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是”青春饭”_第1页
程序员是”青春饭”_第2页
程序员是”青春饭”_第3页
程序员是”青春饭”_第4页
程序员是”青春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程序员是”青春饭”?这个问题我这样看 1. 问题描述问题1: 什么是程序员?在本文中程序员的定义为: 拥有编程技能,在IT、互联网公司打工的IT从业人员。程序员与很多行业最大的不同是该行业的形成时间短:1954年第一台计算机才诞生,而中医从神农尝百草就有了,小姐从春秋齐桓公时期就有了。问题2:什么叫”青春饭“?对于青春饭,有两个极端行业可以作为参考: 中医和小姐。中医: 越老越吃香,50、60岁老中医和20岁、30岁年轻中医,大多数人会果断选择老中医。小姐: 越年轻越吃香,50、60岁老小姐(如果还有的话)和20、30岁的年轻小姐,大多数人会果断选择年轻小姐。所以程序员是否为”青春饭“的问题,

2、可以转换为如下问题:50、60的老程序员和20、30的年轻程序员,大多数老板会做何选择?于是很快我们会得到一个悖论:无法回答该问题,因为IT行业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太短,中国目前基本上还没有50、60岁的程序员-有也是凤毛麟角, 可遇而不可求,所以绝大多数老板不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关于程序员青春饭的问题仅限于在国内讨论 )所以,在中国,程序员职业是不是所谓“青春饭”,我们只能去合理探讨,得出结论,并留给时间去验证。2. 我的经历:03年我大学毕业时,流行着一句话: 30岁之前不转管理的程序员就会失业的! 于是在毕业之后的几年中,我跟大学同学聊起天,总会关切地问他们: 怎么样,转管理了吗?如今我在

3、读完硕士、博士并进入某央企研究中心工作两年后,我反复思索着我的职业道路,并且得出了我不想继续搞科研的结论。此时我发现 网上已经在开始流传这么一句话了:35岁之前不转管理的程序员就会失业的!并且,在这种帖子的后面,总会有35+甚至是40+的程序员站出来反驳这一论 调。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原来红线十年间已经上升了5岁,原来好多40+码农也还好好的在一线编程啊!10年涨5岁,那么2025年时的红线应该再涨5岁,即40岁,而随着 时间推移,这条红线还应该会慢慢增长。何况既然2015年的时候有好多40+程序员工作在一线,那么10年后的2025年也应该会有好多50+程序员啊!3. 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以

4、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问题1: 中国何时大规模地出现所谓“私企”员工?中国取消大学生包分配工作是在1996年(来源网络),又一种说法是98年开始大规模实施取消分配,而到2000年才完全废止。无论哪种说法,都可以得出结论:无论何种行业,中国大陆是在1995-2000这一阶段开始大规模地量产所谓“私企”员工的。问题2: IT类“私企”外企“何时大规模地出现?微软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之一(来源网络),微软亚洲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而微软亚洲工程院成立是在2003年。另一IT巨头IBM则 是在1995年就在中国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而另外的ERP软件巨头SAP,则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在上

5、海和广州设立了分公司。让我们再看一下互联网公司:99年入学后,学校后面陆续出现了网吧,那时候网络绝对是新鲜事物,qq(那时还叫oicq)那时也成立刚几年时间。没记错的话sohu是98年成立,新浪是96?chinaren也是那几年。可见95-2000年也是互联网公司第一次蓬勃发展的时期。因此不难得出结论:IT类”外企“与”私企“大量进入中国也是在1995-2000这一阶段,跟中国大规模出现所谓“私企”员工的时间是一致的。问题3: 中国何时大规模地产生程序员?我记得我初中听说一个老师家里有一台286(或者是386?)时,那种感觉无异于听说xx男同学和xx女同学好上了那么刺激。高中时开始接触了电脑

6、游戏,95年有了仙剑奇侠传(我99年第一次玩),98年有了星际争霸。我99年高考,印象中那时计算机专业才热门4、5年的时间。可以思考一下 为什么热门呢?多半是大学毕业后找的工作比较好呗,然则啥工作在当时是比较好的呢?我谨慎估计是IT通信外企和通信民企。按照大学四年然后开始工作推算, 可以推测出90年前后上大学,95年前后毕业的那一批人应该是第一批进入IT行业的程序员,以23岁大学毕业计算,他们的出生年代大致应该是在1970年 前后。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在当前的2015年,中国年龄最大的那一批(注意,不是一些特例,是一大批)程序员应该是40-45之间,但绝对不会超过50。而这个年龄段,恰恰是在网上

7、能看到的那些最大龄程序员的年龄阶段:40+高度吻合的!也就是说,从中国第一批程序员开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因为年龄问题而大面积失业的问题!当然,不排除很多程序员升上去了,不在一线了;还有些程序员转行了,等等。但应该不存在喜欢编码、能编码的程序员因为年龄而大面积失业问题!4. 青春饭行业的特点分析:哪些行业真的是青春饭? 青春饭行业有哪些特点?大家当前公认的青春饭行业有哪些呢?举个栗子:空姐、运动员、演员、歌手、小姐、AV男优。空姐: 我觉得空乘行业不是青春饭。与IT行业类似,空乘行业才出现多少年?君不见现在已经有多少”空嫂“了吗?运动员: 这里选取足球、篮球两大运动、电子竞技三大运动为例。

8、围棋等运动不在此列。这个还真是青春饭。足球、篮球运动员鲜见35+的,40岁以上的几乎绝迹。电子竞技以星际争霸、魔兽争霸为例,更是鲜见30岁以上的。演员: 谁说演员是青春饭了?难道电视台规定了男女猪脚必须是青春妙龄了吗?拜托老头老太太们也喜欢看黄昏恋好不好?尤其是中国正处在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阶段,将来老年人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收视需求怎么满足?李立群、欧阳震华、蓝天野,他们失业了吗?歌手:这里说的是流行歌手,美声和民族唱法的不讨论。这个还真是青春饭,貌似大多数明星40+以后都选择退出歌坛了。当然偶像华仔例外。小姐: 青春饭没的说。50+的谁有兴趣?那么青春饭行业有哪些特点呢?或者说为啥大龄从业

9、者普遍选择不干了呢?运动员:足球、篮球之所以是青春饭,是因为上了年纪的运动员体力跟不上了。具体来讲是爆发力,速度等跟不上了。电子竞技我估计是反应速度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下降。歌手:特点是挣钱多,看脸蛋。大龄以后钱挣够了,人老珠黄了,改行做生意或者投资,当老板,不是特别倒霉的话就可以去享受人生了。小姐:此处省略500字。AV男优:请自行脑补 (加藤鹰这种神人不讨论)。总结: 凡青春饭者,必是年龄的增长夺去了从事这一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美貌、肌肉爆发力,xxx,等等。5. 从围棋论证程序员青春饭的谬误程序员与哪个行业最类似?我以为是围棋。围棋手和程序员有以下共同点:都是脑力密集型;都对体力有一

10、定的要求:长时间保持坐姿,搞的爽了还会额头微微冒汗。体力不好的搞不了。围棋是青春饭吗?我认为不是。先看看棋圣聂卫平:聂卫平,生于1952年,1985-1988年为其事业巅峰期,在1996年他还获得了第5届中日 围棋天元战优胜的战绩,那时他已经44岁了。再看看韩国高手 曹薰铉:曹薰铉,生于1953年,1994年第7届富士通杯冠军使他成为席卷各项世界大赛所有桂冠的世界第一人。达到其职业生涯的巅峰。之后一直活跃,并 在2002年第6届三星杯和2003年第7届三星杯中夺冠。而那时他已经50岁了。曹老爷子至今活跃在围棋界。结论:围棋手和程序员一样,40+都正是其年富力强的时候,处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期。50

11、岁以后状态会逐步下降。但可以退居二线搞搞架构设计和指导年轻人。6. 85后、90后程序员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现在的85后、90后程序员都会选择互联网行业,因为他们组成了互联网程序员的主体,而他们又大部分没有结婚或者没有小孩,同时也由于互联网现在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所以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加班比较多的。但是,不妨设想一下10年以后的场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会像现在一样高速发展吗?就算是,也更多地是那些创业公司,那些已经在业界取得一定地位 的大公司应该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这么多的加班了,因为现在的85后90后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他们会对那些大龄程序员更加包容,而那些新程序员们将会更多地流 入到初创

12、公司。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的FLAG和那些硅谷的startup公司。FLAG里面40+程序员很多,加班也没有那么多(来自互联网)。我想美国互联网的现在,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将来。7. 信息技术行业前景程序员是否是青春饭,还取决于一点,就是IT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决定了有多少就业岗位。小时候听到过一句话:21世纪上半叶是信息技术的时代, 下半叶是生命科学的时代。于是我那些学生物的同学就纷纷悲剧。在当下的2015年往前展望,数据挖掘、物联网、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等,都可能是IT 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互联网+的概念方兴未艾。现在的我们,坐车不看公交站牌,打车不站街挥手。找大厨到家里做饭不用打电 话,一个app搞定。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下一个BAT将在中国诞生。IT行业的规模还将呈现数量级的增长,在未来的20年内,IT的高速增长都将持续, 能够保证新程序员的就业岗位,同样老程序员的就业岗位也不容易流失。8. 写在最后:程序员是不是青春饭,现阶段无法确定。但我认为,技术过硬的程序员,工作到50岁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