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 第一节 国外特殊教育机构的诞生 第二节 中国特殊教育的演进 第三节 融合教育观及其实践,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国外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诞生 一、国外对残疾人认识的演变 遗弃时代 (古希腊、古罗马 ) 没有生存权 ,从肉体消 嘲笑时代 (从古代-中世纪) 魔鬼缠身,恶毒精神 慈悲时代 (中世纪宗教的兴起) 救济弱者,收容残疾人 保护时代(文艺复兴始) 残疾人是可以教育的,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国外早期特殊教育思想的萌芽 (一) 思想的解放关于特殊教育思想的论说 莫 尔:乌托邦“应给所有儿童以良好的教育”; 达 芬 奇: 聋人的可教育性; 夸

2、美纽斯:大教学论批驳儿童智力迟钝不易学习的观点 卢 梭:爱弥尔 狄 德 罗: 论盲文书简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 瑞士医学家菲普拉特杰尔教授:将弱智与精神病分开。 意大利内科医生卡尔丹诺:论精神; 1662年英国“盲人兄弟会”组织:定向行走,各种盲文的出现; 法国精神科医生皮内尔:区别白痴、精神病、智力落后 1799年伊塔德:对狼孩子的训练,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三、国外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出现 (一)早期特殊教育学校的建立 1770年-法国莱佩巴黎聋校; 1784年-法国阿羽依巴黎盲校(路易.布莱尔); 1837年-法国巴黎谢根智力学校; 1817年-法国行为不良学校; 1832年-德国

3、肢残学校。 (二)早期有影响人物 海尼克.德国口语派的鼻祖; 蒙台梭利.意大利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学习方法; 托马斯.加劳德特.美国世界特殊高等教育先驱。,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三)早期国外特殊教育的特点 具有探究性质 主体为私立教育 教育者多位医生和神职人员 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不完善,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中国特殊教育的演进 一、我国古代对残疾的认识 对产生的原因及现象作了探索 对残疾做过分类 以人为本的态度 二、我国特殊教育思想的萌 洪仁玕资政新编兴跛盲聋哑院 郭嵩焘西洋杂志巴黎有教养幼瞽学堂 郑观应学校聋瞽喑哑残疾之人,以莫不 有学 ,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4、,三、中国早期特殊教育学校 1874年,穆.威廉(英),北京, “瞽叟通文馆” ,北京盲校。 1887年,传教士米尔斯(美),山东登州,“启喑学馆”,烟台聋校。 1912年,张謇,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 1916成立南通盲哑学校。 1927年,民国教育部,南京, “教育部特设盲哑学校”。 四、我国早期特殊教育的特点 特教学校出现较晚 大多由国外人创办 发展速度慢、规模小,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五、新中国的特殊教育 (一)成立后的发展 教育国有 新建特校 统一计划大纲 开展师资培训 (二)新时期的大发展 加强立法 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 扩大规模(类别)与效应 强化科研,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

5、与发展,中国特殊教育发展规模比较,年份 特教学校数 在校生 1946 42所 2380人 1976 269所 28000人 2000 1539所 377000人,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邓朴方与第一届北师大特教大学生,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融合教育观及其实践 一、融合教育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融合的涵义 1、作为汉语的“融合” 2、作为英语的“Integration” (二)历史背景 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 对人的权利的尊重 对隔离教育的反思,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三、融合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正常化”(Normalization),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端于

6、北欧的一种文化 思潮。核心理念是“to help anybody to have a normal life”,认为隔离的养护机构是许多残疾者终 生远离“主流生活”,因此应让他们从被隔离的机 构、学校回到社区,回归到正常的主流社会生活中 来。正常化思潮直接导致来“非机构化运动。,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 “一体化”(Integration),欧美国家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特殊教育改革运动。起始于对特殊教育隔离措施的反思,一方面对隔离造成的种种弊病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强调要以“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以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使特殊儿童回归到

7、主流生活,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三)“回归主流”/“一体化”对特殊教育的影响 1 . 教育观念由定性到定量 从残疾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needs education”“Child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无类别教育” “全纳教育”,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讨论】 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不需要分类? 分类是否就是贴标签?,2 . 教育安置瀑布式教育安置模式,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 . 教育原则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美国残疾儿童教育法中提出的安置残疾儿童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残疾儿童的教育要

8、尽可能的安排在与健全学生在一起的环境中进行。确定教育安置形式和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均需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条件,选择最适合其受教育并且与外界隔离程度相对最低的教育环境。,4 . 教育取向从医学转向教育 5 . 国家立法美国94142公法 6 . 个别教育计划 IEP,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四)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1、“全纳”的涵义 InclusionExclusion 接纳 排斥 Inclusive Education 接纳教育反对排斥的教育,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全纳教育思想的提出 (1)哈尔滨宣言(1993),要达到全民教育目标

9、,所有国家都应对满足一切儿童的基本需要予以关注。要通过全纳学习的观点探索满足一切儿童基本学习所需要的多种策略、试验全纳学校的成功策略方案,以及制定各种儿童教育方案中考虑“全纳性”这一观念。,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萨拉曼卡宣言(1994),教育应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所有儿童入学(不管何种残疾、不管何种程度)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服务。学校所提供的人和教育服务应建立在普通教育体系内,应在普通班级内实施。 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儿童需要的一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来接纳他们;,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

10、展,经典语句,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有获得可达到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的机会;每一个儿童有其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萨拉曼卡宣言,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全纳教育的实质,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所有儿童应有的发展。,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 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儿童入学 兼顾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 以全民教育实现全民社会,第二章 特殊教育

11、的产生与发展,3、 全纳教育评价 (1)一种教育理想(理念) (2)学生观的重大进步 (3)“全纳”的实现依赖多种条件 (4)全面解读“全纳”理念,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辩证看待全纳教育的几个观点: 辩证看待隔离反对隔离不等于消灭特教学校 辩证看待分类反对标签不等于分类就是歧视 辩证看待国情反对落后不意味传统等于落后,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五)中国融合教育实践 随班就读,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随班就读”概念,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 育机构普通班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 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随班就读意义 多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特殊教育 快有利于特殊儿童适时就地入学 好有利于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 省有利于节省教育经费投入,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中国随班就读的现状 2003年普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66.23%。 2004年在普通学校随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