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一》PPT课件_第1页
《安全生产管理一》PPT课件_第2页
《安全生产管理一》PPT课件_第3页
《安全生产管理一》PPT课件_第4页
《安全生产管理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安全管理的“十大”关键,.,2,管理的关键在重视; 重视的关键在领导; 领导的关键在深入; 深入的关键在现场; 现场的关键在管理; 管理的关键在制度; 制度的关键在落实; 落实的关键在检查; 检查的关键在整改; 整改的关键在预防。,.,3,安全生产保障的五要素,.,4,1、安全文化 既安全意识 2、安全法制 宣传依法进行的安全生产 3、安全责任 建立政府监督,企业负责制度 4、安全科技 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5、安全投入 实行安全激励经济政策,.,5,安全生产方针,.,6,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历史由来:略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贯穿于生产劳动

2、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个环节中,它的管理是生产劳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7,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把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特别是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放在首位,作为生产劳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A、对各级领导和管理者来说:“以人为本”执行“五同时”,以此为前提,去改“工艺、技术、设备”,去增品种,提产量,追利润。 B、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则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在做每项工作时,首先要考虑工作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或事故隐患,应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要严守,执行规程,杜绝违章,拒“三不伤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视生命如儿戏。,.,8,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

3、患于未然。安全工作亦如此。 “预防”是实现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基础。 A、用人单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综合劳动安全卫生的规程、表准、劳动工具和环境,确保“物”的安全状态。 B、同时通过经常教育、培训,提高所有人员的素质,尽可能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9,“预防为主”就是要求把预防事故及职业危害、职业病作为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包括: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 事故预防:是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事故控制:是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10,相应对策: 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入手 物 人

4、 事故预防:从立法执法 组织管理 防止 教育培训 技术设备等 采取措施发现,治理隐患,.,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得到认真实践。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综合治理”环节稳步推进。“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石,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所在。 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点放在“综合治理”上,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认真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综合治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就是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治标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治本之策,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发展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

5、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企业管理、社会监督以及事故责任追究、查处违法违纪等方面入手,抓紧解决影响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12,“方针”是法律形式加以固定和实施的基本方针。 安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体现为“六先”: 安全意识在先; 安全投入在先; 安全责任在先; 建章立制在先; 隐患预防在先; 监督执法在先。,.,13,企业“三违”现象剖析,.,14,绝大部分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可以说“三违”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大敌,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 从“性质分析”为八类: 习惯性“三违”:这是职工在生产实践中长期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一种行为定式,因为其对规程制度规章没有理解或理解片

6、面,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意识不到或估计不足,习以为常的“三违”。Eg:李。 无知性“三违”:因为年龄、工龄、文化水平、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对应知应会一知半解或不懂,在规章规程修改后未及时学习理解而造成的“三违”。Eg:新工人。 侥幸心理“三违”:这类人员绝大部分都有“前科”,但因种种原因为发生事故或受到处罚,因而心存侥幸,对自身行为缺乏约束。,.,15,重复性“三违”:除智力、技能、文化水平等因素外,主要是职工思想方面的问题。 疏忽大意“三违”:自以为工作经验丰富,对情况变化没有重视,无采取措施。 冒险性“三违”:个别管理人员和职工观念错误、偏差,认为不违章不能正常生产,常出现冒险作业

7、、指挥行为。 情绪性“三违”:作业人员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精力不集中,反应迟缓。 恶意“三违”:为了报复、宣泄情绪,有意“三违”。,.,16,从“三违”人群情况分析(6方面) 有“三违”行为的人群,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某企业年内220人员“三违”行为为例,分析如下: 工龄 10年以下 132人 60% 无知性“三违” 10-20年 20人 9% (适中,较谨慎) 20-30年 68人 31% (长,习惯性,情绪性,大意) 年龄 30岁以下 42人 19% (害怕而违章少) 31-40岁 114人 52% (基本处于自觉程度,不够阶段, 有些冒险精神) 40-60岁 64人 29% 胆大违

8、章,.,17,工种 采煤专业 141人 64% 掘进专业 35人 16% 较为复杂的工种“三违”高发区 机运专业 26人 12% 瓦斯员 12人 5% 其他人员 6人 3% 文化程度 小学以下 19人 9% 初中文化 185人 84% 初中以上 16人 7%,.,18,身份 工人 218人 99% 管理人员 2人 1% 次数 只违章一次者 195人 88.6% 违章两次者 24人 11% 违章三次者 1人 0.4%,.,19,对“三违”现象的认识 “三违”行为是可以纠正的,就是要严格管理、训练。因不规范、不熟悉而出现的“三违”现象,随着技能、素质的提高,可以逐步纠正。 反“三违”应以事前控制为

9、主,对职工可能出现的“三违”行为,情绪变化、生理节奏的变化,应在事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要改变以往把反“三违”工作重心放在事后的方法。,.,20,堵漏补缺: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时行之有效的手段 措施: 管理部门,要加强班前、中提醒,专人督察 星期天、夜班、值班、适时适度的巡查,对已发生的“三违”行为,要处理一点,教育一片,将名单公布,以警员工。,.,21,如何遏制“三违”,.,22,安全定岗定级:根据生产岗位因“三违”可能引发事故的危害程序等级,确定岗位的安全等级,给予相应的工资待遇,对应处罚。 责任连带:在建立“三违”处理制度的基础上,将车间、班组中员工出现高等级“三违”行为与各项指标挂钩,中

10、低级“三违”教育处理,季度末,年终通报。,.,23,监督检查 抽责任心强,有经验人员督察,既面又点,有跟班,有抽查。 加大赔偿责任 凡是因自身“三违”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要依据违章等级、危害程度,给予被害人或集体一定的经济补偿。,.,24,引入交通管理中的计分制度 按年内累计积分,如重复违章,重大违章,达到本人跟班,则予以降级解除合同。 对“三违”职工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对不适应岗位人员 注重培训教育 企业应配备专业培训人员,据实际情况,编专门教材,深入车间、班组教育 人性化管理 “三违”职工 以人为本,奖励为主,惩罚为辅,.,25,认真辨析“四个不等式”,.,26,“抓什么,怎么抓

11、”,.,27,一、组织健全不等于发挥了职能作用,健全组织相对容易,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则要下大力气。 三种倾向: 1、是组织建立了,只是表面。Eg:墙上、纸上工作无计划,活动无记录 2、是个别人员只盯显山漏水的地方,该抓的不抓,职能作用偏离正常轨道 3、职能部门忙起来了,其它部门缺乏配合 解决方法方向: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奖勤惩懒。,.,28,二、没出事不等于没问题 领导下基层没发现问题,基层汇报没问题,主要原因眼前不出事,便不再想事,好大喜功,以俊遮丑,不愿意主动揭露、解决,不熟悉安法规章、规程,不熟悉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缺乏敏感性,不识庐山真面目(身边不见) 解决办法:首先要坚持“两分法”讲问题不能否定成绩。,.,29,三、高新技术不等于高度保险 随着科技进步,安全设施得到加强,增强了技术含量,人们产生松懈,高枕无忧,高新技术等于高度保险的思想,而祸患常起于麻痹,抓安全就是要落实规章制度。 解决方法: 1、要坚持教育制度,打牢思想基础,按安法要求,搞好定期教育和随机培训,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2、要坚持培训制度,打牢素质基础,使干部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