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教案 长春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神话传说五则授课内容一四古代神话五则授课班级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重点文言词句,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探究人物的可贵精神教学步骤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二次备课组织教学导言新授练习小结作业高山流水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读懂这段文字你能充分体会到中国古代文辞的优雅与精致。一 朗读文本1、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 3、齐读二、研读文本1、借助注解、字典等工具书阅读理解课文,落实如下词语的解释:鼓:洋洋:得:卒:援:操:穷其趣:志:逃:2、交流译文。3、文章两次写伯牙抚琴,子期听

2、琴,是否重复?为什么?4、全文132个字,却出现了语意相近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三个句子,是否重复?为什么?5、文中两次写子期评价伯牙,各用一次“善哉”,一次写伯牙评价子期,却连用了两次“善哉”。连用的两个“善哉”删掉一个可否?1、再次朗读。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这段文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代文辞所具有的优雅、绵密、精致的风貌。 貌似用语雷同、重复,实则各有其妙,重而不犯,充分体现了古人在谋篇布局、遣词炼字上的精到与审慎。1、积累实词含义。2、整理问答题。3、背诵课文。伯牙善鼓琴两次听琴三同义句两个善哉重二不犯教师口述学生在教师范读后反复朗读记、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