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复习_第1页
管理会计复习_第2页
管理会计复习_第3页
管理会计复习_第4页
管理会计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本类型:1、成本的分类(按经济用途、按可归属性、按性态分类)成本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按照可归属性进行分类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能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主要特点: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 单位固定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固定成本的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企业经营、财力等情况确

2、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的特点 总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着一个稳定的比例关系。单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其数额始终保持在某一个特定的水平上。变动成本的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的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也将发生变动,但变动的幅度同业务量变动幅度并不相等 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指在若干连续时期中,选择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两个时点的半变动成本进行对比,求得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

3、种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高低点法是利用代数式y=a+bx,选用一定历史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或总费用)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求出b,然后再求出a的方法。设以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半变动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半变动成本中依一定比率随业务量变动的部分(单位变动成本)。则:y=a+bx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间的半变动成本差额,只能与变动成本有关,因而单位变动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业务量成本最低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量最低业务量)=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知道了b,可根据公式y=a+bx用最高业务量或最

4、低业务量有关数据代入,a=最高(低)产量成本b最高(低)产量。变动成本法的定义、特点(从3个方面比较)变动成本法又叫直接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全部从当期收益中全额扣除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变动成本法计算: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

5、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2、 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这样就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3 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

6、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所谓盈亏临界点,就是指使得贡献毛益与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时的销售量。此时,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盈亏临界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A按实物单位计算,其公式为:

7、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固定成本 /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其中: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B按金额综合计算,其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率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 / 销售收入贡献毛益=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4:决策分析:差量分析法:差量收入:差量收入是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额。差量成本:差量成本是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额。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正数,则前一个方案是较优的;反之,如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负数,则后一个方案是较优的。边际贡献

8、分析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当企业生产只受到某一项资源(如某种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等)的约束,并已知备选方案中各种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和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额(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的条件下,可按下式计算单位资源所能创造的贡献边际指标,并以此作为决策评价指标。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是个正指标,根据它作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比较简单,经常被应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互斥方案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案例一: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某厂准备利用剩余

9、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两种产品可供选择,生产甲产品的最大产量为1000件,乙产品的最大产量为1500件。甲产品单位售价为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乙产品单位售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甲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为:(60-40)1000=20000(元)乙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为:(40-25)1500=22500(元)因此该厂应开发生产乙产品。案例二:是否接受特殊订货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为1万台,已接受订货8000台,单价为11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850元。现有一客户要订购该产品2000台,单价为950元,该厂是否应接受这批特

10、殊订货?分析:如果只接受前面的8000台订货,销售收人为880万元,总的变动成本为680万元(8508000),总成本为800万元(120+680),销售利润为80万元(880-800)o如果接受这批特殊订货,则销售收人为1070万元,销售收人增加190万元(950X2000),变动成本总额为850万元,增加170万元(8502000),总成本为970万元(850+120),销售利润为100万元。利润总额增加20万元。这是因为在生产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增加产量,一般只会增加产品的变动成本,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虽然新的订货价格较低,但企业仍有利可图,所以应接受这批特殊订货。其

11、决策的原则是:特殊订货的单位产品价格要大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既边际贡献大于0。直接用边际贡献进行计算:新订货每台产品的边际贡献=950-850=100(元)新订货总的边际贡献=100X2000=(元)这20万元边际贡献,就是接受这批特殊订货为企业增加的利润额。案例三: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分析决策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中,有时会有个别产品是亏损产品,对这种产品是否应该停产进行决策。 某厂生产三种产品,年终结算,共盈利8万元,其中甲产品盈利8万元,乙产品盈利2万元,丙产品亏损2万元。那么企业是否应停止乙产品的生产呢?具体分析如下:丙产品年销售收人为20万元,年变动成本为18万元,年固定成本为4万元

12、。净亏损2万元。但我们看到,如果停止丙产品生产,其固定成本4万元因其是沉没成本,因此就要分摊到甲乙两产品中去,冲减利润4万元,使得全厂利润由原来的8万元降低到6万元(8+2-4),减少了2万元。由此可见,当其他产品不能增产,又不能安排生产其他别的有利产品来代替丙产品时,还是继续生产丙产品对企业有利。因为丙产品虽然是亏损产品,但它可以提供2万元的边际贡献(20-18),相应的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总额。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保留亏损产品的决策域是其边际贡献大于0,这样企业仍然有利可图;当边际贡献等于0时,盈亏两平,利润为0;当边际贡献小于0时,已属于绝对亏损产品,就应该停止该产品的生产,

13、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成本无差别点法: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无差别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作出互斥方案决策的一种方法。通过应用于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选成本最低的方案。所谓特殊订单是指不包括在企业正常范围之内的一次性的、出价较低的订单。条件:企业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在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后利用剩余生产力接受外单位的额外产品生产要求或是可以以剩余生产力接受外单位的额外产品生产的大部分要求。决策标准:外单位特殊订单的产品价格高于该产品的变动成本即可接受追加订货。如果存在专属固定

14、成本,则要求追加的产品价格高于该产品的变动成本,并能补偿专属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接受。若剩余生产能力另有他用或是特殊订单需要挤占正常生产量时,还应考虑机会成本。决策特点: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进行追加特殊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评价特殊订单是否存在边际贡献。是否接受特殊订单应该考虑以下几种具体情况:(1)在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的情况下,如果接受特殊订单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那么只要该特殊订单的出价大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也就是该特殊订单能提供边际贡献时,就可以接受该订单。(2)在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的情况下,如果接受特殊订单需要追加专属成本,那么接受此特殊订单的条件是该订单的边际贡献应大于专属成本,也就是特殊

15、订单的相关损益大于零。(3)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具有其他方面的用途,那么就应当在其他用途上产生的收益作为接受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4)如果特殊订单的订货数量超过了剩余生产能力的生产量,则接受该订单将会放弃部分正常生产的销量,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将由此放弃的正常销售产生的边际贡献作为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例:立新汽车配件公司生产一种汽车配件,其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0万件。该产品的正常销售价格为每件1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10元,因而单位边际贡献为50元。根据正常订货需求,2009年度的预算销售量为9万件,全年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80万元,每件产品吸收固定制造费用20元,产品单位完全成本为130元。预

16、算执行年度中间,有一客户向立新公司发来一特殊订单,其要求的价格为每件128元,而且此项订单不需要增加变动销售费用。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的订货数量方案作出是否接受该特殊订单的决策。(1)订货8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2)订货11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3)订货8 000件,但目前有一家公司打算租用立新公司闲置的生产设备,并愿意支付租金120 000元。(4)订货11 000件,但目前有一家公司打算租用立新公司闲置的生产设备,并愿意支付租金120 000元。此外,由于该订单对产品加工工艺有特殊要求,需要购入一台价值80 000元的专用设备,而且这台设备只能用于该特殊订单

17、。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如下:(1)从表面上看,该特殊订单的价格128元比正常价格160元低很多,甚至比产品的单位完全成本130元还要低,接受此订单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但从管理会计角度来分析,由于该特殊订单的订货量8 000件在剩余生产能力范围之内,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生产,因而不会增加固定成本。同时,该特殊订单的价格128元也比产品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10元大,接受该特殊订单会给企业带来144 000元的边际贡献,从而使企业多获得利润144 000元。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接受特殊订单销售收入增加(1288 000) 1 024 000元减:变动成本增加(1108 000) 880 000边际贡

18、献增加 144 000元(2)由于剩余生产能力只能生产10 000件产品 ,特殊订货量11 000件超过了剩余生产能力。如果接受该特殊订单只能放弃正常销售量1 000件,因此应将放弃正常销售1 000件的边际贡献作为接受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接受特殊订单销售收入增加(12811 000) 1 408 000减:变动成本增加(11011 000) 1 210 000放弃正常销售的边际贡献(501 000) 50 000 1 260 000相关收益增加 148 000元可见,接受该特殊订单会使企业增加148 000元的利润,因而应接受该特殊订单。(3)特殊订单的订货量8 0

19、00件在剩余生产能力范围之内,但目前企业有一出租闲置设备的机会如果接受该特殊订单则将会放弃出租,由此而放弃的租金收入120 000元应作为接受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接受特殊订单销售收入增加(1288 000) 1 024 000元减:变动成本增加(1108 000) 880 000放弃的租金收入 120 000 1 000 000相关收益增加 24 000元可见,接受该特殊订单会使企业增加24 000元的收益,因而应接受该特殊订单。(4)由于接受该特殊订单需要购入一台专用设备,由此会增加专属成本80 000元。同时接受该特殊订单还会产生两项机会成本:一是由此而放弃正常销

20、售1 000件的边际贡献,二是放弃的租金收入。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接受特殊订单销售收入增加(12811 000) 1 408 000元减:变动成本增加(11011 000) 1 210 000专属成本增加 80 000放弃正常销售的边际贡献(501 000) 50 000放弃的租金收入 120 000 1 460 000相关损失增加 (52 000)元可见,如果接受该特殊订单,将会产生52 000元的损失,从而使企业的全部收益减少52 000元,所以不应该接受该特殊订单,而应将闲置的设备出租。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部门是否撤消的决策如果销售该亏损产品能产生边际贡献,则可以弥补一部分固

21、定成本,这时就不应该停产。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亏损产品的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时,只要亏损产品能产生边际贡献就不应当停产。(2)若亏损产品的生产能力可以转作它用,即亏损产品停产后,其闲置下来的设备可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只要转产后所产生的边际贡献大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那么这一转产方案就是可行的。反之,如果转产后所产生的边际贡献小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那么就不应当转产,而是应继续生产亏损产品。条件:由于企业现在生产的多种产品中存在某种产品经营亏损的现象,为了设法降低企业的损失,考虑是否需要将亏损产品停产或是否在亏损产品停产后将对应的生产能力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决策标

22、准:亏损产品在能够提供边际贡献的条件下不应停产 ;新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大于原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即可转产。决策特点:亏损产品虽然产生的净收益小于零,但是如果它所产生的边际贡献总额大于零,则说明该种产品能为企业抵补部分的固定成本,而在完全停产该种产品的条件下企业相应的固定成本仍需发生。所以,此时的亏损产品停产只会使企业承担更大的损失。亏损产品停产后将对应的生产能力用于新产品的生产,说明两种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同,只要新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大于原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即可。若转产时需要增加专属成本,则新产品所产生的边际贡献在扣除了专属成本后的金额大于原产品边际贡献即可。三、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23、条件:企业需要某种产品,在市场上可以直接购置,也可以由企业自行生产。决策标准:若已知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可以通过比较自制和外购方案的相关成本进行评价(差量分析法);若不能知道该产品的需求量,可以通过计算两种方案下的成本无差别点进行评价(本量利分析法)。决策特点:在已知某种产品的需求量的条件下,通过比较自制和外购方案的相关成本,选择成本较低的决策方案;在不能知道产品的需求量的条件下,先计算两种方案下的成本无差别点,再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量进行评价,若需求量超过平衡点业务量应选择固定成本较大的方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自制生产力能够产生边际贡献的,都需要将该金额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考虑。零部件自制

24、或外购决策的一个特点是只考虑相关成本,不考虑收入。因为不论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其生产的产品的卖价都一样,所以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只考虑各备选方案预计的未来成本,从中选择成本较低者为最满意方案。6:预算:现金预算表:销售预算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任何企业都必须实行以销定产。因此,销售预算就成为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是整个预算的起点,其他预算都以销售预算作为基础。生产预算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有销售量、期初和期末存货、生产量。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时间上和数量上不能完全一致。直接材料预算直接材料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同时要考虑原材料存货水平。直接材料

25、预算的主要内容有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生产需用量、期初和期末存量等。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顶算也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按其习性,可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可根据预计生产量和预计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来计算。产品成本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是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其主要内容是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是为了实现销售预算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它以销售预算为基础,要分析销售收人、销售利润和销售费用的

26、关系,力求实现销售费用的最有效使用。现金预算是有关预算的汇总,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四个部分组成。“现金收入”部分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现金收入,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销货收入。年初的“现金余额”是在编制预算时预计的;“销货现金收入”的数据来自销售预算;“可供使用现金”是期初现金余额与本期现金收入之和。“现金支出”部分包括预算的各项现金支出。其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前述有关预算;“所得税、“购置设备”、“股利分配”等现金支出的数据分别来自另行编制的专门预算。“现金多余或不足”是现金收入合计与现金支出合计的差

27、额。差额为正,说明收入大于支出,现金有多余,可用于偿还借款或用于短期投资;差额为负,说明支出大于收入,现金不足,需要向银行取得新的借款。预计的现金收入主要是销售收入,还有一少部分的其他收入,所以预计现金收入的数额主要来自于销售预算。预计的现金支出主要指营运资金支出和其他现金支出。具体包括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管理费、营业费、财务费等其他费用以及企业支付的税金等。现金预算通过对企业的现金收入、支出情况的预计推算出企业预算期的现金结余情况。如果现金不足,则提前安排筹资,避免企业在需要资金时“饥不择食”;如果现金多余,则可以采取归还贷款或对有价证券进行投资,以增加收益。7: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

28、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因此又称为相对成本控成本控制主体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层面认识,大体分为三种。决策主体:是决定企业成本发生方式和整体目标的高层管理者,他们负责对企业涉及成本控制的方案进行选择决断。组织主体:是负责根据成本决策结果组织、协调整个企业成本控制,落实具体实施步骤

29、、职责分工和控制要求,处理成本控制信息、考核成本控制结果等的控制主体。执行主体:是对各部门、环节、阶段、岗位发生的成本实施控制的主体。凡是涉及成本、费用发生的环节和方面,都有执行层面的控制主体。成本控制的执行主体与企业的职能部门设置、职责分工、层级划分、岗位设置、规模大小、管理体制等相关。总体来讲,成本控制执行主体主要包括:控制生产要素规模的相关部门及人员。由于生产要素是企业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及其他各项耗费发生的基础,因此这类主体对成本控制的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8.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

30、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论业绩标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毫无技术浪费时生产要素消耗量,最熟练的工人全力以赴工作、不存在废品损失和停工时间等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优业绩。这里所说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是指理论上可能达到的设备利用程度,只扣除不可避免的机器修理、改换品种、调整设备等时间,而不考虑产品销路不佳、生产技术故障等造成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因此,这种标准是“工厂的极乐世界”,很难成为现实,即使暂时出现也不可能持久。它的主

31、要用途是提供个完美无缺的目标,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因其提出的要求太高,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在制定这种标准成本时,把生产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要达到这种标准不是没有困难,但它们是可能达到的。从具体数量上看,它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顺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的标准成

32、本。它具有以下特点:它是用科学方法根据客观实验和过去实践经充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它排除了各种偶然性和意外情况,又保留了目前条件下难以避免的损失,代表正常情况下的消耗水平,具有现实性;它是应该发生的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业绩的尺度,成为督促职工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具有激励性;它可以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具有稳定性。(二)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在这些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了的情况加以修订。这种

33、标准成本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与各期实际成本对比,可反映成本变动的趋势。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9. 成

34、本中心:事先订定各项成本的标准,而后再与实际成本比较,分析造成原因,以使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降至最低。该中心最大的优点即为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使利润维持,缺失则为其质量迁就成本,质量可能较差。成本中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部分部门,涉及到成本与利润的控制, 同时避免与工厂其它部门的连接性。针对全球布局或多个区域工厂的集团公司,设立成本中心,可以有效监控各地的成本波动和合理性。10. 利润中心层次:利润中心是指拥有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是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11.投资报酬率:计算投资报酬率首先需要区分是以企业为投资主体,还是以股东

35、为投资主体:若以企业为投资主体,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或投资额)*100%,其中:营业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营业资产则包括企业经营业务的全部资产,计算时应以期初和期末的平均余额为准。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营业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若以股东为投资主体,投资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即为股东投入的资本,净利润即为股东的回报。因此此时投资报酬率即通常所说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权益净利率。 12.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