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1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2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3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4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问渠哪得清如许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摘 要】 一、问题,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二、问题,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三、问题,是引发兴趣的翅膀。四、问题,是认知冲突的媒介。五、问题,是激发潜能的动力。【关键词】激活 问题意识 创新思维【正 文】 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由于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而因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问题又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可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

2、识的种子。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才能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能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 一、问题,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小学生是天真的,对一切都充满着幻想与期待,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促使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产生了渴望,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他们通过自学、观察,获取感性知识,在广泛阅读、讨论交流中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拓惑释疑,获取知识,开启智慧。比如,我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时,先让学生每人随便写出一个年份,然后考考老师学生说出年份,我立马

3、说出该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再让学生根据万年历检验我判断的对错。看到我对答如流,教室内一片哗然,学生面面相视,发出“咦”的惊叹,不禁自问“为什么老师能判断这么快这么准啊?”我让他们自己从教材中寻找答案,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得知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1、因为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 2、用该年份数除以4,能够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3、整百年份的数必须除以400。通过这个学习,学生十分自然地进入了问题情景:“为什么一般年份要除以4呢?”,并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由此可见,在问题的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发现者

4、、研究者、探索者、解决者,知识不用灌输,便牢牢掌握,同时培养了能力,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融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2、 问题,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有刨根问底的习惯,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它的环境和氛围,我们教师应该好好呵护这粒种子,从内心和外表与学生融为一体,神形合一,倡导“思维无禁区”,宽容学生的幼稚及胡思乱想,“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

5、,适宜的土壤,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比如,我在进行“旅游中的数学”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六一马上就到了,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全班共76人)到灵璧尤沟看奇石,咱们要准备租车前往。现在有这样两种车可以租,请你们想想应该怎样租车呢?(大客车限乘18人,租金160元;小车限乘12人,租金120元)。”一生马上大声说道:“租十辆大车一定能坐下!(很显然该生是没有经过思考,随口而出的)”我立即说道“其他同学对他的意见有什么问题吗?”一男生立即提问:“一辆大客车能坐18人,你要十辆能坐180人。我们全班才76人,你要那么多的车干什么?难道不浪费钱吗?”一女生也接口说道“你根本就没有动脑子,在这

6、里瞎说!”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而那位同学也不好意思地挠着头。我笑着说“同学们说的对!我们出去旅游既要考虑所有的人都要有座位,还要考虑怎样最节省钱。谁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沉寂了一会,一生提出:“是坐大客车便宜呢?还是坐小客车便宜?”另一个学生提出“如果有空位怎么办?是不是一定要坐满?”还有一个学生提出“怎样才能找到最佳方案,用算式才能解决?”我高兴地对同学们说“大家的问题很有水平啊!下面咱们就这三个问题来讨论一下,看看如何解决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接下来学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方法也是一环套一环,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见,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创造性智能往往就是在排疑解难的过

7、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思维的火种。三、问题,是引发兴趣的翅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创造的动力,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它是影响学生自觉性、持久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知识,产生新思想。而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则是兴趣的动力,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就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进行“字母表示数”

8、的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景:“同学们都喜欢音乐课,老师也喜欢唱歌。我现在还记得儿时学过的一首儿歌。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你们想读吗?那就读吧!”学生们开始饶有兴趣地大声读起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三只青蛙三张嘴”慢慢地,声音渐渐地小了,很多学生不再读了,眼里充满了困惑“老师要干什么啊?这样读下去读不完啊!”“课未始,惑已困”,我问到“你们是不是感觉这样下去读不完啊?那谁能用一句话把这首永远也读不完的儿歌概括出来?”,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可以用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可以用多少只青蛙多少张嘴”、“可以用几只青蛙几张嘴”“那几在这里可以表示哪些数字呢?”班里立即齐刷刷地举起很

9、多小手一个简单的儿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通过质疑激趣,在获得概念的同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充分利用原有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做到以知激趣,以疑激趣,以奇激趣,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四、问题,是认知冲突的媒介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探究求知的原动力,是认知冲突的媒介。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就不可能激发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时要故意布设陷阱,留点疑问,激发学生的心理

10、矛盾,促使问题意识的形成,再通过评价反思,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我在进行“比一比角的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玩自制的“活动角”,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角”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把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度无关,而与开口大小有关。然后我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的直角三角板学具,而我拿出一个同样的木制教具。问:“我们的三角板形状一样吗?“(一样)“谁的三角板大?”(老师的大)“那就是说老师的三角板里面的角度也比你们的大!”这时反应快的同学已经睁大了疑惑的眼睛,于是我面带笑容说“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并投去鼓励信任的

11、目光,他迟疑地说:“刚才不是讲了角度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吗?为什么看起来你的角度就是比我们的大啊?”我大声表扬“问得好!”并问:“其它同学有没有发现问题?”于是同学们大胆起来:“老师的三角板形状比我们的大,但是里面的角度和我们的一样大。”我立即说“对,其实刚才老师偷换了一个概念,我的形状确实比你们的大,但是里面的角度却和你们是一样的。我们判断角的大小只看开口大小而不看边的大小。”通过问题情景的呈现,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发现矛盾并通过教师启发,相互论讨,最后成功释疑,这样既使学生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五、问题,是激发潜能的动力

12、陶行知先生曾说: “发明千千,起点一问。”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他们会主动参与,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并启动思维,收集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另一方面,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使知识得以丰富,而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探索过程中,能使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使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这些都为创新活动准备了条件,具备了创新的潜能。在进行“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时,我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cm,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在巡视

13、的时候,我发现同学做成“面积:44=16;周长:44=16”我没有做声。在汇报的时候,我让这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出来,然后问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马上就有一位学生问到“你没有发现自己做的有问题吗?”(哈哈,她倒学会反问别人了!)这位同学马上意识到忘了带单位名称,很快补了上去。“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环视全部的同学轻声问道。同学们一怔,感到了一丝困惑“不是补齐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稍稍等待一会,一个学生怯怯地说到“我发现当边长是4cm的时候,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我接口说到“这个发现很有研究的价值!你们对他的发现有什么问题吗?小组内讨论一下吧。”一会一个小组在窃窃私语后兴奋地“耶!

14、耶!”欢叫起来。我笑着问道:“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该组同学争先恐后地回答道“他说的有问题!当边长是4cm的时候,只能说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得数相等,而不能说周长和面积相等。老师说过周长是一条线、面积是一大片,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了!”我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班里响起热烈地掌声通过这次问题讨论,他们不仅真正掌握了面积的概念,还发现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事实上,不断发现问题,还能促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逐步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系统合作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也活跃了思维,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培养了他们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以及辩证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有了提高,思维方式有了转变,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总之,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是贯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