文化沟通的产物;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3文学理论的含义。 二、基本掌握: 1文学的外部特征: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文学要表情达意。2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重点掌握文学的属性: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与学习途径:1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2文学理论的学习途径。第二章 文学文本知识与能

12、力考核点文学文本的含义。文学文本层面和呈现类型。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文本与文学文本:1.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2.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3.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2文学文本层面:1中国文学文本层面论;2西方文学文本层面论;二、基本掌握:1文学文本特征:1.语言系统;2.表意;3.蕴藉;4.阅读期待;5.开放。2文学文本层面。(1)语言层;(2)形象层;(3)意蕴层;(4)余意层;(5)衍意层。3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文学文本的文化互渗。 重点掌握:再现型文本及其特征表现型文本及其特征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文学文本的多

13、元呈现第三章 文学媒介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媒介的含义。媒介先行的具体内涵。文学媒介的作用。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文学媒介的含义。2媒介先行的具体内涵二、基本掌握:1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网络媒介。 2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文学媒介规定文学形象的内涵;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重点掌握:文学媒介的特点1.涉义性;2.物质性;3.中介性;4.语境依托性。第四章 文学语言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汉语形象的内涵及其不同的修辞形态。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语言是意

14、义的现实处所;语言再现自身;语言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二、基本掌握:1文学语言的含义。文学语言是经过了作者加工和提炼的“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文学语言是一种情感化的语言;文学语言是一种富有文采的语言。2汉语形象的修辞形态: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杂语与独白;双声语、互文性。重点掌握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陌生化;语境化;蕴藉性第五章 文学形象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形象的含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文学典型的特征。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文学“意象”的由来。2文学意象的演变: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现代文学中的意象。3文学意境的演变: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现代文学中的意境。4文学典型的演变:西方文学中的典型;中

15、国现代文学中的典型及其演变。二、基本掌握:1文学意象的象征内涵;2文学意境的内涵。3文学典型的内涵。重点掌握文学意象的特征:指意性;暗示性;朦胧性。文学意境的特征:情境交融;虚实相生;感会于心;韵味无穷。文学典型的特征:独创性;历史性;多义性;感染性。第六章 文学体裁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体裁的含义。各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各种文学体裁的类型。【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诗的界说。2散文的界说。3小说的界说。4剧本界说。二、基本掌握:1诗的类型: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2散文的类型: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3小说的类型: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4戏剧文学的类型:悲

16、剧;喜剧;正剧。5文学与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的区别和汇通。重点掌握:诗的特征:语词凝练新奇;结构跳跃简约;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散文的特征:语言运作自由;结构形散神聚;表述对象广泛;抒写真情实感。小说的特征:语言包容舒展;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建构时空情境。戏剧文学的特征:语言富于个性和动感;结构紧凑;矛盾冲突尖锐。影视文学的特征:语言的视觉性;蒙太奇结构;动态的造型性。第七章 文学写作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写作及其意义。文学写作中的作者。文学写作的过程。 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文学写作的含义;2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3历史上的作者角色论;4文学写作状况:高雅文化创作;大众文化制作

17、;民间文化传承;文学写作中的借鉴。二、基本掌握:1文学写作的个体意义;2文学写作的社会意义;3文学写作的世界意义。4作者的语境条件:历史情境;意识形态氛围;文学资源场;文学创新需要。重点掌握:作者的主体条件:个体体验;想象力;语言敏感;拟想读者。文学写作过程:储备;发生;构思;成文。第八章 文学阅读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阅读的含义。文学阅读中的读者。文学阅读的过程与效果 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文学阅读内涵:读者;语境;文学文本;读解。2文学阅读状况:高雅文本阅读;大众文本阅读;民间文本阅读。二、基本掌握:1文学阅读的个体意义;2文学阅读的社会意义;3文学阅读的世界意义。4读者的主体条件:阅读期

18、待;语言阅读;形象感受;意蕴体味。5读者的文本条件: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空白点。重点掌握:读者的语境条件:读者与同时代语境;读者与跨时代语境;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文学阅读过程: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文学阅读效果:个体效果;社会效果;文化交流效果。第九章 文学批评知识与能力考核点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模式。文学批评者。文学批评写作。 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批评者角色: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2批评者与作者。二、基本掌握:1批评者主体条件:审美感受力;理性分析能力;文学史眼光。2文学批评类型:审美欣赏型批评;理性认知型批评;道德教化型批评;消遣娱乐型批评。3文学批评模式:传记批评模式

19、;社会历史批评模式;心理分析批评模式;语言批评模式;文化批评模式。4文学批评文体类型:(1)以诗论诗式;(2)评点式;(3)评传式;(5)随笔式;(6)论文式。重点掌握:文学批评写作程序:(1) 反复阅读文本;(2) 寻找突破口;(3) 条理化;(4) 确定结论;(5) 文字表述。关于考核问题 1关于考核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是依据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王一川主编的文学概论文字教材编写的。2考核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文本、文学媒介、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体裁、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等问题理解与认识的能力,检查学生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

20、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的判断与感悟能力。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文学类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考核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对教材中介绍的一般性知识、方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个说法就可以。基本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要能够做到运用较为灵活,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点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够熟练运用,谙熟于胸。(论述题的体型)3考核形式:

21、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两者的比例分别为20%和80%。形成性考核内容与形式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共安排4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平均分的2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核亦按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8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形式。4试题类型及其结构:期末总结性考核的基本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分别为:10%、20%、10%、20%、40%。若按掌握程度划分则:一般了解20%、基本掌握40%、重点掌握40%。5考试时限:本课程期末总结性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这段时间大家复习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为理论性的课程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困难在于理论观点过多,论述阐释需要有一定的逻辑的顺序,同时又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素材,在这样的情况下的学习确实有难度。复习时注意:第一,对教材文字叙述部分的通读。当然现在时间很短了,我们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把握问题,在小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