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上课外文言文30篇(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根据战国策改写)【注释】絍(rn):织布帛的纱缕。锥(zhu):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股:大腿。卒:最后。11.解释加点字:(2分)(1)引锥自刺其股( )(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C哪里有游说君主
2、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 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 ”。(2分)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来源:学#科#网(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11(2分)(1)取过来,拿出(1分) (2)脚(1分)12(2分)C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14(3分,意近即可)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
3、,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杀驼破瓮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注释】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既:已经用:采纳11.对“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个人已经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了,就为此事发愁。B骆驼的头既然不能出来,那个人就认为是忧愁。C骆驼的头已经出不来了,那个人就为此事发愁。D那个人既然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就很发愁。12.文中写养驼人是“痴人”,他的“痴”具体体现在“
4、 ”。(2分)1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2分)11.C12. 既杀驼,而复破瓮 13.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主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1113题 (8分)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1)(张)溥幼嗜学 ( )A 讨厌 B爱好C 害怕 D 关心(2)如是者六七始已 ( )A 这样 B 确实C 对的 D 是否12、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翻译。 (2分)冬日手皲
5、,日沃汤数次 ( )A 冬天手皮肤干裂,白天在热水里洗几遍。B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汤水里洗几遍。C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热水里洗几遍。D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烫水里洗几遍。13、你认为张溥成功的秘诀是_ (2分)11、(4分)B A12、(2分)C13、(2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四)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x k b 1 .c o m枭将东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注释】枭:猫头鹰。鸠:斑鸠。6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子将安之?( ) 、以故东
6、徙。( )7解释划线句子 (2分)8理解:枭将东徙的原因是 (2分)9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分)6、哪里 原因(缘故) (2分)7、(如果你)不能更改你的叫声,(即使你)向东搬迁,(人们)仍然厌恶你的叫声。(2分)8、乡人皆恶我鸣 (或翻译此句)(2分)9、(对待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要从根本上加以改正,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要知错就改,不能逃避)(要积极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逃避)答到以上一点都能得满分(2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8分)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
7、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注释:承宫樵薪:承宫:东汉人。樵薪:砍柴。 琅琊:古郡名 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执苦:干苦活。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A. 见诸生讲诵,好之( ) B.门下生共禁,乃止( )12、 对文中画线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3分)A. 猪的主人责怪他还没有回来,走出去找猪。B. 猪的主人责怪他没有来还猪,走出去找他。C. 猪的主人为他还没有来感到奇怪,走出去找他。D. 猪的主人为他没有还猪奇怪,就走出去寻找他。13、 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希望大家
8、学习承宫的樵薪苦读;B. 赞扬承宫的樵学苦读的精神;C. 记载下东汉承宫樵学苦读的史实;D. 批评猪主的言行,赞扬徐子盛的德行。11、喜欢 停止12、C13、B(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鼠画逼真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注释】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物色:察看;观察。逮:等到。踉跄:跳起来。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东安一士人善画( )令怪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于是始知其
9、画为逼真。 13.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作的精美逼真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11.(1)善于,擅长。(2)认为奇怪,感到奇怪。(2分)12. 到这时县令才知道这幅画(画得)是很逼真的。(是:这时。始:才。)(2分)13.县令屡次挂这幅画,画都被家中的猫弄得掉落在地(1分);用这幅画试其他猫,其他猫都会跳起来追画上的老鼠。(通过猫得的反应侧面表现画的精美逼真)(1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A,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B。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C
10、,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D,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注释】皖(wn)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鹜(w):野鸭子。11.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A 妇就之 B 妇奉之归 C 治之旬日 D 盖创鹜之报也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 B(农妇)怀疑它是受伤了。 C有几十只野鸭子来农妇园里栖息。 D农妇不忍心到集市上去。13.直接体现农妇精心救治鹜的句子是“ ”。(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本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2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11. 2分D 12. 2分 D 13
11、. 2分 治之旬日(1分 有冗余信息,如,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 142分 从农妇角度:有付出就有回报;人为善终有善报 或从鹜的角度:要知恩图报;要心存感恩。(三)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3分)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长(zh?ng)百兽:掌管百兽。8.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天帝使我长百兽”中“使”的意思: “子以我为不信”中“信”的意思: 9.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1)
12、子无敢食我也!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0. 为什么“兽见之皆走”?11. “狐假虎威”是个成语,读完全文后,请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字数:30字左右。(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8. 派,派遣;诚实,真实(各1分,共2分)9. (1)你是不敢吃我的。(2分)(2)老虎不知道百兽(野兽们)是畏惧(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是畏惧(害怕)狐狸呢。(3分)10. 因为百兽看见狐狸后面紧跟着老虎。(2分)11.能基本说清成语的意思即可。(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415题(6分)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
13、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注: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古代著名的孝子。御:驾驶(马车)。失辔:缰绳从手里掉下来。14、解释加点的词语(1)父则归( ) (2)母去四子寒( )15、闵子骞挽留后母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中可以看出闵子骞的 品质。(四)阅读下文,完成1415题(6分)14 (2分)(1)、归来、回来,回家 (2)离开 15(2分)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 (2分)爱护兄弟,顾全大局(五)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6分)阮瞻无竞阮瞻字千里。读书不甚研
14、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瞻尝群行,冒热渴甚,逆旅有井,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在后,须饮者毕乃进,其无竞如此。【注释】阮瞻:晋朝人。逆旅:旅店。逡巡:行动迟缓。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善弹琴( ) (2)瞻尝群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在后。 13. 结合全文和题目,可以看出阮瞻是一个性情温和、_的人。(2分)(五)11.善于、擅长 走12.很多人争着奔向水井,阮瞻一人慢慢地走在后面。13.谦让不争(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7分)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15、。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 老父:老人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不可入 (2)俄有老父至 12、翻译句子(3分)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 1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11. 进入 来到12. 鲁国有一个拿着长长竹竿要进入城内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1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4. 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或即做事不能死板,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7分)A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B喜
16、,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C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注释】行部:巡视州郡。西河美稷:地名。次:停留。讫:完毕。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2分) (1)及事讫( ) (2)先期一日( )15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2分)A.郭伋刚到任时巡视州郡。 B.(我们)高兴,所以来欢迎。 C.计算日程,告诉了郭汲。 16. 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 (用原文的话回答),这表现了郭伋是一个亲切和蔼、喜爱儿童和 的人。(3分)(二)阅
17、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7分)14(1)等到 (1分) (2)约会(约定日期)(1分)15C.(2分) 16.恐违信于诸儿(1分) 讲信用(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7分)塞 翁 失 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2)术: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3)胡:古北方
18、少数民族(4)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慰问。(5)遽:通“讵”,就。(6)髀b:大腿。20、解释加点字:(2分)(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2)其子好骑 21、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2、本文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能人云亦云,做人要有主见。B对待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好坏、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 D不要贪生怕死,要敢于抗击外敌的入侵。20、(2分)(1) 善于、擅长 (2)喜欢 21、这个人惟独因为瘸脚的原因,父亲和儿子相保全(此、以、故、保) 22、 B(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宣王好射齐宣
19、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悦之。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注】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齐宣王好射 (2) 中关而止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B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D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13.齐大臣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齐宣王之“悲”在于(1)
20、 (2)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11、(1)喜欢、爱好 (1分) (2)停止 (1分)12、D(2分)13、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2分) 14、(1)被身边大臣所阿谀奉承、欺骗(1分)(2)自己没有自知之明(1分)(五)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欧阳询观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注释】欧阳询:唐朝初年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世称“欧体”。索靖:西晋著名书法家。布裘:布,铺。裘,皮衣。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1)数百步复反()(2)及疲()10.下列选项中对划线
21、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正要离开。B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才离开。C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开。D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正要离开。11.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欧阳询能成为书法家的重要原因是。(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9.(2分)(1)同“返”,返回 (2)等到10.(3分)C11.(2分)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借鉴他人的所长。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二),完成1416题(8分) (二)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 (ju)其金而去。吏捕而束
22、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曰:“不见人,徒见金耳。”注释因:趁机。 攫:原指鸟用爪抓取,这里引申为夺取。14、解释加点字:(共4分)(1)、清旦衣冠而之市( ) (2)、因攫其金而去( ) 15、翻译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_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齐人夺取金子的时候卖金的地方没有人。 C. 齐人捡到了金子。B. 齐人是一个利欲薰心,见钱眼开的人。 D. 齐人是盲人。14、到去(2分) 离开(2分)(共4分) 15、人都在那里呢,你为什么还要抢夺人家的金子?(2分)16、B(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韩娥善
23、歌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韩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注释: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 欐(l):中梁。 逆旅:客栈。 曼声:拖长声调。 里:乡里。 抃(bin):拍掌。 11解释加点字(4分) 韩娥善歌 善: 韩娥还 还: 12翻译句子(2分)左右以其人弗去。 1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11、善于、擅长(2分) 返回(2分)12、左右的人认为她没有离开。(2分)13、“余音绕梁
24、,三日不绝”(2分)(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根据战国策改写)【注释】絍(rn):织布帛的纱缕。锥(zhu):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股:大腿。卒:最后。11.解释加点字:(2分)(1)引锥自刺其股( )(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 哪里有对别
25、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 ”。(2分)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11(2分)(1)取过来,拿出(1分) (2)脚(1分)12(2分)C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14(3分,意近即可)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4)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楚人
26、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8. 上文是出自韩非子的一个故事,后人称其为 。我们在本册书里还学到了同样出自韩非子的故事,请写出两个: 9. 解释加粗字含义(1) 吾矛之利( ) 其人弗能应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11. 卖矛和盾的楚国人给我们的启示是:_8.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滥竽充数 9.锋利 回答10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11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2)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
27、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讴,唱歌。抚节:打着节拍。遏:阻止。13、 文中表现秦青歌唱艺术高超的句子是 。(2分)14、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穷”和“尽”是近义词,“止”和“遏”则不是。B. “自谓尽之”解释为:薛谭自言自语地说完了话。C. “遂辞归”写出了薛谭学到本领后得意忘形的样子。D. “谢”反映了薛谭的惭愧,故他“终身不敢言归”。15、 阅读本文后,你获得的启示是 (2分)13、声振林木,响遏行云14、D15、有本领,要为人谦虚;要知错就改;学无止境(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28、8分)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孟子:孟轲,战国时人,儒学继承和发扬光大者,世称“亚圣”。辍(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諠(xun):(因分心而)遗忘。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乃复进( ) (2)其母引刀裂其织( )10.下列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孟子)对(他母亲)说:“(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复习一下想起来了。”B、(孟子)回答说:“(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又记起来了。”C、(孟子)对(他母亲)说:“(刚才)
29、有所遗忘,(后来)又记起来了。”D、(孟子)回答说:“(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复习一下想起来了。”11.文中孟母以“ ”这一行为告诫孟子(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2分)A、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B、只有不分心,才能织完一整匹布。C、学习要懂得及时复习,才能不遗忘。 D、做事稍微分心一下也能成就事业。(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8分)9.(1)又 (2)拿起 (每空1分)10.(2分)B11.(2分)引刀裂其织12.(2分)A(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
30、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注释】矢镞sh z:箭头。流离:淋漓。炙:烤肉。11解释加点词。(2分)而羽割炙引酒( )12对文中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用刀)刮,距离骨头上的毒,然后这病就能去除啊。B(用刀)刮,离开骨头上的毒,然后这病竟然去除了。C(用刀)刮,去除骨头上的毒,这样以后这病却能去除罢了。D. (用刀)刮,去除骨头上的毒,这样以后这病才能去除啊。13羽“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的原因是“ ”。(2分)14.上文表现关羽 的精神。(2分)(四)阅读下文
31、,完成第1114题(9分)11(2分)(取过来,拿出 )12(3分) D 13(2分)矢镞有毒,毒入于骨。(2分)(答案多抄或少抄,均扣1分)14(2分,意近即可)英勇或勇敢(四)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6分)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
32、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迨:等到。倍:同“背”,背诵。11.解释加点的词。(2分)患记问不若人 患()12.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你课外所了解的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故事还有哪个,这个成语是:_(2分)13.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2分)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四)课外文言文(6分)11.担心,害怕(2分)12韦编三绝,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昼耕夜诵,囊萤映雪(2分)13D(2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鲁人好钓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
33、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阙子【注释】 错:镶嵌。 纶:钓鱼绳。 是:正确。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鲁人有好钓者( ) 以桂为饵 为(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人拿竿的姿势和所处的位置是正确的,但是他钓到的鱼没有多少。B鲁人拿着钓竿站很端正的站在那里,但是他钓到的鱼没有多少。C鲁人拿竿的姿势和所处的位置是正确的,但是他却钓不到鱼。D鲁人拿着钓竿站端正的站在那里,然后他钓到了不少的鱼。1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 (2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11、(1)喜欢(1分) (2)作为(1分)12、A(2分)1
34、3、做事不能只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2分)(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欧阳询观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注释】欧阳询:唐朝初年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世称“欧体”。索靖:西晋著名书法家。布裘:布,铺。裘,皮衣。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1)数百步复反()(2)及疲()10.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正要离开。B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才离开。C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开。D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
35、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正要离开。11.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欧阳询能成为书法家的重要原因是。(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9.(2分)(1)同“返”,返回 (2)等到10.(3分)C11.(2分)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借鉴他人的所长。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二),完成1416题(8分) (二)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 (ju)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曰:“不见人,徒见金耳。”注释因:趁机。 攫:原指鸟用爪抓取,这里引申为夺取。14、解释加点字:(共4分)(1)、清旦衣冠而之市( ) (2)、因攫
36、其金而去( ) 15、翻译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_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齐人夺取金子的时候卖金的地方没有人。 C. 齐人捡到了金子。B. 齐人是一个利欲薰心,见钱眼开的人。 D. 齐人是盲人。14、到去(2分) 离开(2分)(共4分) 15、人都在那里呢,你为什么还要抢夺人家的金子?(2分)16、B(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韩娥善歌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韩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注释: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 欐(l):中梁。 逆旅:客栈。 曼声:拖长声调。 里:乡里。 抃(bin):拍掌。 11解释加点字(4分) 韩娥善歌 善: 韩娥还 还: 12翻译句子(2分)左右以其人弗去。 1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11、善于、擅长(2分) 返回(2分)12、左右的人认为她没有离开。(2分)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2分)(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
- 职场电梯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防过敏食物
- 福建员工激励活动方案
-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
- 社工手工解压活动方案
- 端午节美容活动方案
- 陀螺教学课件
- 网红青蛙画画课件
- 2023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90.2-20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同步练习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