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014年度中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_第1页
简述2014年度中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_第2页
简述2014年度中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_第3页
简述2014年度中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_第4页
简述2014年度中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2014年度中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CCLA秘书处说明:、本报告中可比企业指:2014、2013两年度某个统计项目均有数据填报的企业;、本报告中凡可比企业2013年的汇总数据,与2013年度覆铜板行业调查分析报告(2014年5月发布)中相应的数据无可比性,因为可比企业的组成不同。12014年全国覆铜板的总生产能力和产能利用率 按照可比企业的数据以及对行业情况的了解,估算2014年全国各类覆铜板的生产能力如表1。表1 2014、2013年中国大陆各类覆铜板生产能力估算覆铜板分类生产能力(万/年)2014年2013年增长(%)玻纤布基和CEM-3型覆铜板46060438645.00纸基和

2、CEM-1型覆铜板180001565015.02金属基覆铜板(单班次生产)2345187525.07挠性覆铜板及相关制品1029098005.00合 计76695711897.732. 2014年全国覆铜板的产量测算在2013年各类覆铜板产量的基础上,参考可比企业的产量增长率及未填报企业的情况,测算出2014年全国各类覆铜板的产量及增长情况见表2。表2. 2014、2013年全国各类覆铜板产量及增长情况 单位:万年 度四大类刚性覆铜板金属基覆铜板挠性覆铜板及相关制品总 计玻纤布基CEM-3型纸基CEM-1型合计201431590176084804310461401005634553490占合计

3、 %68.53.818.49.310020132966017598316363843373628423048231占合计 %68.44.019.28.4100产量增长率%6.50.12.018.56.860.050.010.9 按表2测算的数据,2014年我国各类覆铜板总产量较2013年又增长了1成,突破5亿平方米。对照表1的产能数据,产能利用率只有7成左右,尤其是金属基覆铜板的产能利用率只有42.9%,挠性覆铜板及相关制品只有61.7%。说明我国覆铜板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很严重,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3. 2014年全国覆铜板的销售情况测算模式: 2014年全国各类覆铜板销售量=表2中各

4、类覆铜板产量出货率(可比企业的出货率)。 2014年全国各类覆铜板销售收入=各类覆铜板销售量可比企业相应的销售收入/销量。按照上述模式计算的结果如表3和表4。表4显示,2014年我国各类覆铜板销售量同比增长7.7%,而销售收入只增长了2.8%,各类覆铜板的销售收入增幅都远低于销售量的增幅,尤其是挠性覆铜板及相关制品,销量增长了11.5%,销售收入反而减少了2.8%。各类覆铜板都呈现量增价跌的态势,反映出覆铜板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经营状况更加严峻。表3 2014、2013年全国四大类刚性覆铜板销售及增长情况项目年度销量(万m2)销售收入(万元)玻布基CEM-3纸基CEM-1合计玻布基CEM-3纸

5、基CEM-1合计2014303261760820940954439020132794017598200363841537增长%8.50.10.112.56.93.9-8.8-0.96.32.9表4 2014、2013年全国各类覆铜板的销售及增长情况 年度四大类刚性覆铜板金属基覆铜板挠性覆铜板及相关制品合 计销量(万m2)销售收入(万元)销量(万m2)销售收入(万元)销量(万m2)销售收入(万元)销量(万m2)销售收入(万元)201444390827394749164201341537577354045654增长%6.92.943.313.111.5-2.87.72.84、2014年商品半固化片

6、(多层印制电路用粘结片)产量、销量、销售收入的估算。结合2013年全国商品半固化片的产销数据,参考可比企业的产、销增长率、出货率(销量/产量)和销额/销量,测算出2014年的产销及增长情况见表5。表5 2014、2013年全国商品半固化片产销及增长情况年 度产量(万米)销量(万米)销售额(万元)2014365993659920133080730807增长率%18.818.816.9表5显示,全国商品半固化片销量大幅增长,销售价格呈现微降的状况。商品半固化片销量的大幅增长,一是说明多层印制板对商品半固化片的需求在增长,二是我国大陆生产的商品半固化片在增长,三是说明我国大陆生产的商品半固化片技术水

7、平和性价比在提高。5. 2014年全国覆铜板和商品半固化片合计销售收入以表4和表5的有关数据汇总得到2014年全国覆铜板和商品半固化片的合计销售收入如表6。表6显示,2014年全国覆铜板和商品半固化片的合计销售收入又突破400亿元,同比微涨,比 2013年的同比微跌略有好转。表6 2014、2013年全国覆铜板和商品半固化片的合计销售收入 单位:亿元 项目 年份各类覆铜板销售收入商品半固化片销售收入合计2014356.105452.8490408.95442013346.240945.2246391.4655增长(%)2.816.94.56. 2014年全国覆铜板的进出口情况6.1 全国覆铜板

8、进出口量、值由有关部门统计的全国覆铜板(商品名称:印制电路用覆铜箔板,商品编码:)进出口情况如表7。表7 2014、2013年全国覆铜板进出口情况年 度出 口进 口贸易逆差(亿美元)出口量(万吨)出口额(万美元)出口额/出口量(美元/吨)进口量(万吨)进口额(万美元)进口额/进口量(美元/吨)201412.7127733275768.019.683212087.024.3714201313.1994767845817.2710.344311005.383.7059增长(%)-3.69-4.50-0.84-6.392.819.8217.96表7显示,2014年全国覆铜板的出口量、额、单价同比微幅

9、降低,跌幅较2013年有较大收窄;进口量同比小幅降低6.39%,进口额同比提高2.81%;所以进口单价同比较大增长了9.82%;由于出口单价降低而进口单价升高,且进、出口单价价差较2013年进一步放大,所以外贸逆差又冲破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了近18%。总之,2014年的覆铜板国际贸易形势总体十分严峻。6.2 进出口地区分布6.2.1 出口地分布2014年我国覆铜板的出口地共67个(亚洲23国/地,非洲5国,欧洲27国,美洲11国,澳洲2国),比上年增加8个。按出口量统计的出口地区分布如表8所示。表8 2014、2013年中国大陆覆铜板出口地区分布(按出口量)地 区香港地区韩国印度泰国台湾地区

10、美国其它出口量占总量比例(%)201433.1729.5010.497.353.961.4614.07201338.3828.169.566.242.581.4413.64增加(个百分点)-5.21+1.34+0.93+1.11+1.38+0.22+0.71表8显示2014年我国覆铜板向香港地区、韩国、印度、泰国等4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共占了80.51%的比例;其他63个出口地只占了19.49%;向香港地区出口的比例减少了5.21个百分点,而向韩国、印度、泰国、台湾地区和美国出口的比例分别有所增加。6.2.2 进口地分布2014年我国覆铜板的进口地共23个(亚洲12个,欧洲9个,美洲2个。),与

11、上年无变化。按进口量和进口额统计的中国大陆覆铜板进口地区分布如表9所示。表9 2014、2013年中国大陆覆铜板进口地区分布地 区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日本韩国澳门地区泰国美国其它地区进口量占进口总量 比例(%)201442.4039.172.882.844.314.560.673.17201340.9243.682.212.073.233.790.603.51增加(个百分点)1.48-4.510.670.771.080.770.07-0.34地区进口额占进口总额比例(%)201435.7922.6019.885.393.361.695.017.97201338.6226.1916.954.402.

12、511.593.935.81增加(个百分点)-2.83-3.59+2.93+0.99+0.85+0.1+1.08+2.16表9显示,按进口量分,2014年主要进口地为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泰国、澳门地区、日本和韩国,共占进口总量的96.16%,而其他17个地区只占了3.84%。从我国大陆地区进口的比例同比上年减少4.51个百分点,从台湾地区、澳门地区、泰国、韩国、日本进口覆铜板的比例较上年都有所增加。按进口额分,2014年从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日本、韩国、美国和澳门地区的进口额,共占进口额总量的92.03%,而其他17个地区只占了7.97%。从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进口覆铜板的比例较上年分别减少2.

13、83和3.59个百分点,从日本、美国、韩国和澳门地区进口的比例都有所增加。表9的资料还显示,进口产品的数量占总量的比例与进口额占总额的比例很不协调,从美国和日本进口的数量分别仅占总量的0.67%和2.88%,而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例却为5.01%和19.88%;而从我国大陆地区的进口量比例高达39.17%,而进口额比例仅为22.60%。统计数据还显示,大陆地区的进口单价(进口额/进口量)仅为6.9751美元/千克,而日本、美国、意大利和瑞士分别为83.5109、90.8162、109.5000和114.5899美元/千克,显然从这些国家进口的产品平均附加值都很高。6.2.3 2014年中国大陆

14、覆铜板按贸易方式区分的进出口比例情况如表10。表10 2014年中国大陆覆铜板各种贸易方式量值比例情况 单位:%贸易方式出口进口数量金额数量金额一般贸易33.127.913.8921.57来料、进料加工,保税监管出境,特殊监管物流66.972.186.0978.37其他000.020.06表10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的覆铜板比例较小。7. 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覆铜板需求测算 测算模式:2014年市场需求量=销售量-出口量+进口量其中销售量取表4中的各类覆铜板49164万m2;出口量取表7中的12.7127万吨,按20吨/万m2折合约6356万m2;进口量取表7中的9.6832

15、万吨,按20吨/万m2折合约 4842万m2。测得2014年我国覆铜板市场需求量为47650万m2。与表1对2014年各类覆铜板生产能力估算的76695万m2对比,也可见中国大陆覆铜板的产能严重过剩。但从前述对表9的分析看,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能力却不足,仍需大量进口。8. 2014年科研技改情况汇总调查表中的技改项目和新产品、新工艺填报情况显示,2014年覆铜板及设备、原材料企业在实施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节能降耗、减排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行业强调和大力推进发展的高技术覆铜板,如高导热、高散热覆铜板、高耐热性、高频、高速覆铜板、无胶挠性覆铜板等等新产品,在多个企业投入研发或量产。(

16、详细情况略)9. 2014年覆铜板行业相关产品进出口信息统计了与覆铜板相关的5个税则号原材料产品2014年的进出口量、值,如表11。表11 2014、2013年覆铜板相关产品进出口数据海关商品编码海关商品名称内含CCL相关产品进出口数 量 (吨)金 额 (万 美 元)2013年2014年增长(%)2013年2014年增长(%)初级形态的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出7061765927-6.61975118260-7.5进18.5806458897610.3未列名非泡沫塑料板、片、膜、箔及扁条聚酰亚胺薄膜出670457583913.1330193746213.5进4661840489-13.1900099

17、34653.830cm玻纤长丝平纹织物,250g,单纱136T电子玻纤布出1569714179-9.765935889-10.7进52798532090.82308522617-2.0未列名玻璃纤维制品多层线路板用粘结片出159582101031.7118531475724.5进95608891-7.0167371855210.8无衬背精炼铜箔铜箔出3790326486-3031.4进-9.812.0表11数据显示的这五种产品2014年的进出口态势,可概括如表12。表12 2014年覆铜板相关产品进出口态势商品编码海关商品名称内含CCL相关产品进出口态势初级形态的环氧

18、树脂环氧树脂出口量、额同比均有小幅降低,降幅相近,价格同比持平。进口量、额同比均有大幅增长,进口量增幅高于进口额增幅,价格同比下跌。未列名非泡沫塑料板、片、膜、箔及扁条聚酰亚胺薄膜出口量、额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增幅相近,价格同比持平。进口进口量大幅减少,进口额却有微幅增长,价格同比增长。30cm玻纤长丝平纹织物,250g,单纱136T电子玻纤布出口量、额同比均有小幅降低,降幅相近,价格同比持平。进口进口量微增,进口额微降,价格同比微降。未列名玻璃纤维制品多层线路板用粘结片出口量、额同比均有巨大增长,出口量增幅高于出口额增幅,价格同比下跌。进口进口量较大幅减少,进口额却有大幅增长,价格同比大增。无

19、衬背精炼铜箔铜箔出口量、额同比均有巨幅降低,降幅相近,价格同比持平。进口进口量较大幅减少,进口额却有大幅增长,价格同比大增。10. 2014年全行业经济运行评价10.1可比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覆铜板可比企业2014、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情况见表13。表13 覆铜板可比企业2014、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情况 项目、年度企业分类主营收入(万元)利润总额(万元)主营收入利润率%20142013增长%20142013增长%20142013增长可比企业合计8.70.055.596.07-0.48个百分点表13的数据显示,各类覆铜板可比企业2014年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8.7%,而利润总额同比

20、几乎无增长,所以利润率同比微降,也表明全行业2014年经济运行总体上仍比较艰难。不过从几家亏损企业的数据看,其亏损额较2013年大幅减少,也表明行业在艰难运行中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2 可比企业的能耗情况 同时填报了主营收入和能耗总量的各类覆铜板可比企业2014、2013年变化情况如表14。表中的玻璃布基覆铜板可比企业有18家,万元收入能耗平均为0.0801吨标煤/万元,比2013年又有降低。纸基、挠性、金属基覆铜板由于可比企业太少,仅供参考。全行业24家可比企业的万元收入总计平均能耗为0.0896吨标煤/万元,也由于各类产品制造工艺的差异,能耗差距较大,仅供参考。表14 覆铜板可比企业

21、2014、2013年能耗及变化情况 项目、年度企业分类主营收入(万元)能耗总量(吨标煤)万元收入能耗(吨标煤万元)2014年2013年2014年2013年2014年2013年变化%玻璃布基覆铜板企业(18家)0.08010.0826-3.03纸基覆铜板企业(2家)45929453170.17150.1795-4.46挠性覆铜板企业(3家)2465238948120917650.04900.0453+8.17金属基覆铜板企业(1 家)550048002422100.04400.0438+0.46总计(24家)0.08960.0920-2.6110.3 全行业2014年经济运行评价10.3.1 2

22、014年中国大陆覆铜板行业运行态势总体上是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2014年我国各类覆铜板的产销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详见表2和表4),总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10.9%和 7.7%,而销售收入只增加了2.8%,可见平均价格同比仍然继续下降。图1是我国覆铜板从2004年以来,每年总销量和总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幅度的变化情况。从图1显示的趋势看,2014年销售收入的增幅虽然继续低于销售量的增幅,但与“黑色的2011年”两个增幅都为负值相比,与“无所作为的2012年”两个增幅的巨大差距相比,与“惨淡经营的2013年”两个增幅一正一负的强烈反差相比,2014年两个增幅都为正增长,而且二者的差距大大缩小

23、,表明行业经济运行态势总体上是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图1 2004年以来中国覆铜板销量、销售收入历年增长幅度变化趋势10.3.2 产能过剩问题仍然严峻表1对2014年各类覆铜板生产能力估算为7.7亿m2,较2013年又增长了7%,而2014年我国各类覆铜板覆铜板市场需求量测算为4.8亿,总产量为5.4亿m2。总产能利用率只有7成左右,尤其是金属基覆铜板的产能利用率只有4成,挠性覆铜板及相关制品只有6成。说明我国覆铜板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很严峻。调整过剩产能的工作,在覆铜板行业显得更加长期而艰巨。一方面,覆铜板是任何高中低档电子整机、部件都离不开的基础电子材料,而在我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仍然处于

24、不断的发展之中,既然各种高中低档覆铜板的市场存在而且在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关停过剩产能和扼制产能扩张的工作就显得更加困难且无力。另一方面,全行业都已经共识,要改变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决策之一,就是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研发和生产高档覆铜板。然而高档覆铜板的市场更是有限的,当众多企业都去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的结果,也无疑会带来产能过剩的隐患。10.3.3 产品结构继续调整 高技术覆铜板酝酿突破从覆铜板企业生产的大类产品看,2014年玻璃布基覆铜板企业生产的厚度小于0.5mm及以下的薄型化FR-4的比例,在不断提高,有些企业达到90%;商品半固化片同比增幅近20%,这两类产品主要用于多层印制板,其技术含

25、量较普通FR-4及半固化片要高;纸基覆铜板企业生产的CEM-1,2014年也有近20%的增长;另外,玻璃布基覆铜板企业对大宗传统产品用双氰胺体系固化的普通FR-4,也通过对其体系组成的研究与优化,改善提升材料的耐热性、耐湿性与机械特性,以适用无铅化的要求,拓展了其在PCB的适应范围。目前已拥有高导热、高散热覆铜板、高耐热性、高频、高速覆铜板、无胶挠性覆铜板等等高技术覆铜板的企业,又开始把产品努力推广到全球更高端的客户群,比如苹果手机,汽车电子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集成电路用封装基板用覆铜板的研发,也终于有了正式公开的报道。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高技术覆铜板正在酝酿着重大突破。10.3.4 进一步提升对新环保标准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的废气、废液处理排放的要求愈加严格。即将颁布的GBXXXX20XX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覆铜板企业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浓度的排放标准。从调查表中有填报数据的情况看,有些企业目前的数据,与新标准的要求差距很大。随着新标准颁布的临近,这一问题将会成为制约覆铜板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有些企业积极向国家环保部门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进一步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