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沧区上臧、炉房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1地块测量施工方案审批: 审核: 编制: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21. 标准规范22. 工程资料2第二章 工程概况31. 总体概况32. 测量概况33. 测量基本要求4第三章 管理组织体系61. 管理组织体系62. 管理人员职责6第四章 施工部署71. 施工准备72. 施工流程73. 协调管理84. 基准控制点复测9第五章 控制网的布设111. 基准点校核112. 平面控制网布设11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44. 控制点埋设及保护155. 平面测设方法166. 高程测设方法197. 重点部位测量控制方法21第六章 施工监测221. 基坑监测222. 沉降监

2、测23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241. 质量控制标准242. 测量允许偏差243. 质量控制措施24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26第一章 编制依据1. 标准规范类型编制依据备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国家主席令9届75号文国家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国家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国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工程资料序号编制依据备注1青岛卓越皇后道项目二期工程图纸2016.03.22青岛卓越皇后道项目二期总

3、平面布置/3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基准点A1、A2第二章 工程概况1. 总体概况工程名称李沧区上臧、炉房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1地块工程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世园大道以南,广水路以北,汉川路以西,达川路以东建设单位 青岛卓越东郡置业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设计单位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青岛光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效果图李沧区上臧、炉房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C-1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分为高层、洋房、底层商业及地下车库等建筑类型。其中洋房共10栋,1#、12#楼地上6层,建筑高度19.3m;2#、3#、5#、6#、7#、9#、

4、10#、11#楼地上7层,建筑高度22.3m;高层共5栋,4#楼32层,建筑高度93.3m;8#、13#、14#、15#楼33层,建筑高度96.2m;车库面积5.76万m2。本工程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商业及车库为框架结构。本工程绝对标高以黄海高程系为基准,各楼座0.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见总平面图。2. 测量概况2.1. 原始坐标点(1)甲方已提供测量控制点标志(A1:X=.071,Y=.099,H=74.51;A2:X=.962,Y=.058)(见图2.1.1)和建筑总平面图。由于本工程共15个单体,车库及商业网点,建筑轴线多,测量工程量大。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难点是建立一个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施工

5、控制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及时地放样出建筑物的轴线,且测量精度要求高,为了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程测量方案。图2.1.1 原始坐标控制点3. 测量基本要求根据设计对本工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要求,通过坐标计算,用极坐标法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以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控制,再进行各区段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1)保证施工测量精度,控制减小误差。(2)保证正常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3)平面控制网:根据各定位坐标点建立成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

6、007)的规定,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对应的测角中误差5秒。测回数为二个测回,观测法为方向观测法。(4)高程控制网: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在距离现场周边设置6个首级控制点,水准路线为闭合环形路线,水准测量的精度按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执行。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总高程中误差0.3mm,环形闭合差0.6n1/2(n为测站数)。第三章 管理组织体系1. 管理组织体系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由在同类工程中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程序,使整个施工过程的实施处于合理的控制之下,圆满完成整个施工程序,确保对业主的承诺。

7、图3.1 管理组织体系第四章 施工部署1. 施工准备1.1. 仪器配备为保证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控制及放样的要求,本工程测量仪器拟采用全站仪、激光铅直仪、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人员之间的通信采用对讲机。主要仪器设备的数量、性能如下表所示:序号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1全站仪南方NTS-362RL1 台基准点复测及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2电子经纬仪DJ-021台细部轴线测设3水准仪DZS3-11台标高控制4激光垂准仪LeicaZL1 台坐标传递5卷尺7.5m4 把量距6对讲机JS-6803 对通讯联络7钢卷尺50m2 把量距和细部放线测量前所有测量仪器均送至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校核,并校正后使用,

8、在使用过程中,仪器若有损坏,必须修理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1.2. 技术准备序号技术准备工作内容1图纸规范熟悉会审图纸,掌握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重要点位的坐标,轴线尺寸,标高关系进行验核2基准点交接基准点现场确认,并要求提供移交点位记录及成果表;复核已完桩基工程,定期对控制点进行校准并设醒目的围栏3重难点措施调配先进的测量仪器,用科学测量技术及建立高等级控制网4软件配合利用平差软件对导线网进行平差;用CAD软件制作建筑物平面图和轴网图,形成电子版图纸,直接进行坐标捕捉2. 施工流程2.1. 测量流程图4.2.1 测量流程2.2. 测量流程图4.2.2 测量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图3. 协调管理3.1.

9、 管理规定序号测量人员、设备和工作管理规定1人员管理1.持证上岗,责任到人;2.遵守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设备管理1.定期进行保养、检查、维修;2.按期检定,粘贴标识,具备检定证书,每半月自检;3.专人负责,建立台帐,必须干燥,无灰尘;4.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现场使用时, 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使用完毕后进行擦拭,填写表格3测量工作管理1.安排测量放线工作,编制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日志;2.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3.对技术交底中的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方案后方可进场;4.严格执行“三检制”;5.技术资料、记录要齐全、完整3.2. 协调配合序号分包工程

10、协调配合内容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1沉降观测工程移交基准点,形成交接资料;核对测量原始记录和测量成果;提供便利,进行桩点保护及安全防护复核移交的基准点;提交测量原始记录和测量成果;2电梯、幕墙、机电安装和室外等工程移交基准点和基准线,形成交接资料;跟踪复核监控重点部位;复核引测控制点和重要轴线;审核报验资料复核移交的基准点和基准线;对控制点和主轴线进行自检;提交报验资料4. 基准控制点复测测量人员进驻现场后,我公司将组织人员与前期施工单位、监理、业主四方办理场区平面、高程控制点的交接手续后,立即对以上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量复核采用南方NTS-362RL全站仪,按照现场平面控

11、制基准点的布设情况,采用坐标法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检查。高程控制基准点的测量复核采用DZS3-1水准仪,用附合或闭合水准复测现场高程控制点,复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经过复测,如发现上述测量基准误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向总监提交一份注明误差和修正后的成果表。在总监确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测量。第五章 控制网的布设1. 基准点校核本工程业主提供了2个基准点(同时作为坐标和高程控制)。基准点交接后,对业主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测校核,复核测量结束向建设单位提交“复核测量报告”,并请建设单位相关人员确认并签字存档,经校核无误后或业主确认后再通过基准点对场区进行施工控制网测设。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

12、控制网基准点进行校准,并做醒目的围护栏杆进行保护,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碾压。2. 平面控制网布设2.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充分考虑到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定位图、施工流水段划分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其主要技术要求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见下表:等级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10030051/300002.2. 总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由于业主提供的 2个测量控制点距离现场较远,在距离现场周边设置5个首级控制点(A1、

13、A2、A3、A4、A5),(A1: X=.071,Y=.099;A2:X=.962,Y=.058;A3:X=.069,Y=.252;A4:X=.347,Y=.561;A5:X=.679,Y=.622)为保护点位,将控制点设置在距离基坑相对较远位置。点位控制施工区域如下表:序号控制点位备注1A1、A2、A3、A4、A5(2)总平面控制网详见下图: 图5.2.1总平面控制网2.3. 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以首级控制网为依据,在施工现场建立二级控制网,作为建立下一级控制网的依据,也可被直接引用作为现场测量施工的依据。本工程二级网的设置形式采用加密首级控制网,环现场一周建立闭合的控制网,布点位置由测量人

14、员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闭合和平差。本工程利用首级控制网(A1-A5共5个控制点),增加6个点位(K1K6),建立二级平面控制网详下图:图5.2.2二级平面控制网2.4. 三级平面控制网2.4.1. 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本工程地下室采用外控法,采用基坑上外控点利用全站仪向基坑以内投放建筑物主要控 制轴线,再根据控制轴线放出其它细部轴线。主楼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将主要控制 坐标引入楼层内,在首层楼层内埋设控制点,将控制点通过测量预留孔逐层上传,然后在所 需放线的楼层上用全站仪投射各个控制轴线。再根据控制轴线细分其它细部线。2.4.2. 地上结构施工阶段2.4.2.1. 多层区

15、多层区为六层、七层,建筑高度分别为19.3m和22.3m,地上结构施工时留设放线孔洞,均由地面主控点用铅垂仪直接投射,通过“内控法”进行平面投测。图5.2.6多层区六层、七层内控轴网示意图高层区为32层、33层,建筑高度93.3m和96.2m,地上结构施工时留设放线孔洞,均由底板主控点用铅垂仪直接投射,通过“内控法”进行平面投测。 图5.2.9高层区32层、33层内控轴网示意图3. 高程控制网的布3.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 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根据场区内甲方提供的有效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3)高程

16、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为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 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附合闭合差(mm)三等650DS3双面往返各一次12L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3.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业主共提供1个水准控制点,在建立平面控制网时,平面控制点同时作为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网详见平面控制网。4. 控制点埋设及保护4.1. 控制点的埋设控制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埋设材料使用1.5m长钢筋头,基础挖深1.3cm,浇注混凝土用与保护点位。4.2. 控制点保护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和方便施工,场区内

17、所有施工控制网桩点应采取措施进行护桩。在主要基准控制点的周围用钢管搭建1m1m1m的护栏加以保护。点位处竖立明显标志,上面注明“测量标志,注意保护”和联系电话号码字样。并指派一名测量人员经常到现场巡视各控制点保护情况。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保护好测量标桩,所有测量标桩未经工程负责人同意,不得拆除,碰撞或破坏。图5.4.1控制点埋设示意图图5.4.2控制点保护5. 平面测设方法5.1. 地下结构平面轴线投测方法将全站仪架设基坑边上的二级控制点上,利用极坐标放样法,将所需的轴线控制线投测到在该平面上,并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图5.5.1地下结构平面轴线投测示意图 轴线允许偏差如下:长度允许

18、偏差L30m5mm30L 60m10mm60 L90m15mm90 L20mm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允许误差为1。5.2. 地上结构平面轴线投测5.2.1. 内控法高层地上结构施工时采用内控法进行平面投测。5.2.1.1. 内控网的布设(1)在0.000平面施测前,用全站仪对原有地面控制桩位进行一次校测,以此确保轴线控制点的正确性。(2)校测合格后,将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并对边、角值进行校测,边角的各项精度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等级测角中误差()相对中误差二级121/15000(3)内控点埋设位置见三级平面控制网。基准点采用10cm10cm钢板制作,用

19、钢针刻出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筋焊牢,钢板片以下用砼灌实抹平,但不能覆盖钢板面,严禁在控制桩1m2范围内堆放钢筋、模板、钢管等杂物,严禁任何人员用任何物体砸、撬钢板片。(4) 0.000以上各层底板面在各控制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mm孔洞(激光束通孔)。预留洞口严禁覆盖,并严防杂物从预留洞口坠落。 0.00m楼面点位做法及保护 穿过功能楼层做法5.2.1.2. 轴线投测方法(1) 调整好激光铅垂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所需楼层面上,高速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接收靶的“十”字交点移至光斑点上, 轻轻转动激光铅垂仪,激光斑在接收靶上形成一个激光圆,激光圆

20、中心即为控制的接收点。依次投测下一点,直到所需控制点投测完毕。对接收点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闭和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并以此作为本楼层放线的依据。(2)将经纬仪架设接收靶上,后视较长边,依次投测出主轴线,然后,再校核主轴线轴跨及夹角,各边角需符合施工精度规范要求后,测定其它各轴线。激光光斑圆的直径允许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许偏差)见下表:楼层高允许偏差50m5mm50-100m10mm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见下表:轴线间距(m)允许偏差(m)L 305mm30 L 6010mm60 L 9015mm5.3. 各分部工程平面测设方法(1)垫层平面位置投测根据基础轴线网,投

21、测垫层边沿线,在每个拐角处增加钉桩控制;高程变化交接部位也放出边线并钉桩控制。(2)基础轴线、轴线、墙体线投测依据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图,向基坑内投测基础、主体轴线,钉桩控制并作好保护。(3)支模板时的测量控制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 或+1000mm 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墙柱300mm 控制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4)柱、墙、梁位置线投测投测柱中心线、十字线,墙梁中心线,然后放出墙梁边线及300mm 控制线,以及通道出入口

22、、电梯井中心线、边线及300mm 控制线。6. 高程测设方法6.1. 地下室结构标高控制方法(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 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标高的传递坑底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采用悬吊钢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图5.6.1标高传递示意图施工时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后,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共三

23、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 在基坑内埋置固定的标桩,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除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作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6.2. 地上结构标高控制方法(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对场内测设的标高控制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检测后的数据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使用准确。(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传递方法及地上标高传递根据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在首层次外墙上抄测+1.00

24、0m水平线,并交圈闭和。在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用红色油漆标记“”, 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平面层的红“”设置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在旁边标注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其误差控制在3mm内。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红“”作好标记,检测合格后,并在该层引测。6.3. 各分部工程标高测设(1)钢筋工程将标高基点的引测至竖向钢筋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3mm 的要求。现场标高点用红胶带纸或红油

25、漆进行标识,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5m 钢卷尺将标高再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 模板工程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然后用红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

26、后(连线应重合,偏差值小于3mm)。待部分板模铺设完成后,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直至符合要求。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吊模侧模底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4m,梁、板跨中标高是否按要求起拱。(3)混凝土工程工作重点:控制板混凝土顶面标高。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将距混凝土面500mm 的控制标高测设在钢筋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 以内。7. 重点部位测量控制方法7.1. 建筑物大角

27、铅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厘米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体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厘米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如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铅直度。7.2. 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剪力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厘米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轴线红三角设置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7.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

28、,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向中心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第六章 施工监测1. 基坑监测1.1. 监测方法本工程基坑开挖边线为曲线,通过定时观测基坑边观测点坐标值变化对基坑位移进行监测。沿基坑边50m左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以下部位应加密观测点。(1)变形最大、受力最大及局部地质条件最为不利的地段;(2)变形量大的地段,基坑中部及支护的阳角部位。观测点设置完成后,将全站仪架设在二级控制点上,通过前视、后视相邻二级控制点后,一次读取观测点坐标,作为观测

29、点初始坐标值。基坑监测时,按照相同方法读取观测点坐标值,与初始坐标值对比获取基坑变形量,与上次坐标值对比获取基坑变形增大量。如下表:观测点位初始坐标第一次观测第二次观测坐标位移值坐标位移值位移增大值1#2#3#4#1.2. 观测精度同一观测点观测中误差为0.5mm;相邻点观测中误差为0.3mm;三级水准测量闭合差应小于 0.5 (n观测站数);水平观测中误差为6.0mm;1.3. 检测要求(1)监测点、基准点应在土方开挖前布设完毕,监测点、基准点应设有明显的标识。施工时要对观测线路提供有效的保证,所有点位不得被碾压、扰动及遮挡。(2)在土方开挖阶段,每天监测不少于2次,在完成基坑开挖、变形趋于

30、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至每周1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基坑边大量堆载、长期连续降雨雪等情况或当有事故征兆出现时,应连续测量。(3)基坑位移报警值:项 目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报警值20mm20mm2. 沉降监测2.1. 监测点埋设在基础施工时,在柱上500mm 处埋设沉降监测点埋件。如下图所示:图6.2.1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2.2. 监测方法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网布设成闭合线路。底板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如遇异常天气或不均匀沉降则增加观测次数。观测时必须做到“四定”: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线路、固定观测时间。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在首层相应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地上部分沉降观测,将基础沉降量和地上部分沉降量进行累计,得最终沉降量。及时整理分析观测数据,绘制沉降量分布曲线图,编写沉降观测分析报告,并将观测结果报技术部门。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1. 质量控制标准工程测量应严格按照工程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