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为中华之崛起教案_第1页
25为中华之崛起教案_第2页
25为中华之崛起教案_第3页
25为中华之崛起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外海中心小学 廖雁玲一、 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在亲眼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学习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引导他们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指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的能力。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

2、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社会背景的理解。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愿呢?(中华不振)2.师板书中华不振。二、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原因。1.师:自由读课文的第7、8自然段,哪一件事情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预设A:在租借里,一个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洋人还得意洋洋的。 预设B:中国巡警不但没有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三、深入研读可恶的洋人: 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

3、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示课件)指名朗读,师读准“衣衫褴褛”。师:这个妇女在干什么?生:哭诉师:你觉得她怎样?生:很可怜师: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生读。师:这个衣衫褴褛的中国妇女正在哭诉,而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这说明了什么呢?生答中华不振。 2.师:通常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会得意扬扬?预设:(当我们考试取得好成绩,妈妈表扬了我们,这时候我们才得意扬扬;当我在故事比赛中夺得了冠军,这时候也有些得意扬扬) 师:而洋人做了什么事情得意扬扬?生答:压死了妇女的亲人 师导读:太可恶了,请你来读。指名读3.那个洋人把中国妇女的亲人给轧死了,他还得意扬

4、扬,这时他在想什么?生:他可能在想轧死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生:他可能在想轧死了人又怎么样,谁还敢把我怎么样?师:当你知道这个洋人的想法,你的心情怎样?生:生气。指名读,读出你心中的愤怒。4.导读:还有谁也是那么痛恨这位可恶的洋人的,请你读5.过渡:这就是中华不振啊,可怜的是那位妇女。可怜的妇女1.师:同学们,想象一下,轧死的可能是妇女的什么人?(孩子、丈夫、妈妈)2.轧死的可能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读-(生读)轧死的也可能是她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读-(生齐读)3.师过渡: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示课件)(指名读句子)可恶的巡警1.师导读:你认

5、为这位中国巡警应该怎么做?(应该站出来替中国妇女打抱不平)师导读:可是他却恰恰相反,来,你来读。指名读2.师导读:他为什么没有惩处这个洋人呢?(因为他不敢,他怕洋人打他,他贪生怕死)你的感受是什么,生说气愤,指名朗读。3.过渡:作为中国的巡警,不但不帮我们自己人申冤,反而替洋人撑腰,那都是因为当时腐败无能的政府。出示资料,相应介绍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4.师:你觉得当时的中国人的生活怎样?生:很悲惨(板书:受尽欺凌)5.连中国的巡警也欺负自己人,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些巡警的?生:耀武扬威师:是啊,那些中国巡警在租界地上就是这样的耀武扬威!再读一遍。学生齐读6.过渡:所有围观的中国人都没

6、有反应吗?(不是)(示课件)生读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师:紧握着拳头,谁来做做这个动作?生做。师:你想干什么?生:很想打洋人。请你来读。师:但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啊!可悲的观众1.师导读:假如当时我们就在现场,我们就亲眼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你会怎样做? 生:我觉得我应该站出来帮帮那个中国妇女生:我真想狠很地揍那个洋人一顿生:我觉得我应该站出来指责那个中国巡警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一起来读,读出我们的恨,读出我们的怨,读出我们的气愤。2.过渡: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当周恩来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情景,从租界回来之后,他一直在沉思。直到上修身课,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

7、来说了什么?三、感受周恩来的伟大志向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9到17自然段。生:为中华之崛起读书2.出示句子: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谁来读句子?生读师:谁能坚定地再读一遍?生读师:谁能比他更坚定的?生读师:当魏校长听了之后也为之一振,别的学生读书都是为了自己,而周恩来想到的是整个国家。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当他再次追问时,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他的声音是那么响亮,一起读。 他的声音是那么有力,那么坚定,一起读。 四、深化感悟,明确读书志向1.周恩来正是少年立志,那么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为了什么而读书呢?请认真思考一下,再回答老师。2.预设:我为了报答老师和父母而读书 我为了长大之后能报效祖国而读书。3.结束: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好好读书,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