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节泓的展览策划学_第1页
姜节泓的展览策划学_第2页
姜节泓的展览策划学_第3页
姜节泓的展览策划学_第4页
姜节泓的展览策划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姜节泓的展览策划学展览策划从20XX年到20XX年,凭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十年曝光和近日今日美术馆展出的关系两个展览的影响,策展人姜节泓的名字被更多人认识。姜节泓1998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于1999年获得艺术硕士,20XX年获得博士学位。自20XX年,姜节泓开始了在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学工作。姜节泓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国视觉文化,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与设计展览的策划。姜节泓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两次荣获英国国家人文艺术研究会学术研究项目奖金。现任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主任,及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预科学术主持。东方艺术大家: 现在有很多展览要么是策

2、展人太强势,要么是艺术家太强势,有时候策展人思路很强大,作品却有点不给力,有时候艺术家的作品很完整,似乎压根不需要策展人。关系展中,作为策展人,你的思路和艺术家创造力的配合是比较恰当的,我想问你的工作方法是什么呢?姜节泓: 比如说我跟艺术家的书信交流。书信的交流其实出于两点,第一点我是喜欢交流的人。第二点书信的形式我其实是被迫的,因为我在英国,不可能老泡在这边跟艺术家面对面的聊。而且书信有书信的好处,它没有那么直接。我收到一封信可能不会马上回,我会有一些思考的过程,回的时候在写的过程也有时间,比如说我写一封信,认真写一封信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里面可以把我想说的东西表达的比较充分,这个对

3、于艺术家是同理的。你刚才讲到强势弱势的问题,我突然想到在广东美术馆关系的研讨会上有一个人问说强势艺术家,强势策展人、弱势策展人的问题。我记得殷双喜老师给我下了一个定义,他说姜节泓是一个温柔的强势策展人。他说我的书信里很多观点我是一直在坚持,但是说话又很客气,因为我觉得很多立场是很个人的东西,或者讲是我如此观看我的策展工作或者策展责任,我觉得责任是不能放弃、不能忽略的。有强势策展人,其实也有强势艺术家,做到最后艺术家说一定要用这个位置,要不然就不展了,常有这样的事。我觉得大家要讲道理,不然的话那是在耍流氓,你为什么要这个空间,比如说你对空高有要求等等,都要有道理可讲。其实强势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人

4、的骄傲,因为艺术家很骄傲,策展人也很骄傲,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如果不是哥们就会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共同追求的是同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在艺术面前我们都能够谦卑下来,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说开的。我找的这12个人都是挺骄傲的艺术家,他们有自己的一方领地,有一些艺术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所做的艺术很执着,也很坚持。我觉得跟他们交流上还是会碰到一些难处,肖昱对我的评价说我特别有耐心,我其实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有耐心,因为我跟肖昱交流书信,我写一封他不回,我写两封他不回,我写三封。这一点同样发生在杨振中身上,发生在史金淞身上,但是他俩后来还是回信了。肖昱就是石沉大海,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是做得比较吃力

5、的。但最终达成了共识,而且第三者审美是肖昱提出来的观点,不是我提出的,是非常重要的。东方艺术大家: 确实如此,策展人经常会面临这样一些困难。对于一个展览来说,在整个策展思路和主题上,策展人与艺术家是互为支撑的,你怎么样跟艺术家达成共识?姜节泓: 这一点我的书信集里的第一封信讲到了。就是说我是如何邀请艺术家。我们通常撇开艺术先谈生活,谈生活当中的关系,再延续下去我们可以谈跟关系这个概念有关的艺术事件,我们甚至可以谈这样一种书信的方式所建立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的关系,我是分了这三大块。艺术家还是基本上认同的,比如说谈生活中的关系或者政治上的关系有一些艺术家,像邱志杰,张恩利。谈到更加直接的一些关系

6、,比如肖昱,石青都谈到。也有谈到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像向京谈得比较多,向京原来比较抵触这种交流方式,后来慢慢的觉得这种交流方式对她的艺术实践也是有益处的,这是她自己说的有书信为证。东方艺术大家: 向京抵触的是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的交流?姜节泓: 她抵触的是不想让我对她的艺术实践有所介入。我记得跟她的对话最有意思的一段,应该在画册里面也有,她说艺术世界对她来讲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连她的助手都不知道她要做什么,而我的书信是在逼迫她把问题想清楚了再做,她说艺术岂能想清楚了再做呢。我非常同意她的观点,但是我提出了一点,我说你是把艺术当做一个神秘城堡,在这个城堡里面批评家和策展人都不能够

7、进入,你的助手也不能够进入,这是你的独立王国,这是你的城堡。但是如果你相信视觉艺术的独立性,即使我们进入了,它依然还是独立的,它不会因为我的介入而有所消减,我们讨论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我一直在考虑策展人的作用是什么?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展就完了,艺术家对视觉的把握需要我教吗,当然不需要,他们自己当然有把控,他们是艺术家。但策展人跟他们聊的过程当中不光是谈概念,而且谈到作品的呈现方式,作品的材料。因为我自己本来也是做作品的,对于事件或者对于艺术语言的把握,我也有自己的看法,这个跟艺术家的交流过程当中很有意思。策展工作是一个特别多元的工作,这个多元性体现在要跟美术馆商榷,要跟赞助商商榷,要跟艺术家商

8、榷,要跟空间商榷,要跟作品商榷,要跟黑道白道商榷。每一个策展人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可能有长处,也有短处。比如说有的策展人非常会拉赞助,我做这个展没有楠楠就死定了。像我更感兴趣的是把展览本身做好,至于展览的规模,我当然有一定的要求。但我不需要一定做成特别庞大的东西,因为这样的话个人的能力可能把握不好,东西做不细。我的兴趣点是通过策展工作能够对艺术家的作品有所影响,我也希望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视觉思考对我的策展工作有所拓展。有几个艺术家提出了关于关系的一种想法,在我的策展框架里面原来是没有的,他们的加入其实是为策展框架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这就是一个新的开放式的或者讲可扩张的策展框架,这是很健康的,

9、而不是说我要讨论一个集体主义,大家都来说集体主义。我的兴趣点不在于说做一些回顾性的展览,我更加倾向于和艺术家一起开拓一些东西,我的展览都是要求艺术家做新作品的,做新作品的过程当中我介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然的话已经做好了,杯子就是这个杯子,你怎么介入呢。东方艺术大家: 最初你的展览名单当中的艺术家有变化吗?姜节泓: 有变化,最早有张晓刚,他反复跟我打招呼,他说如果他参展的话身体不行,我说没有关系,你以前的大家庭拿来就可以展。因为这个很应题,他说不好,他说其他人做新作品,我也要做新作品。后来他因为身体原因就没有参加。也有我刚才讲的王郁洋,因为他另外有一个大的展览要负责,美院实验艺术系的展览,正好

10、撞车了,不能参加。还有几个人报了方案,我觉得方案不好,我就不说名字了,有几个年轻艺术家的。东方艺术大家: 能够进入你的名单视野之内的艺术家,可能不是单一某件作品吸引你,是长期表现出来的创作思路或者说创作态度取胜?姜节泓: 对,我找艺术家,怎么说呢。一个要看缘份,另外我觉得很多艺术家也要看他在做的过程当中,这12个艺术家对于作品的认真的状态跟我最初的想象是完全吻合的,他们非常认真。他们是反复在斟酌,反复在思考,有几个艺术家是主动问我的,这个方案这么展好不好,那么展好不好,是主动问我的,然后主动和我探讨。我觉得在这12个艺术家之外,肯定有很多其他好的艺术家,我不可能都叫进来,因为我是想控制。其实这

11、个主题要撒开做的话,叫中国当代艺术家来做,叫60个都不多,都能做。因为在广东美术馆给了我12个空间,特别大的空间,展厅就是九个,加上走廊和大堂。我这12个数字是按照空间定下来的,我每一个空间展一个艺术家,让他作品更加独立。12这个数字有,但是人员有加有减,最后你们看到这12个人是最终的名单。东方艺术大家: 因为你人基本上在英国,但是从事的是中国视觉文化的研究。我想先问一下你的感受,你觉得在中国观察到的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在今天放在全球视野当中观看的话,还有没有很明显的带有国家或者说民族性的状态或者说特征呢?姜节泓: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觉得这个特征正在消竭或者讲正在渐渐的不明显。20XX年的时

12、候,我为一个展览整整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革命在继续,就是新的萨奇画廊的开馆展,在伦敦20XX年。国内有一个误会说这个展览是我策划的,我借媒体澄清这个展览不是我策划的,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当初我有一个展览计划叫做革命在继续,其实是讲到中国特别是“文革”的这种视觉符号依然在当代艺术出现,有的出现的好,有的出现的不好,有的是在继续背着包袱,有的是在卖弄文化遗产。大家一眼都能看明白的,我只不过用一个展览梳理一下。我这个展览方案最早是递给英国皇家美术院的策展人爵士,他其实是YBA的策展人,他当初和萨奇一起做YBA。最初与他见面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但革命在继续的展览方案吸引了他,看完我的ppt文件之后

13、第一句话就说这个展览我想做,但是我不可能做,因为萨奇要做,他说不可能在伦敦同时做两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展览。萨奇正在准备他的收藏展,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尔后他把我引见给了萨奇,给萨奇看了这个方案之后,他说我们可以有合作。但我不能做策展人,因为他从来不用策展人,最后我为展览做了一本书,这本书里提到了萨奇的部分收藏,在写书的过程当中我把中国从“文革”以后的当代艺术罗列了一遍,从王克平开始。萨奇的收藏有40多个艺术家,我提到了大概有将近十几二十个,他把这本书当做唯一的展览画册来卖。回到你的问题,对于中国性,我觉得现在的展览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放松了,特别是年轻艺术家,我昨天见了两个年轻人

14、,我觉得他们很放松,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我觉得大家是应该放松一些了。但是另外一种势头是大家有一点回归了,考虑中国性考虑得比较深了,不是表面上的中国性,不是用水墨就是中国了。比如说对于中国人的这种思考模式沉下来,这种为人观在作品当中慢慢的呈现出来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接着要做广州三年展,我起了一个名字特别不中国,很多老外艺术家一听这个名字就很激动想做,但是中国艺术家一听好像没有很直接的感觉,广三第一届是做十年回顾展,第二届做珠三角当地的文化,第三届是后殖民,跟文化批评,跟中国的现状直接联系起来。但我这个唯一能够联系的就是视觉想象,就是视觉的实现,我一直说这个是以视觉作为起点,以视觉作为终点的展览,它没有那么多理论的框架,你不要来谈什么主义,就这么简单。我觉得观众和艺术家一样应该有很好的想象。东方艺术大家: 你的这种思路,源于你是做艺术家出身?姜节泓: 对。我觉得这个肯定有关系,而且关系相当大。我反思了我为什么这么有兴趣介入艺术家实践的原因,因为我不是学理论的,所以我读书读得慢,怎么办呢?只能逼迫自己有创造力了,所以说我做的展览一般大家一看就知道,就能够明白这个展览的意思。东方艺术大家: 遵从视觉的感受,完全一切从视觉开始。姜节泓: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关系这个词你不用解释,观众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在中国太简单了,但是他又可以说得很深。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