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分类练习(句子)_第1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分类练习(句子)_第2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分类练习(句子)_第3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分类练习(句子)_第4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分类练习(句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分类练习(句子)1、句子的成分在句子里,每一个词都担任一定的职务,我们叫它们为句子的成分。句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指出要说明的人或事物,叫做主语部分;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描述,叫谓语部分。如:红旗飘扬。(1)主语。主语部分的中心词,在句子里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是句子叙述的对象。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例:溪水多么清。(名词作主语,回答“什么”的问题) 我在雨中呆呆地站着。(代词作主语,回答“谁”的问题)(2)谓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在句子里回答“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作谓语的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例:我们勇敢地冲上“391”高地。(动词作谓语,回答“做什么”) 金字

2、塔是历史的见证。(是+动词作谓语,回答“是什么”) 那年我十五岁。(数量词作谓语,回答“怎么样”) 屋后的院子真宽敞。(形容词作谓语,回答“怎么样”)(3)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人或事物的词。这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例:爱迪生试制电灯。(名词作宾语,回答试制“什么”的问题) 我们在河边找到了他。(代词作宾语,回答找到了“谁”)(4)定语。是主语或宾语的附加成分。它有修饰或限制主语、宾语的作用,表示“谁的、怎么样的”等意思。它后面常带“的”字。例: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杰出”表示“怎么样的”) 我们的故乡美丽富饶。(“我们”表示“谁的”)(5)状语。是谓语的附加成分。它

3、有修饰和限制谓语的作用,表示“怎么样地多、少、几时、哪里”等意思,后面有时带“地”字。例:铁人把孩子紧紧地搂在胸前。(“紧紧地”表示“怎样地搂”)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半夜里冻死了。(“在半夜里”表示“几时”) 星期天,我们去爬山。(“星期天”表示“几时”) 弟弟在摇篮里熟睡。(“在摇篮里”表示“哪里”)(6)补语。谓语的连带成分。它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表示“怎么样”“多少”“多久”等意思。谓语和补语之间常带“得”字。例: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动词作补语,表示高兴得“怎么样”)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形容词作补语,表示绷得“怎么样”) 凡卡朝门口看了几眼。(数量词作补语,表示看了“多少”)补充句子成分口

4、诀: 定 状 定主谓宾定状补,各种成分分清楚。 定语必是主宾前,谓语前状后有补。 主谓宾碰到定补难分清,定后带宾补没有。 补状语也可置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注:在六种成分中,主、谓、宾是主要成分,缩句时要保留;定、状、补是附加成分,缩句时要删去。训练题:先用“”把句子分为两部分,再用“”画出主语,用“ ”画出谓语,用“”画出宾语,用“”画出补语。(1) 一群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欢快地奔驰。(2) 活泼可爱的妹妹津津有味地吃着又大又红的苹果。(3) 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4) 七十岁的爷爷高兴得小孩子一样又唱又跳。(5)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抗日的队伍。2、扩句和缩句缩句,就是

5、把句子中表示修饰限制的词删去,保留句子的主干,缩成一个简单完整的句子。扩句与缩句恰恰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加上一些恰当的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生动。扩句和缩句都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例:聪明好学的弟弟在专心致志地看一本雷锋叔叔写的日记。 星期天,我和弟弟去河边钓鱼。 花盆里的那株菊花开得笑盈盈的。训练题:(1)先用“”把句子分为两部分,再缩句(用“”画出) 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王大爷的背上扛着一袋黄澄澄的谷子。 走廊那一盆盆盛开的杜鹃红得好像一团团燃烧的火。 董存瑞像顶天立地的巨人立在暗堡的下面。 每天深夜,那个清洁女工就悄悄地扫掉人们白天留下

6、的垃圾。 鲜艳的八一军旗在北京上空高高飘扬。 我的妹妹到河边叫爷爷回来吃饭。 我们骑着骏马去广阔的草原打猎。 今期,我校小王、小红、小李等八位同学获得奖励。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四十年的共同斗争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我的大哥在读一年级时已经是一名镇级的三好学生。 一场大雨过后,黄泥路烂得不能再走了。 我的母校太平中心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山腰,我看见那位年轻的挑山工在悠闲地吸着自制的土烟。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2)扩句训练,把句子说得更具体生动。 柳树 摆动着 腰肢。 月光 照在 山冈上。 队伍 走在 大道上。我们校园美得 。 大海不像 西湖。 弟

7、弟来到 草地玩 游戏。3、句子的分类根据语气和内容(语言功能)分,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四类。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道理的句子。语调平均,句末下调。如: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疑问句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希望别得到别人回答的句子。语调末尾上扬,书面上使用问号。如:上面写的是什么?祈使句命令、请求、劝告、催促或禁止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如:小鬼,快离开吧!感叹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语调一般是末尾下降,句末多用叹号。如:年关难过啊! 也有用句号的,如: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训练题:读读下面的句子,按语言功能给句子分类。 李大叔在洞里蹲了半天才钻出来。 ( ) 快回来,你再向前走

8、就危险了。 ( ) 那件事你到底知不知? ( )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 )根据句子的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如:加油! 如:我们那时的学习条件很艰苦。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上有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分句构成的句子。意思上在联系,是说各分句在意思上有密切的联系,不相干的句子是不能构成复句的。复句各分句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八种。(1)并列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也”“又”“除了还有”“另外”“既又”“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例:姐姐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

9、他既有学好语文的决心,又有学好语文的行动。 夺取登山第一名的不是小兰,而是小王。 今次获奖的除了李老师,还有赵老师。(2)递进关系 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的意思。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不光、不只而且(还)”“甚至”等。例:这座桥不但结构坚固,而且造型美观。 李大伯解放前没有饭吃,有时甚至连粥也吃不饱。(3)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样事情,表示要选择其中的一样,这就是选择关系。它有两种情况:一是选择未定,是指说话者在几样事物中还未选取定。常用“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等表示。例:父亲准备带我去旅游,或者深圳,或者桂林。 这道题,是小兰的答案对还

10、是小王对呢? 二是选择已定,是指说话者在几样事物中已经选择定当。有人把它叫做取舍关系。使用的关联词语有“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例:我宁可三年不理发,也不让你多等一分钟。 与其说从明天起该好好学习,不如从今天起下苦功。(4)因果关系 两个分句,一个叙述事情的原因,一个叙述事情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因果,即用既定的事实来说明其中的原因与结果。例:因为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二是推理因果,就是以前一个分句为依据,推论出结果。例:人们既然接受了任务,就得全力做好它。因果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等。(5)转折关系 前后两个分

11、句的意思不一样,后面分句就前面分句的意思作了转折。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可是)”“尽管还是”“可是”“然而”“却”等。例: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还是不相信。 毒刑拷打是难以忍爱的,然而没有一个屈服。(6)条件关系前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具有这种条件后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只要就”,“只要”引出充足条件,即有了这种条件就足以产生后面的结果,但不排除其它的条件;“只有才”,“只有”引出产生某种结果的唯一条件;“无论都”“不管总”“任凭也”,前分句表示所有的条件也就是无条件,后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是这样。例: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在甲板上,摔个粉碎。 只有虚度光阴的人,才会

12、一次又一次地脸红。 任凭风怎能样大,白杨还是稳稳地站立着。 不管干旱还是洪涝,它总是那么坚强,那么挺拔。(7)假设关系 前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后分句说出假设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假设与结果一致。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使、假若、倘若、要是、若果、)就(便、那么)”,如:如果我有钱,就去买一本成语词典。假设和结果不一致。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使(就算、纵使、哪怕)也(还)”,如:即使你的成绩再好,也没有理由骄傲。 就算敌人进了活道,也过不了关口。(8)承接关系 按时间或事情发展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事件。如:王明悄悄地走过来,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 小明挖了蚯蚓,再找了一根钓竿,然

13、后约上小王一起向河边走去。训练题:(1)选填恰当的关联的词语,再指出是什么关系。小杨科( )走到哪里,( )可以听到乐声。 ( )( )怎样,我( )要感谢他。 ( )( )你答应叫小明一起去错书,( )应该准时叫他。( )凡卡想:( )在城里受罪,( )回乡下去。 ( )我们俩( )住得很近,( )不常见面。 ( )( )尽管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对,我们( )要虚心听取。 ( )( )土炮的响声再大,蝉( )听不见。 ( )( )上面的石块多重,小草( )要长出地面来。 ( )( )蝉是我的邻居,( )我有条件研究它们的习性。 ( )( )战斗的胜利,( )条件多恶劣,战士们( )无怨言。( )

14、 他( )善于提出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 ( ) 星期天,( )我去找他,( )他来找我。 ( ) (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你( )没有骄傲的理由。 ( ) ( )奶奶满头银发,( )行动十分利落。 ( ) 有了病,( )不及时治,( )会越来越重。 ( ) 这种衣服,( )朴素( )大方,适合小学生穿。 ( )(2)将下面的复句补充完整。虽然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够发达, 在成绩面前,你是骄傲自满, 你只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 ,我们也不会骄傲。刘飞的妈妈不是一个教师, 刘飞的妈妈不是一个教师, 蜜蜂有较强的认路本领, 李老师不但写得一手好字, 无论将来在什么地方, 只有下一番苦功, 只要下一番苦功, ,你就可以考上重点中学。 即使下一番苦功, 代表我们班参赛的不是小红, 代表我们班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