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_第1页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一、问题:鼠妇为什么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二、查资料潮虫,又叫鼠妇、西瓜虫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鼠妇(西瓜虫),另一种,叫球鼠妇(球形西瓜虫)。鼠妇,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世界范围鼠妇种类很多西瓜虫雌雄存有差异:成虫体长10一14mm,体宽5-6.5mm,长椭圆形,共13节,灰褐色,头部具1对线状触角;胸部8节,各节具1对足,腹部具7对腹足,尾节末端为两个片状突起。雌成虫体背暗褐色,隐约可见黄褐色云状纹,每节后缘具白边,雄虫较青黑。卵近球形至卵形,黄褐色。初孵幼虫白色,半透明,长约13一15mm,宽05一0.8mm,后逐渐变深,形态与成虫近似,

2、仅大小、体色不同。鼠妇再生水平比较强,如果触角、肢足断损,能通过蜕皮再生新的触角、肢足。鼠妇白天潜伏在花盆底部,从盆底排水孔内咬食花卉嫩根,夜间则伤害花卉的茎部,造成花卉茎部溃烂。三、假设:鼠妇怕光所以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四、设计实验方案:1、做出纸盒2、制表12345678910光10854000000暗0256101010101010五、分析和计算六、结论鼠妇,俗称西瓜虫,鼠妇又名西瓜虫或潮虫,属甲壳纲动物。体长约10毫米,背灰色或黑色,宽而扁,有光泽。体分13节,第一胸节与颈愈合。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短且不明显。复眼一对,黑色,圆形,微突。初孵出的鼠妇为白色,足6对,经过一次蜕皮后有足7对。鼠妇一年发生一代。喜欢在潮阴条件下生活,不耐干旱。当外物碰触时,其身体立即蜷缩呈球形,假死不动。鼠妇再生水平比较强,如果触角、肢足断损,能通过蜕皮再生新的触角、肢足。可为害仙人掌、仙人球、苏铁、白菜等多种园艺植物,为害方式为咬断植物根须、球根及地上幼嫩部分。成虫长形,一遇惊动马上卷缩成球形,一年发生多代,以成、幼体在土壤中越冬。此虫喜湿怕光,白天潜伏在阴暗潮湿处,夜间取食。通过这个次学习,我不但掌握了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在探究活动中增强了观察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