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巷人家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巷人家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巷人家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巷人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巷人家教学设计 黄艳芝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江南水乡小巷人家特有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依恋。2、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背诵喜欢的句段。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水乡之美。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这种小巷人家特有的诗情画意,令作者永远依恋!”教具:课件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品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1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课件出示词语) 雅洁 幽静 清灵玲珑可爱 娇嫩依人 诗情画意(1)自由读词,想想这些是描写什么的词语?(指名说1人。)(2)

2、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2人)(3)谁能把这种画面感读出来。(指名读1人、齐读。)2、导入: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诗情画意般的美,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诗情画意般的江南风光吧!(课件播放配乐风光图片,边播边说)小城春色,小桥流水,小巷人家,多美的江南水乡风光!作者陈从周从小生长于江南水乡,江南美景蕴育了他。在高楼林立,小巷渐渐减少的今天,他对小巷人家特有的景致更加留恋了。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进小巷人家。(板书课题,读课题2遍。)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首先让我们来欣赏课文的情境朗读,欣赏完之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说2人)2、作者也用一句话表达

3、了自己对小巷人家的赞美与依恋,谁找到了?(指生答1人)(板书:诗情画意,永远依恋)(课件出示)3、 课文写了小巷人家哪些特有的景致让作者永远依恋呢?这些地方都有什么特点呢?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吗?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默读课文。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指名回答4人)小巷 弯曲多变庭院 玲珑可爱小舟 咿呀有声河埠头 幽静清灵 5、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三、品读感受美过渡: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致好好地读,细细地品,去感受小巷人家的诗情画意?(生读25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段落。)1、赏读第二自然段(1)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出示图片)小巷是小巷人家

4、最具特色的一处景致,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呢?(指生答3人)(课件出示小巷)生汇报:小巷弯曲多变(指生回答,出示整段。)师:原来小巷中有有有它们的形状真是弯曲多变。更重要的是巷中还有有墙门的样式也丰富多彩。难怪作者感慨:人在巷中走,移步换景,并不感到寂寞。(2)指生读。(1中等生,师评价:你读得很流利,但是没有表现出小巷的与众不同。)(3)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们闭上双眼,用心感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生回答3人)(5)师小结:是呀,这小巷简直就是一幅画呀!老师就是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才把文章读得这么美的,你们也来试试吧。(齐读)2、赏读第三自然段(1)

5、师引导过渡:穿过弯曲多变的小巷,让我们去看看玲珑可爱的庭院吧。(课件出示句子)青石板,白粉墙,一弯清水,这颜色是如此素雅而又自然,显得格外雅洁;石板缝中的野草闲花,更觉娇嫩依人。)(2)这么雅洁的庭院,这么娇嫩依人的野草闲花,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1人)(3)师评价:真美,你读出了野花草闲花的娇嫩依人,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合作读读这段话。(师生对读)4、赏读四、五自然段(1)师过渡导入:小巷、庭院那清新秀丽的神韵,令人陶醉,这种气质,也展现在江南水乡的柔波碧水之上。(2)默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指生说2人)小结:柔橹一声,小舟咿呀,

6、在河埠边欣赏往来的小舟,别有一番情趣。这句话透过小舟往来穿梭,咿呀有声,使静静的画面有了动态美,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动静结合。(指生答1人)(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男生读态女生读静态)3、动静结合让文章更美了。江南之美不仅作者喜爱,许多文人墨客看了也不由得诗兴大发。文中引用了两句诗,你找到了吗?(指生答2人)(课件展示诗句,指导朗读。)(1句)这句诗出自北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诗人睡在阁楼上,听着春雨滴答,期待着明天一早小巷深处的卖花声,内心是无比惊喜与兴奋!难怪一夜无眠听雨声。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诗。(指生读)师:你的朗读让老师心里也充满了期待。(2句)这一句则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菩萨蛮。

7、雨后的樱桃,沾上水珠,越发显现得色泽红润,晶莹剔透!(指生读)师:你的朗读让雨后的樱桃更加娇艳欲滴。3、小巷人家这诗情画意般的美。怎能不让人永远依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分男女读)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表现了作者对小巷人家的依恋,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指生答1人)-“首尾呼应”(师:这样写作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含义深远。)5、江南如画,江南如诗,江南还如歌呢?不信,你读读这些句子。(出示句子,是引导:这些句子两两对仗,有长有短,读起来富有节奏,韵味十足。)四、拓展写话:1、陈从周笔下的小巷人家语言优美,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让我们也来学着他写一段话吧!(课件出示两幅图,学生自由选择写)四、积累背诵 这么美的江南,这么好的文章,我们不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它,那就太可惜了。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背一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