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乐学情景”提高教学效果_第1页
创设“乐学情景”提高教学效果_第2页
创设“乐学情景”提高教学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设乐学情景 提高教学效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梁智君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的最初动因。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上呈现多元化,并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哲学课又是思想性及理论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所以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单调、枯燥、无味,对其不感兴趣。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所导致。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

2、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追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懒学不如苦学,苦学不如乐学,为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兴趣,爱学习,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乐学情境,即用各种方法去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提高觉悟,增强能力,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创设“乐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一、巧用幽默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幽默是悲哀的。”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哲学课最忌讳:“干巴巴的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尤其需要幽默。幽默语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增强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大有好处的。如我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

3、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这个观点时,我看见课室里有很多竹制的清洁工具,就突然停下来问学生:“你们吃过这些竹扫吗?”大家都十分惊讶,情绪一下子被调节上来了,我跟着一字一句地说:“但是,它们的弟弟竹笋,谁没吃过呢?”学生们都恍然大悟地笑了起来,我就趁势引导他们按自己设计的思路去思考,最后得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的结论。又如我在讲述“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来决定作用”的观点时,我先提出“假如没有生产实践,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等到学生们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后,我小结时说:“假如没有生产实践,我们大家现在还会在原始森林的大树上爬

4、来爬去呢,(还不可能进化到人)你们说它重不重要?”学生们都会心地笑起来。这样,通过幽默的语言,学生对课本的原理、观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引起学生共鸣教学是双向的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施教过程中,师生双方要共同配合,不仅要有老师讲,也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讲,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引起学生共鸣,真正让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述“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这个问题时,我先讲述自己过去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种种逆境的情况,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的事实,引起学生共鸣。然后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情况,并把其想法讲出来与周围同

5、学一起探讨,最后师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就比纯粹理论的说教效果好多了。又如我在讲述“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时,更是和学生一起就他们将要实现的近期理想考上一所理想大学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理想(主客观条件)进行讨论,最后把讨论结果理论化、系统化,就达到教学目的了。三、讲故事,明事理古今中外流传有很多有哲理的故事。我们在上哲学课时,如能把课本理论和一些小故事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气氛中解决平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授“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这部分理论时,先给同学们讲一个笑话:古代有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未还,债主来讨债,欠债人说,一

6、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借钱时的那个“我”,因此,我不欠你债。债主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于是动手打了他。借债的被打后,把债主扭到法院,法官问债主:“你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说:“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现在的“我”已不是打人时的“我”,因此,我并未打人。”法官一听,觉得双方都讲得有道理。于是官司不了了之。讲完笑话,先让同学们分析笑话所包含的哲理,自己再小结: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样,学生印象就深刻了。又如在讲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联系的知识时,讲了“燕太子

7、丹赠手”的故事让学生讨论: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宴请将要为他刺杀秦王的荆轲。他为了讨好荆轲,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奏乐。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灵巧的手,魂飞天外,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到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的双手切断,放到一个盒子里,赠送给荆轲。讲完这个笑话后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个故事,不仅暴露了剥削阶级的野蛮残酷,而且也反映了太了丹那极端的形而上学的思想。他割裂了手和身体的有机联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而部分一旦离开整体,也就失去了它作为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本知识并

8、提高他们解决材料问题的能力。四、赏典故寓言,析深邃哲理我国古代寓言蕴涵着宝贵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哲理,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也给丑恶和无知以无情的揭露。在哲学教学中恰当地引用一些寓言,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用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不可违抗性是规律客观性的突出表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哲理;用“郑人买履”的寓言分析“教条主义是从书本出发,从主观出发的一种主观主义”的原理;用“刻舟求剑”的寓言讲述“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只承认物质,否定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的观点

9、;用“塞翁失马”的寓言告诉学生“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并根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哲理等等。五、多读古诗名句,细思思想境界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代名人大家的不朽诗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古诗名句去辅助理解,不仅能使学生思维开阔,更可使哲理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如我在讲授“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这个观点时,就把南北朝(梁)时诗人王籍的一首入若邪溪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句与宋朝王安石一首钟山绝句诗中“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之句都写出来让学生鉴别对比,从对比中领会王籍之诗的妙处以及王安石败笔的原因,都在于如何处理“鸣”与“幽”问题上,从而得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观点。又如我让学生鉴赏卢梅坡的“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然后结合该诗理解“客观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进一步引出“我们要用两点论而不能用一点论的方法看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