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过程.ppt_第1页
想象的过程.ppt_第2页
想象的过程.ppt_第3页
想象的过程.ppt_第4页
想象的过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 分析:人脑把事物或者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者属性。 例如:一篇文章分解为段落,句子和词;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几何图形分解为:点、线、面、体等。,有无确定的具体标准:过滤式分析、目的-手段分析。,综合:人脑中把事物或者现象的各个部分或者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综合:联想式综合、创造性综合。 分析与综合贯穿于人的整个的认识活动之中。,比较与分类: 比较:人脑把各种事物或者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他们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从比较的内容来看:事物形态比较、属性,特点和规律的比较、事物功能和意义的比较、语言文字的比较 形式上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时对比、前后对

2、比,水平来看:感性比较、理性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等 分类:人脑按照某种标准将事物归到一定类别的过程。,抽象与概括: 抽象:人脑抽取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性,舍去其个别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两种水平的概括:初级概括、高级概括。 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具体化: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例如:举例、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思维的形式,概念:人脑反映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3、 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赋予词语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是概念的质,是事物本质特性的总和;外延是概念的范围,是一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特性的一切事物 内涵与外延是反比关系。,判断:是人脑反映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思维形式。 推理:人脑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想象的过程,过程: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粘合:把客观事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在头脑中结合起来形成新形象; 夸张: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突出某些特点并略去另一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者有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外一个事物。,再造想象形成的条件: 1)要正确理解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 2)丰富的表象储备(不仅依赖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已有表象质量),创造想象形成条件: 1)社会实践要求与人的创造性需要 2)广博的知识与丰富的表象储备 3)思维的积极活动 4)原型启发 5)灵感,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和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找到一条

5、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的通路。,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初始,目标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ab,bc ,问a与c谁大?,界定模糊的问题:对问题的初始或者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不确定性很大。例如:“如何写一篇论文?”,2)对抗性问题:所解决的问题是有对手参与的问题。例如:下象棋,围棋,打牌等等 非对抗性问题: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例如:解决几何,代数问题等等,3)语义丰富的问题: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 语义贫乏的问题: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策略

6、: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时会费时费力) 2启发法策略: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1)手段-目的分析法:将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状态分解若干,通过实现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2)逆向搜索法:从目标状态出发,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者方法。(一般从初始到目标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几何问题),(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4)格式塔方法又叫顿悟:对问题的重新建构,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与脑的关系:额叶,思维与想象的培养训练,概

7、念的掌握: 1)意义: 简化、概括复杂的现实 促进学习、解决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经验传递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克服误认或混淆现象 增加经验的意义,避免认识层次低、盲目性大的缺点 有助于知识经验系统化、程序化,2)概念掌握的途径和条件: 一是日常交往和积累个人经验过程中,用归纳的方式抽取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形成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的使受教育者理解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掌握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概念必须具备的一定条件: 一是新学习的概念本身应具有逻辑意义,不能杂乱无序,含混不清 二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具备同化新概念的知识经验 三是学习者认知活动的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思维

8、过程: 1提出问题 能否发现和提出问题取决三个条件: 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个人兴趣和求知欲 个人的知识经验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因素: 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问题条件) 问题情境与个人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反之,则容易。 问题情境中刺激信息的外显程度不同,对问题解决具有促进或妨碍作用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2认知因素 (1)认知结构的限制(明确的认知结构:所求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符合问题解决的需要) 突破认知结构的限制,必须从认知结构

9、的扩大或重组入手,冲破原来的思路 (2)迁移的作用:迁移是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3)定势的作用: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4)策略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一类是算法:即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的指明解题的步骤;另一类是启发法即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例如: 4+9+3+2+3+8+1+6=?,(5)功能固着与变通: 功能固着: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他的其他方面的功能。变通:个人运用思维的灵活性机智的克服功能固着的限制,发现事物与问题情境之间的新关系,是指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突破功能固着的限制一是,思维灵活,善于打破常规进行发散思维,二是需要知识丰富,熟悉事物的不同功能,(6)原型启发:任何事物或者现象都可以作为原型,例如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文字描述,口头提问和机器等等,3 个性因素: 一是动机与情绪 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才是问题解决的最佳水平,呈倒转的U型关系。 二是人际关系: “一个和尚挑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