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呼吸内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1页
10 呼吸内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2页
10 呼吸内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3页
10 呼吸内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4页
10 呼吸内科常用操作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体位引流,一、概述 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是指对分泌物的重力引流,应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振颤等,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治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目的,主要促进脓痰的排出,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操作方法及步骤,1、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作体位引流。 如病变在下叶、舌叶、或中叶者、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 如位上叶,则采取坐位或其它适当姿势,以利引流。,2、引流时,瞩病人间歇

2、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患者胸或背部,自背下部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或使用机械震动器,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 每日34 次,每次1530 分钟。,适应症,体位引流可用于分泌物或细胞滞留引起的大块性肺不张,结构异常而引起分泌物聚集,长期无法排除(如支气管扩张,囊性肺纤维化或肺脓肿); 由于用力呼气受限(如COPD、肺纤维化)而无力排出分泌物的患者急性感染时; 或咳嗽无力(如老年或恶病质患者、神经肌肉疾病、术后或创伤性疼痛、或气管切开术患者); 支气管碘油造影检查前后。,注意事项,1、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易致呕吐。 2、

3、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咳嗽。 3、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4、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体位。,禁忌,、年迈及一般情况极度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除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将导致低氧血症) 、抗凝治疗 、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内窥镜技术,临床应用范围很广,虽然操作不大,却可使许多隐藏在气管、支气管及肺内深部难以发现的疾病,在没有体表创伤的情况下得以诊断及治疗,可使许多病人免除开刀手术之苦。,纤维支气管

4、镜,不明原因之咳血 肺癌患者诊断及分期的依据 诊断弥漫性肺部疾病。 拿取气管内异物, 抽取气管内分泌物及血块。 配合雷射装置切除支气管内肿瘤或肉芽组织。 气管狭窄病患可施行扩张术或放置气管内支架。,禁忌,(一)绝对禁忌:神智混乱而无法控制的病患,有出血倾向者,低血氧患者,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者,严重心律不整或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未曾治疗之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二)相对禁忌:各种疾病之末期患者,心肺功能不良者,肺动脉高血压者,气喘发作或控制不良者,大量咳血者。,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本项检查前至少需禁食四小时以上,以避免操作时误呛导致肺炎。 检查前会对喉咙喷洒局部麻醉剂,操作过程中会从鼻腔提供氧气,以确

5、保氧气的充足; 操作时患者不可说话,以免声带受伤,但是操作过程中如有不舒服或是胸痛可以举手表示。 检查后两个小时内,因为局部麻醉药效未退,应避免进食(包括喝水),以免造成误呛,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如有下列情形: (1)咳血量较大,持续不停; (2)有剧烈胸痛; (3)呼吸困难 请立即到急诊就诊,住院病人请立即告知医师或护理人员。,胸腔穿刺术,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进入胸膜腔,这样的操作就叫胸腔穿刺。,胸腔穿刺的适应症,1外伤性血气胸。 2诊断性穿刺。 3胸腔积液。,禁忌症,1病情垂危者。 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方法步骤,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

6、上,健例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病例臂伸过头顶。或取斜坡卧位,病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以张大肋间。 2穿刺部位宜取实音处。一般在肩胛角下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 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3进针应沿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佐胶管的钳子后即可抽液。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 4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口盖固定。,注意,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

7、。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4.抽液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复查胸透,观察有无气胸并发症。,呼吸机的使用,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 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通气方式,间歇正压呼吸(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 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吸气末正压呼吸(EIPPB), 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 (死腔量/潮气量),通气方式,3.

8、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 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间歇指令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 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血气分析,PaO2过低时: (1)提高吸氧浓度 (2)增加PEEP值 (3)如通气不足可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延长吸气时间、吸 气末停留等。 2. PaO2过高时: (1)降低吸氧浓度 (2)逐渐降低PEEP值。,3. PaCO2 过高时: (1)增加呼吸频率 (2)增加潮气量:定容型可直接调节,定压型加大预调压力,定时型增加流量及 提高压力限制。 4. PaCO2过低时: (1)减慢呼吸频率。可同时延长呼气和吸气时间。 (2)减小潮气量:定容型可直接调节,定压型可降低预调压力, 定时型可减少流量、降低压力限制,血气分析仪,适应症,(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3) 重度急性肺水肿和哮喘持续状态 。 (4)小儿心胸外科的术中术后通气支持。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