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头的存储_第1页
冬瓜头的存储_第2页
冬瓜头的存储_第3页
冬瓜头的存储_第4页
冬瓜头的存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冬瓜头的存储 现在企业部署数据网络,一般有三中方式,先说das,das就是直接把存储设备挂在各个节点上,数据分别存放在各个节点的存储设备上,比如,一个hub接着5台pc,80G硬盘,这就叫das,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我要存文件,可以放在我的机器上,也可以放在其他机器的共享盘上,就是把分区共享,都会吧,呵呵,这就是das了,没法管理,因为太分散,每个人都可以把共享关掉,你没辙,呵呵。再说说nas,nas其实就想当一台拥有超大硬盘容量的pc机在以太网络上放着,当成文件服务器,就这样,只不过,它单独做成和pc不一样的外观,磁盘插槽较多,一般做成raid5,一般内嵌windows storage ser

2、ver(有的也是普通2000的server)操作系统,响应以太网的客户请求,每台节点都能看见,当作文件服务器用,可以作为windows,unix,macos,netware等系统的网络文件系统。这就是nas。(san是与前两者截然不同的所谓的“网络”,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它只是把scsi数据线延长、用fc(光纤通道)协议封装,以便传输更快更远。并且做成交换模式而已,所以叫存储区域网络,而不是主机网络,只能跑数据流,而不像以太网络那种真正的网络,san就是一个“后方网络”,也可以叫第二网络,第一网络是lan,lan直接面对客户端请求,san的诞生是为了跑数据流更快。以前传统的通过Lan的数

3、据存储方式是:单独设立一台备份服务器,又称Backup Server,安装备份服务器端软件(在安装的同时,自动安装了media server,也就是说backup srever也是media server);存储磁盘阵列或者磁带机单独连接在一台机器上,作为介质服务器(拥有备份介质的节点),安装Media Server端软件,这台介质服务器一般就是backup server兼作,除非想实施多介质服务器分流;其他需要备份数据的节点安装备份客户端软件(也称client agent代理);在服务端制定备份策略,客户端负责与服务端的通信,包括节点的目录结构,状态等,备份开始时,服务端发起备份,客户端接受

4、备份指令,把节点数据通过以太网lan,传给Media Server,然后Media Server主机将接受到的数据写到他连接的存储设备上。在基于LAN的备份中, 也可以有多个media server, 可以指定那些client 数据通过特定media server写到相应的存储设备上。这样,以太网将承受很大负担,不但接受访问请求通过lan,备份数据流也通过lan走,影响了性能。现在,san的诞生解决了只有一个lan的紧张状态,使得生产前线和后台备份分开,走两个网络,互不干扰,当然也可以用第二套以太网络代替san,但是san是基于光纤链路的,速度快,一般结构是:中心一台光纤交换机,存储阵列和磁带

5、设备都单独连接到光交换机上,磁带设备对任何节点可见,任何节点都可以访问他们(当然要装驱动),所以任何节点都拥有备份介质,都是Media Server。对于主机,要有hba卡,用于接光纤,就像用以太网卡接双绞线一样。hba卡有个wwn号,就类似与网卡的mac地址。磁盘阵列上一般要先划多组raid,划好后,划分逻辑卷大小,一个逻辑卷就叫一个lun,一般一个lun不能跨raid组,这些lun可以设定让哪些wwn(hba卡对应的号码)看到,对应的主机开机后,便会认出新加物理磁盘(其实是阵列上的lun),在aix下,lun被认成vpath。san备份,同样需要一台备份服务器,安装服务器端软件,其他节点安

6、Meida Server端软件,对于Veritas公司的说法,还要安装SSO选件,SSO是指:share storage option(共享存储选件,就是指san的环境),作用是用来仲裁共享的设备,因为san上的盘阵,磁带机都是对任何节点可见的,这样就需要来协调,不至于发生节点抢资源造成冲突的情况。同样服务端发起备份指令,客户端接收执行,但是这次,客户端直接将数据从本节点(media server,也是生产主机,客户机)写入备份设备,因为,san上,任何节点都能看到磁带库设备,都是Media Server,这就是所谓的lan free备份,如果有些数据可以直接从盘阵拷贝到磁带(盘阵和磁带库都独

7、立的接到san交换机上),那么完全不用主机插手,叫做server free备份。下面是Veritas公司各种选件说明:1. Remote Agent (CAL) 选件,就是所谓的client agent选件,包括windows、linux、netware、macos等版本。2. 介质服务器选件,安装在介质服务器上的选件。其中又包括:a. 中央管理服务器选件 (CASO)为多台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提供简化的集中管理 。它是强大的可扩展解决方案,能够集中管理大量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的运行、负载平衡、容错、监控和报告。这些服务器可能位于Windows 数据中心或分布在整个网络

8、,或者位于远程办公室。借助中央管理服务器选件,用户可以简单地增加和管理Backup Exec。b.高级磁盘备份选件 (ADBO) 通过基于磁盘的高级备份和恢复,包括合成备份、脱机备份,可以实现更快的备份和恢复,进行零影响的备份。 合成备份可以缩短备份时间,减少网络带宽需求,而且不会影响原始客户端。此外,合成备份使用户能够从一个备份映像进行快速的客户端恢复,而无需从多盘磁带和增量备份进行恢复。脱机备份功能能够在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上(而不是在远程计算机或生产主机上)处理备份操作,从而提高备份性能,解放远程计算机。c.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 (高级打开文件选

9、件)确保本地或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在被使用过程中也能受到保护。VERITAS Backup Exec的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能够在卷的级别上处理打开的文件,并且无缝集成到Backup Exec软件中。使用本选件,您无需提前知道哪些文件是打开的,只需点击鼠标,设定预定备份即可。此外,它还能在一次作业中备份多个卷,利用依次创建各个逻辑卷在某个时间的快照来进行。在创建逻辑卷快照并进行备份之后,这个快照会在创建下一个逻辑卷快照之前删除。该选件提高了最小化快照所需静默时间的能力。d.DESKTOP AND LAPTOP OPTION (台式机和笔记本选件)大多数企业都依靠用户手

10、动将关键业务数据复制到服务器。如果用户没有遵照执行,存储在员工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上的大多数关键业务信息就得不到保护。DLO能够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提供持续的数据保护,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路途中。这种选件不仅能够改进数据保护和效率,还使用户能够恢复自己的文件,保持多台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同步,从而使所有用户的电脑都能保持最新的文件版本。Desktop and Laptop Option不需要专用的独立服务器,能够很轻松地集成到现有的IT基础设施和策略中,从而降低总投资成本。Backup Exec内部的全新推送式安装功能可以进行软件的集中部署。3. 各种数据库代理,如oracle代理

11、,exchange代理,notes代理,这些代理能实现针对数据库或应用软件深层的比如表结构,某封邮件进行备份,而不只是文件层次的备份。4. INTELLIGENT DISASTER RECOVERY OPTION (智能灾难恢复选件)作用类似于ghost,能利用他生成系统恢复磁带或者光盘,当系统崩溃时,直接用磁带或者光盘启动系统,进行快速恢复。5. LIBRARY EXPANSION OPTION (磁带库扩展选件)任何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都可以连接到不限数目的独立磁带机,或者在一个物理或虚拟磁带库、自动加载磁带机、介质更换机中的物理或虚拟的磁带机。但是,要使用这些超过一个磁带机的

12、设备时,都需要购买另外的磁带库扩展选件(LEO)来支持每一个额外的磁带机。这个就有点赖皮了,呵呵。6. SAN SHARED STORAGE OPTION (SAN共享存储选件)(此帖由冬瓜头qq原创,转贴请注明,谢谢!痛斥剽窃行为!)借助这种脱离LAN的强大备份解决方案,多台分布式备份服务器能够集中通过交换式光纤存储网络或iSCSI 存储区域网络(SAN)连接的存储设备,提高性能、效率和容错率。SAN Shared Storage Option能够跨越多台共享设备来实现作业(来自多台Backup Exec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平衡。它能够改进性能、备份速度和集中的介质管理,有助于降低总投资成本。

13、SAN Shared Storage Option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大型高端存储环境的可管理性和性能。这个就是SSO。这次说说raid 小知识:作raid需要有raid卡,raid卡的作用是协调多块硬盘之间的数据走向,计算各个raid模式下,各硬盘应走多少数据。raid卡可以是集成在主板上,也可以单独一块pci卡。有的raid卡上面带硬盘接口,比如scsi,sata,ide,硬盘必须插到卡上;而有的raid卡不硬盘带插口,插到主板上,自动接管了硬盘通道,硬盘还是接到主板上。 不要将raid卡和scsi卡弄混,scsi卡是为了解决主板上没有scsi接口而生的,scsi硬盘需要接

14、到scsi卡上或者主板的scsi口。有的scsi卡也集成了raid功能,就是二合一卡。 1. raid0 比如有两块盘,100M的文件,现在想把文件写到盘上,可以写到任何一块盘上,比如写到A盘,耗时10秒;现在如果这样,通过计算,把100M的数据分成两个50M,每个盘各写50M,这样总耗时:5秒,是不是快了,当然实际肯定高于5秒,至少比写到一块盘快。同样读数据也是这样,从两块盘并行读,是不是也必一块盘要快呢?这就是raid0,任何大于2块数量的磁盘就可以作raid0,如果磁盘容量不一样,比如一块40G,一块80G,不会浪费任何空间(仅限raid0模式),这样两块盘作raid0,总容量最后就是4

15、0G80G120G。一般情况,raid0容量各个盘容量之和。raid0是所有模式中速度最快的。也是安全性最低的,因为数据都分割了存放,任意一块盘损坏,数据全部丢失。无任何安全性可言。 2. raid1 为了实现数据冗余,防止一块盘损坏,数据就全丢失的情况发生,将一份数据同时写到两块盘上,任何一块盘损坏,另一块块盘在线接管。所以raid1也叫镜像raid。是所有模式中速度最慢的,因为数据要同时写两块盘。但是安全性是最高的。无任何速度可言。任意偶数块盘就可以作raid1。如果磁盘容量不一样,最终按照容量最小的盘算。raid1总容量最小容量X磁盘数量2。 3. raid0+1(也称raid10) 比

16、如这样:两块盘先作raid0,然后再找两块盘,将原来做好的raid0中数据复制一份到自己,与原来的raid0做成raid1;或者两块盘先作raid1,然后再找两块盘,分担数据流量,与原来的raid1做成raid0,这样就组成了raid10。这种模式是所有模式中性能和安全性都最好的一种,但是成本是最高的。 4. raid3 顾名思义raid3就是最少需要3块盘组成,原理是这样的:和raid0一样,数据分割,并行写入各个磁盘,除了其中一块磁盘,这块盘叫做奇偶校验盘(一般用P表示),单独存放奇偶校验信息,所谓奇偶校验,就是:因为数据被分割了存放,所以可以根据这些分割的数据来做一个恢复措施,利用我这边

17、的数据和你那边的数据算出一些信息,如果任意一边数据丢失,通过另一边的现存数据和事先算好的信息,就可以再生成丢失的数据。这样,如果任何一块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另外的磁盘重新生成坏盘上的数据,不管损坏的是数据盘,还是校验信息盘。由于校验信息占用空间不大,所以只需一块盘就够了,信息都放在这块盘上,这样既实现了raid0的速度(比raid0稍慢),又实现了raid1的安全(raid1是纯数据的镜像,raid3是利用奇偶校验信息,占用空间小),成本又相对低廉,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同时(同一时刻)坏掉两块盘,数据就完了。raid3总容量容量总和P盘容量。 5. raid5 raid5是raid3的升级版本。

18、 raid3有个缺点:作为存放校验位的硬盘,工作负荷会很大,因为每次写操作,都会把生成的校验信息写入该磁盘,而其它磁盘的负荷相对较小,这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raid5是:当向阵列中的磁盘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均匀存放在阵列中的各个盘上,其他和raid3一样。现在raid5是应用最普遍得一种模式。 小知识: 热备盘(hot spare盘,又称S盘)。刚才说了,任何模式的raid阵列,如果同一时刻坏掉两块以上得盘,数据就完了(raid0坏一块就完了),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除非人为或者不可抗力引发,那么我们就不管了吗?不行!如果某天,raid阵列有一块盘损坏,而没有采取措施(比如没有多余备用硬

19、盘,或者周末,无人),那么过一段时间,如果又坏了一块,咋办?哭吧你就!虽然同一时刻坏多块盘的情况很少,但是同一时期坏盘的几率就很大很大,因为硬盘生产批次,所处环境都一样。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热备盘就派上用场了。热备盘就是为了一块盘损坏后,无人值守情况下,自动补上坏盘的位置,数据重新生成在这块新盘上。可以设多块热备盘,有的阵列可以只设一块热备盘,供阵列中所有的raid组(就是按照一个raid模式所作的raid)使用,有的就只能每个raid组都必须设一块热备盘(IBM的就是这样)。 可能有人有个疑问:在raid5或者3中,如果一块盘坏了,坏的数据怎么继续读出?是这样的:损坏的数据是一边校验

20、,一边传送给外部的,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万一再坏一块盘。 6. raid5E 为了防止没有热备盘的情况下先后坏掉多块盘引起的数据丢失,一旦某块盘损坏,不像raid5,只有再请求数据读写的时候,现场生成数据流,发送给外部,这些数据没有存放起来,raid5E将损坏的数据重新校验生成,压缩存放在其他盘上的未使用的空间上(这些未使用的空间,系统是认不到的,没有参与raid的建立,没有条带化,不属于raid组),这样就和raid5S差不多,只是S被均匀分部到了其他盘上。这样的话,先后坏两块盘,同样能保持运行。raid5E中不存在热备盘,只是每块盘上划出一些空间,用作热备而已,所以整个raid模式还是ra

21、id5(不带S盘)级别。 7. raid5EE 与raid5E相比,raid5EE是完全携带了S盘,不过这个S盘不是真正的一块物理盘,而是均匀分部在其他盘上,S空间参与了条带化,属于整个raid组的一部分,这样恢复数据更有效率,其他和raid5E一样。 小知识:一些售前工程师专业的术语。xsp:raid5中的术语,x块盘是数据盘,一块s盘, 一块p盘(实际不是一块物理盘都是热备,p被均匀分部各盘上,而是他占用了一块盘的空间而已,严格来说,数据盘也就是x1块了)。这次说说磁盘阵列柜 什么是磁盘阵列柜,就不说了,见谅! 针对不同的硬盘接口,阵列柜有不同的内部接口,比如scsi,sata,fc(光口

22、),ssa(串行scsi接口)接口,除了内部接口(接硬盘用的),阵列柜还得有个外部接口,包括scsi,ssa,fc,iscsi接口。现在企业级用户一般用fcfc(内接口外接口)的盘阵. 这里终点讲讲iscsi,iscsi就是scsi over ip,将scsi协议封装到ip包中,通过lan双绞线传输,以克服scsi传输距离短的缺点,而且方式变得灵活,毕竟以太网及ip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iscsi分为initiaor端(发起端)和target端(目标端)。 initiaor端是主机端,适配器可以是专门的iscsi卡,价格昂贵;也可以用普通网卡,安装iscsi的initiaor驱动,用软件模拟硬件

23、的iscsi,这个驱动微软免费提供。target端指得就是阵列端,也有用软件模拟target的,名称叫做wintarget,付费软件,装到一台主机上,主机的硬盘(不管什么接口)就成了iscsi target。 阵列柜一般由这两种柜组成:自带raid控制器的机头(server enclosure),和不带raid控制器的扩展柜(enclosure)。两种柜子里面都有一定数量的磁盘槽位。 后者只是一个柜子而已,一般作为机头(稍后讲)的扩展柜,机头可以带领多个扩展柜。如果单独用后者作为存储设备,需要主机额外购买raid控制卡,通过主机上的raid控制卡,对盘柜中的硬盘进行raid组划分,逻辑单元(l

24、un)的划分,这个过程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通过盘柜提供的管理软件来做,也可以通过提供的光盘引导主机后,进入管理界面来做(IBM的server raid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ibm的exp300扩展柜(其对应的机头是fastT系列的),外部scsi接口,主机上用6M的阵列卡(二合一),scsi接口,对其作raid控制。 前者,机头,是阵列的控制器所处的柜子,其上背板的接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与扩展柜作级联,扩展容量,接口类型按照型号不同,可以是scsi,fc,ssa等;另一部分用来与san交换机或者主机连接,一般是fc口,而且有多个,用来做冗余,连接到多台san交换机,或者同一个主机上

25、的两块hba卡,这样可以做到冗余并且负载均衡。 高端一些地机头,一般都有电池后备系统,仅仅用来支持系统缓存板(一般都是G级别的)中数据缓存,以至于断电的时候不至于丢失数据,所有数据的读写都是先通过缓存,缓存容量一般1G或者2G,写数据的时候,客户发出写的命令时,其实是先写到缓存,然后阵列通知用户写动作结束,写入成功,因为是写到缓存,所以对用户来说,速度是很快的,其实,这时候,缓存正准备向磁盘写入,如果磁盘写入成功,那么缓存方能删除此次的数据,如果此时突然断电,磁盘写失败,那么缓存便知道发生灾难,电池会继续保持缓存中数据和待处理的写动作,等待来电时继续执行。对于IBM的DS6800系列,电池可以

26、支持72小时。 DS6800机头是一个双控制器,双电池后备板,双电源,4个host access口的机头,每个控制器可以连接7个扩展柜,但是机头中的磁盘已经属于一个控制器带了,所以这个控制器在外部,还能带6个,另一个控制器带7个,所以一共是14个柜子(包括了机头),每个柜子最多放16块盘,这样一共224块盘的容量。 下面说说raid和lun的问题,因为机头上有控制器,所以,可以通过机头来管理raid,而不需要额外的raid卡。机头背面有以太网接口,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到机头,有的可以直接通过telnet就可以完成配置,有的则需要在主机上安装相应的管理软件,然后连接机头,做相应配置。机头的ip地址

27、由厂家预先设好,可以自己改,通过串口,用超级终端通信。阵列的配置,无非就是先选好几块盘,作raid组,然后在raid组上,划分lun,大小自定;然后作group,可以是raid组group、lun group,主机group等,就和windows系统中的用户组一样,为了方便管理;然后作主机map(映射),或者叫host attachement,所谓map就是说让哪个或者哪个组(哪些)主机能看到相应的lun,或lun group,设定好map后,主机开机,便会看到分配给它的新磁盘(对应阵列上的lun),主机可以对其进行分区,格式化等常规磁盘的操作,而不必也无法关心这个lun在阵列中是由哪些盘组成

28、的,raid类型是什么,这些都是阵列控制器关心的,上层主机是看不到的。 这次本来想说说双机,但是今天去帮网友调BE(backup exec),想把过程说说,一是为了给读者阅读,二也为了把过程记录下来,以后有用处。周六晚上和一个网友聊天,说是周一他要给客户调BE,自己搭了个环境,练练手,说是remote agent不管是push安装(从一台机器上通过ipc共享,将安装文件及安装命令通过lan拷贝到客户机,在本机控制客户机安装),还是将安装文件拷贝到客户机,本地安装,都不能安装成功(辨别方法是:看看服务里面有没有backup exec remote agent服务启动,或者看看windows或者w

29、innt系统目录下的日志文件中有没有报错)。 和他约好今天上午去他公司一起研究研究,由于我也是蔡鸟,欣然接受,中午还捞了顿饭,呼呼。大致过程如下:搭建的环境是这样的:2台pc机,其中一台安装oracle9i,作为备份客户机,需要安装remote agent以及oracle agent;另一台作为备份服务器,需要安装backup exec for windows server,同时也作为介质服务器(media server)这个环境的安装顺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1。 首先在备份服务器上,从光盘安装BEWS(backup exec for windows server),行话又称:BENT(也就是backup exec for NT enviroment)。安装的时候是这样的:在安装界面中,先选择本地安装,BE的各个选件都有对应的序列号,搞到序列号(用算号器),输入到安装界面,添加,便会自动识别出对应的选件,首先输入BE主模块的key,然后输入remote agent和oracle agent的key,安装程序将安装BE主模块,并且在安装目录下生成“oralce”以及“rant32”两个目录,都自动设成了共享,因为这两个选件(rant32中是remote agent的安装文件,oracle中是oracle agent的安装文件)需要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