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 1、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2、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过程与方法: 3、反复诵读,体味词的声律之美。 4、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情感与价值观:5、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体味作者在词作中流露的感情。【教学重点】捕捉意象,品味词作语言,体会词作蕴涵的词人深沉的情感。【教学难点】1、赏析开篇14个叠字的妙用。2、体会作者因国破家亡而孀居沦落的的凄苦心境。【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式、点拨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诵醉花阴,同学们刚才的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
2、那个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凉意微微。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二、展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味词的声律之美。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意向)三、走进文本、品读鉴赏(一)诵读感知,读出情感1、放声诵读,并思考: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情感,并找出词作中奠定全词基调的词句。提示:放声朗读,
3、读出情感和滋味。(二)品读叠词,赏析入愁。2、首句直接抒情,能否把它改成“寻觅、冷清、凄惨”?或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呢?提示:能够读一读实行比较、品味。能够独立思考,也能够小组讨论。(三)捕捉意象,品读愁情3、为写“愁”情,词人主要选择了哪些意象?你能结合相关意象的其他诗句来说说该意象的内涵吗?(四)知人论世,深味结愁4、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合 “背景知识”,想一想,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为何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能够概括的?教师引入背景资料:李清照大事记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4、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四、拓展延伸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五、课堂小结深情齐诵声声慢五、布置作业:1、背诵整首词。2、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板书: 愁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声声慢教学
5、设计 高一语文组张湘炼【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 1、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2、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过程与方法: 3、反复诵读,体味词的声律之美。 4、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情感与价值观:5、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体味作者在词作中流露的感情。【教学重点】捕捉意象,品味词作语言,体会词作蕴涵的词人深沉的情感。【教学难点】1、赏析开篇14个叠字的妙用。2、体会作者因国破家亡而孀居沦落的的凄苦心境。【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式、点拨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齐诵醉花阴,同学们刚才的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
6、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凉意微微。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二、展示学习目标(1分钟)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意向)三、走进文本、品读鉴赏(一)品读叠词,赏析入愁(6分钟)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
7、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思考两个问题:(1)正音;(2)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1)生齐读,正音。(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2)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给我们试一试好吗?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冷冷清清: 诗人她寻找到那
8、些以前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该怎么读?(老师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又该怎么读呢?(老师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生: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学生:不好,少了音韵美)李清照是使用韵律的高手,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
9、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二)捕捉意象,品读愁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1、师范读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3、探究性学习: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要求:(1)基于文本(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3)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意象探究:a、淡酒 你喝过酒吗?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老师明
10、确: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相关酒的诗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b、秋风 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c、过雁 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老师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
11、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d、黄花 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老师明确: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e、梧桐细雨 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使用了什么修
12、辞手法?请你使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注意情景结合。(老师明确: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使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但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师总结: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就让我们伴着音乐,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齐声诵读,沉浸到这凄美绝然的意象中。(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
13、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三)知人论世,深味结愁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能够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从1103年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告诉你答案吧!(幻灯片: 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
14、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 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 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1131年: 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由亡国到丧夫,由
15、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同学们你们愿意这其中的哪一件发生在你们身上吗?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生: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三、结语“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
16、,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五、布置作业:(1分钟)1、背诵整首词。2、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板书:愁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
17、的精神世界。教学方式:诵读品悟情感体验探究学习对比阅读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课前播放醉花阴MTV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这么美的音乐把我们一起带进了课堂,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吗?歌词化用了哪位词人的哪首词?(学生:李清照的醉花阴),那咱们一起来背背这首词。同学们初一的时侯就学过这首词,谁能给大家当一回小老师,介绍一下李清照及她在醉花阴的情感内蕴,创作风格?(学生简介)刚刚这位同学的讲解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凉意微微。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
18、),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幻灯片: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声声慢)二、鉴赏声声慢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那就以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幻灯片) 怎样入愁愁 缘愁选景为何生愁(一)怎样入愁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思考两个问
19、题:(1)正音;(2)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1)生齐读,正音。(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2)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给我们试一试好吗?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冷冷清清: 诗人她寻找到那些以前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该怎么读?(
20、老师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又该怎么读呢?(老师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生: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学生:不好,少了音韵美)李清照是使用韵律的高手,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
21、有一番愁情。(二)缘愁选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1、师范读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3、探究性学习: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要求:(1)基于文本(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3)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意象探究:a、淡酒 你喝过酒吗?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老师明确: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
22、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相关酒的诗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b、秋风 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c、过雁 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老师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
23、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d、黄花 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老师明确: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e、梧桐细雨 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使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注意情景结合
24、。(老师明确: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使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但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师总结: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就让我们伴着音乐,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齐声诵读,沉浸到这凄美绝然的意象中。(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三)为何生愁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能够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从1103年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上饶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德宏州盈江县司法局招聘司法行政辅助人员(3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18年10月自考《矫正原理与实务》考试真题(全套试卷)
- DB32T 1590-2010 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 用技术要求
-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心得体会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1988年全国卷物理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
- 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机电设备维修工(智能制造生产运维方向)赛项实操样题
- 上海市七年级数学试卷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压轴解答题及答案剖析
- 第3章微项目揭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
- DB50-T 1593-2024 艾种植技术规程
- HG-T 4062-2023 波形挡边输送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