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1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学案(师) 粤教版_第1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1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学案(师) 粤教版_第2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1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学案(师) 粤教版_第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1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学案(师) 粤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课题: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课前导学【学习目标】1.学习重点:识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标准。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感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树立忧患意识,积极参加和谐社会建设。2.学习难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标准。【自主学习,认真准备】(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社会和谐

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二、着力改善民生1.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要把增长成果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让人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标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方面。三、促进和谐,人人有责1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只要我们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做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变为现实。2.青少年如何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

3、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村镇、和谐社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出一份力,添一份彩。二、合作探究:活动一:阅读P55探究园“材料透视”小组合作讨论。1、 请举出你的身边存在的哪些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什么?答:(1)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染色馒头、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房价过高、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看病难、养老保障不合理等等。(2)说明了社会不和谐。我国还处于社

4、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我国改善民生问题的目标是什么?答: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4我国应如何着力改善民生问题?答: (意义、地位)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把增长成果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让人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活动二:阅读p58-60“阅读与感悟”在不丹感受幸福,

5、感受不丹老百姓的幸福感,促进和谐,人人有责。1.材料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社会和谐,人民幸福。2。为什么要创建和谐社会?我们要创建怎样的和谐社会?答: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创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答:国家: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个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有责。青少年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理性合法表达自己诉

6、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和谐社会出一份力。三、课堂检测1、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D )A.发展教育 B.解决住房难问题 C.缩小收入差距 D.改善民生2、下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错误的是( C )A.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B.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C.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解决解决民生问题D.实现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3、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个税起征点的调整( B )有利于更多地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同步

7、富裕 有利于通过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 B. C. D.4、下列事件不能够直接体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有( B )A.从2011年8月起,低保户王明一家依照规定每月可以多领90元的低保补助B.2010年中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价值超过了200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C.中央政府决定,争取用3年的时间解决99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D.2012年12月1日,中央向中西部地区下拨农村五保户价格临时补贴资金3.5亿元5、2011年年前底,国家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商品市场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这一做法( C )A.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表

8、明不诚信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C.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 D.说明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只能依靠法律6、右图漫画构建和谐社会告诉我们( D )A.建设和谐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中学生无关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C.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复存在D.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人负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作贡献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下列事件中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是( D )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反腐倡廉,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少数制药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有毒胶囊” 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行动A. B. C. D

9、.8、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国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A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A. B. C. D.9、目前,厦门市教委提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和厦籍学生一样,按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同城待遇”。这一做法有利于( B )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学生同等的教育水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 B. C. D. 10、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根据材料

10、回答:(1)请描述“和谐社会”的前景。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参与。作为学生你将怎样尽到和谐之责? 答: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有责。青少年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理性合法表达自己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和谐社会出一份力。在家庭中: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校里: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不中途辍学;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在社会上: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等;遵守社会公德,公交车上主动让座。(3)建设和谐校园你能做什么?答:保护好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

11、物,尊师重教,同学团结、友善、助人为乐;多参加学校活动,培养中学生全面素质的能力等11、材料一:安徽省在“十二五期间,民生工程的投入(支出增幅)每年不低于16%,基本生活的保障更加充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应该更加完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完善”。材料二: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2012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正补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费用首降、食品安全时间事件频频引发关注、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养老保险实现全国“漫游”、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扶贫标准调味2300元、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答: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2)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