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_第1页
《短歌行》教案_第2页
《短歌行》教案_第3页
《短歌行》教案_第4页
《短歌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歌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它是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编者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编排教材,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再学习汉魏晋诗歌,更容易把握诗歌的内涵,也为以后学习唐诗宋词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而且已经学习了诗经和离骚,那么对于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应不存在太大的困难。通过课堂学习、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反复诵读、鉴赏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疏通大意,理解内容。掌握诗歌用典及比兴的艺术手法。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

2、感变化。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文本,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深层意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曹操生命意识的探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时代责任感。【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体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提问:(脑筋急转弯)三国里谁跑得最快?曹操。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就到。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曹操。曹操,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对于曹操的评论我们听到的实在是太多,让我们通过这首乐府诗歌短歌行走进曹操的内心世界。二、整体感知1、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让学生理解诗句,边读边思考并找出此诗的诗眼。点拨字音(ppt):譬、衿、为、呦呦、掇、

3、陌、契、匝、哺2、生范读,师生点评。3、生齐读。(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诗人的情感。)三、赏析品味1、找出全诗的诗眼:忧。(板书)2、直接表现“忧”的句子是哪几句?(ppt)“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3、思考曹操在“忧”什么?结合诗句分析。(ppt)(根据学生解读的情况适时引导。)(1)忧人生苦短,功业未成。(板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短。人生就如同朝露一样易逝(比喻),诗人唯有借杯中物来消心中块垒,看来是消极的感叹。块垒,看来是消极的感叹。提问:可是我们看看,自古以来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大有人在,曹操为

4、何担忧生命短暂呢?曹操写此诗时已五十四岁,年事已高,时日无多,大业未成,因此产生了焦灼、紧迫之感,这是种积极的情感。提问:酒无法解愁,因为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只有什么能真正解愁?人才。(2)忧人才难得,贤才难求。(板书)要想成就功业,必须有贤才的辅佐,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慕之情,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表姑娘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曹操将此句嫁接到这里,实际上表达的是他对贤才的渴慕之情。这种艺术手法叫用典。用典,指在诗词中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言简意丰,以少胜多,富有书卷气。4、诗人又假设人才如果来了,自

5、己将热烈欢迎的场景,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5、生齐读第一章,注意读出“忧”的情感。(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穿插朗读,使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与文本有效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6、(1)第二章的开始写诗人看到明月,不由“忧从中来”,为什么?这是比兴的手法。诗人在此处用明月比喻品行高洁的贤才,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之心。(2)提问:为什么曹操如此渴慕人才呢?前面我们说到面对时间的流逝,曹操的内心充满了紧迫感。但是他真正忧的并不仅仅是岁月的流逝,他深知时不我待,靠自己个人的努力难以实现自己心中“治世”的梦想,他只能依靠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其

6、他的豪强集团也一样招纳贤才啊,这就使得人才就如天上的月亮一样难求,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在这个问题上才魂牵梦绕,苦苦追求。7、接下来四句诗人想象贤才来归:“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枉”,枉驾、屈驾。“用”,以。“存”,探问、问候。“契阔”,久别重逢。“讌”,通“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这四句意思是:客人(指人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8、最后八句同样运用了比兴和用典的手法。师生一起分析:先用比兴的手法,“乌鹊”喻“贤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接着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对贤才抱着来者不拒的态度,最大限度地接纳人才,并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点拨学生注意诗人情感的变化。)9、齐读整首诗。四、尝试背诵。(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五、探究:走近曹操(ppt)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结合诗歌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