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_第1页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_第2页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_第3页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_第4页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董静 201131301031摘 要:以猪肝为原料,采用低浓度醋酸钠(低渗破膜作用)制备肝匀浆,醋酸镁则有保护和稳定AKP 的作用,匀浆中加入正丁醇可使部分杂蛋白变性,释出膜中酶,过滤后,以去除杂蛋白。含有AKP 的滤液用冷丙酮和冷乙酸进行重复分离纯化。根据AKP 在33的丙酮或30的乙醇中溶解,而在50的丙酮或60的乙酸中不溶解的性质,用冷丙酮和冷乙醇重复分离提取,可从含有AKP 的滤液中获得较为纯净的碱性磷酸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催化对磷酸苯二钠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10.0,最适温度为37,米氏常数值Km为3.154mmol/L,酶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该

2、酶在pH在8-9区间和温度在25-37区间下稳定。关键字:碱性磷酸酶 分离纯化 热稳定性 酸碱稳定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EC3131,简称AK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界和动物界,它在动物机体的骨化过程中及在磷化物和其他一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催化磷蛋白的水解,碱性磷酸酶在细胞调节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专一性的水解磷酸单酯化合物而释放无机磷,主要用于核酸研究,分析、测定核苷酸顺序及其基团的重组、分离,也是酶标免疫测定技术的常用工具酶之一。药用化妆品中添加碱性磷酸酶有益于皮肤细胞的再生和新陈代谢,还可用于核苷酸脱磷产生核苷等。它

3、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生物体内直接参与磷酸基团的转移和代谢等生理过程1。临床上通过测定AKP的活力,可作为诊断骨骼及肝脏疾病的重要生化指标。因此纯化和研究AKP的性质、调控等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尝试以猪肝为材料,分离纯化猪肝碱性磷酸酶,研究其酶学性质,旨在探讨以猪肝研制科研用碱性磷酸酶生化试剂的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该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此外,猪肝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可以作为生产碱性磷酸酶生化试剂的原料2-3。研究酶的生物学特性,其之一是它对酸碱度的敏感性,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极为显著,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表现出活性,同一种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所表现的活性不同,其表现活性最高时的

4、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pH不仅对酶活性有很大影响,而且对酶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酶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同蛋白质容易变性一样,酶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也很容易变性失活。各种酶的酸碱度稳定范围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制作酸碱稳定性曲线4。对温度的敏感性是酶的又一个重要特性。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如果保持其它反应条件恒定,而在一系列变化的温度条件下测定酶活力,以温度为横坐标,反应速度为纵坐标,可得到一条温度酶活性曲线。酶的种类和来源不同,对热的稳定性也不同,这就需要通过热稳定性试验测出热稳定范围。一般的试验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先将酶在不同的温度

5、下处理一段时间,迅速降温,然后再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测定酶活力。以处理温度为横坐标,酶反应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曲线,根据这条曲线即可求出酶的热稳定性范围5。抑制剂是引起酶促反应速度降低的一类物质的统称。它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改变了酶活性部位的结构或性质,从而引起酶活力下降,这里不包括酶蛋白的水解或变性等情况。在可逆抑制类型中,根据抑制剂、底物和酶三者的相互关系,又可分为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三种。在竞争性抑制中,酶不能同时和底物、抑制剂结合,即不能形成EIS,其动力学特征是:米氏常数的表观值Km增加,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m不变。在非竞争性抑制中,抑制剂、底物都能同时和

6、酶结合形成EIS,但是EIS不能进一步转变为产物,其动力学特征是:Vm降低而Km不变。在反竞争性抑制中,抑制剂必须在酶和底物结合以后才能和酶结合形成EIS,即Ki=,其动力学特征是:Km和Vm都发生了变化6。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原料菜市场购买的新鲜猪肝,由本实验室保存。1.1.2 主要仪器 移液管;量筒;玻璃勺浆器(管);剪刀;离心机(湘仪CenceH2050R)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产品;新华定性滤纸;HH数显恒温水浴锅为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产品;721型分光光度计(UNIC7200SPECTROPHOTOMETER)为国产分光光度计。1.1.3 试剂0.5mol

7、/L醋酸镁溶液:107.25g醋酸镁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0.1mol/L酸钠溶液:8.2g醋酸钠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0.01mol/L醋酸镁-0.0lmol/L醋酸钠溶液:准确吸取20ml0.5mol/L醋酸镁溶100ml0.14mol/L醋酸钠溶液,混合后定容至1000ml;tris-hcl ph8.8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即为0.1mol/LTris溶液.取100ml10.1mol/LTris溶液,加蒸馏水约780mL,再加0.1mol/L醋酸镁溶液100ml,混匀后用1%冰醋酸调ph为8.8,用蒸馏水定容至1

8、000ml;正丁醇、丙酮、95%乙醇;0.04mol/l作用物液:称取10.16g磷酸苯二钠,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加4ml氯仿防腐,贮于棕色瓶子内,置冰箱内保存;0.1mol/l碳酸盐缓冲液(ph10.0):称取无水碳酸钠6.36g及碳酸氢钠3.36g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碱性磷酸酶液:取纯化的碱性磷酸酶5mg,用ph10缓冲液配制成100ml,放置冰箱内保存;0.5mol/lNaOH溶液;100.3%4-氨基安替比林:称取3g4-氨替比林及碳酸氢钠42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放冰箱内保存; 0.5%铁氰化钾:称取10g

9、铁氰化钾及30g硼酸各溶于800ml蒸馏水中,溶解后两液混合加水至2000ml。置棕色瓶中,放冰箱内保存;基质液:称取磷酸苯二钠2H2O6g,4-氨基安替比林3g,分别溶于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中,两液混合并稀释至1000ml,加4ml氯仿防腐,于棕色瓶内,用时与等量的水混合即可;各ph值相应缓冲液,0.5mol/LKH2PO4:称取KH2PO46.8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0.04M磷酸氢二钠:称取磷酸氢二钠14.3g,溶解于0.1MpH10的碳酸缓冲液中,并用此液稀释至1000ml。1.2 方法1.2.1 提取方法分离纯化碱性磷酸酶的操作流程如下(以下操作均在0-4进行)取新鲜猪肝1

10、0g剪碎(0-4)加0.01mol/L醋酸镁-0.0lmol/L醋酸钠60ml,在电动匀浆上匀浆。 肝匀浆体积32.5ml加10ml正丁醇,搅拌3-5分钟后,四层纱布过滤后,离心30min,2500r/min加23.5ml冷丙酮(-10)混匀,冰冻离心2500转5分钟加0.5moL/l醋酸镁20ml,量体积为29ml 滤液23,5ml 上清液(弃去) 沉淀 加96%乙醇12,95ml离心3000转5分钟 悬液 沉淀(弃去) 上清液33.5ml加96%乙醇27.9ml,离心2500转5分钟上清液(弃去) 沉淀0.01mol/L醋酸镁-0.0lmol/L醋酸钠20ml溶解,加96%乙醇9.75ml

11、,离心2500转5分钟沉淀(弃去)加96%乙醇24.5ml,离心2500转5分钟 上清液29.5ml上清液(弃去)加0.5mol/L磷酸镁15ml溶解,总体积17.5ml,加99.5%丙酮16.4ml,离心2500转5分钟 沉淀沉淀(弃去)加丙酮7.65ml至50%,离心4000转10分钟 上清液上清液(弃去) 沉淀:加pH8.8Tris缓冲液10ml,分装保存,1ml1管,在-20下保存10管。1.2.2 Km值测定方法 取大试管7支,按表1分别加入相应试剂,加入酶液,混匀之后立即计时,各管在37水浴中准确保温15分钟后,立即加入0.5molNaOH液1.0ml以终止反应;各管中加入0.3%

12、4-氨基安替比林1.0ml和0.5%铁氰化钾2.0ml,充分混匀,放置10分钟,以0管为对照,在波长510nm下比色,记录各管的吸光度;作图:所测各管的吸光度代表各管中反应速度v,以之为纵轴,以作用物浓度S为横轴,在坐标纸上连接各点作图,以观察曲线的形状。以各管吸光度值的倒数为纵坐标轴,以作用物浓度的倒数为横坐标,作图并求出此酶的Km值。表1 Km值测定曲线制作试剂管号(ml)123456700.04mol/L作用物液0.150.200.250.300.400.600.800pH10磷酸缓冲液0.900.900.900.900.900.900.900.90蒸馏水0.850.800.750.70

13、0.600.400.200混匀37预热5分钟酶液0.10.10.10.10.10.10.10.11.2.3 最适pH及酸碱稳定性实验pH活性曲线的制作 取6支试管,按表2操作,以反应pH值为横坐标,A510为纵坐标绘制pH活性曲线,求出碱性磷酸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最适pH值。表2 pH活性曲线制作管号123450反应pH8910111210相应pH缓冲液各加0.5ml酶液各加0.1ml(0号管酶液在铁氰化钾之后加)/37预热5分钟预热的基质液各加3.0ml37精确保温15min后各加1,0ml碱性溶液终止反应0.5%铁氰化钾各加2.0mlA510酸碱稳定范围的测定 取6支试管,按表3操作,以pH

14、为横坐标,A510为纵坐标,绘制酸碱稳定曲线,并分析碱性磷酸酶的酸碱稳定范围。表3 酸碱稳定范围曲线的制作管号123450处理pH8910111210相应pH缓冲液各加0.1ml酶液各加0.1ml37保温处理1h0.1MPH10碳酸盐缓冲液各加0.5ml预热的基质液各加3.0ml(0号管基质液在铁氰化钾之后加)0.5%铁氰化钾各加0.2mlA5101.2.4 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实验温度活性曲线的制作 取4支试管,按表4操作,以反应温度为横坐标,A510为纵坐标,绘制温度活性曲线图,求出碱性磷酸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最适温度。表4 温度活性曲线制作管号1230反应温度()25378037稀释酶液各加

15、0.1ml(0号管在铁氰化钾之后加)预热复合基质液各加3.0ml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精确反应15min,各加1.0ml碱性溶液终止反应各加0.5%铁氰化钾2.0ml,静置10minA510热稳定性测定 取4支试管,按表5操作,在上述相应温度的恒温水浴锅内放置相应时间后取出,立即以流动水冷却并置于37恒温水浴锅中预热2分钟,以处理温度为横坐标,A510为纵坐标,绘制处理时间为15min的热稳定曲线,并分析在本实验条件下碱性磷酸酶的热稳定范围。表5 热稳定范围曲线制作管号1230热处理温度()25378025热处理时间(分)各15酶液(ml)各加0.1ml(0号管在铁氰化钾之后加)37预热的复合基质各

16、加3.0ml37精确反应15min后各加1,0ml碱性溶液终止反应0.5%铁氰化钾各加0.2mlA5101.2.5 抑制剂类型鉴别 取5支试管,按表6操作,以反应速度倒数1/V或1/ A510为纵坐标,以底物浓度倒数1/S为横坐标,作图,观察直线在纵轴和横轴上的交点位置并计算其K值,与未加抑制时的Km值比较。说明该抑制剂属于何种类型。表6 抑制剂类型曲线制作管号1234040mmol./L底物浓度0.100.150.200.300碳酸盐缓冲液0.90.90.90.90.9蒸馏水0.800.750.700.600.900.25MKH2PO40.10.10.10.10.1混匀,37预热5min酶液

17、0.10.10.10.10.1最终底物浓度(mmol/L)0.10.10.10.10.1按顺序各加1.0ml碱性溶液,1ml4-氨基安替比林,2ml铁氰化钾A5102. 结果与分析2.1 Km值的测定表7 Km值测定实验各管光吸收值管号123456700.04mol/L作用物液0.150.200.250.300.400.600.800光吸收值0.4120.4590.5350.5450.4440.4590.7010图1 Km测定图由图1可知,Km值测定曲线y=3.747 x+1.188,计算出Km值等于3.154mmol/L2.2 最适pH及酸碱稳定性实验2.2.1 pH-活性曲线测定表8 pH

18、活性曲线制作管号123450反应pH8910111210A5100.0070.0110.0380.03600图2 pH-活性曲线由上述数据和图2可知,碱性磷酸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的最适pH值为102.2.2 酸碱稳定范围的测定表9 酸碱稳定范围曲线的制作管号123450处理pH8910111210A5100.1670.1710.1310.01900图3酸碱稳定范围曲线由上述数据和图3可知,碱性磷酸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酸碱稳定范围为pH值8-9,在pH值为9时最为稳定。在高PH下酶的活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曲线呈下降趋势。2.3 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实验2.3.1 温度活性曲线表10 温度活性曲线制作管号

19、1230反应温度25378037A5100.1710.2120.0340图4 温度-活性曲线由上述数据与图4可知,碱性磷酸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最适温度为37,温度为80高温时,酶部分失活,曲线下降。2.3.2 热稳定性测定表11 热稳定范围曲线制作管号1230热处理温度25378025A5100.2140.20300图5 热稳定范围曲线由上述表中数据与图5可知,碱性磷酸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热稳定范围为25-37之间,在37时最为稳定,酶活最高,在高温情况下酶不稳定,部分失活,曲线快速下降。2.4 抑制剂类型鉴别表12抑制剂类型曲线制作管号123450最终底物浓度2468160A5100.2530.

20、2870.4030.4940.3960图6 抑制剂类型曲线由图6可知,抑制剂Km值测定曲线y=4.111x+1.985,计算Km值等,2.071mmol/L,与未加抑制剂时的Km值相比较,表明该抑制剂属于反竞争性抑制。3. 结论与讨论3.1 结论通过本实验,可知碱性磷酸酶在本次的实验条件下Km值为3.154,最适pH值为10,在本实验条件下的酸碱稳定范围为pH值8-9,在pH值为9时最为稳定。在高PH下酶的活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碱性磷酸酶的最适温度为37,温度为80高温时,酶失活,酶活下降直至0,碱性磷酸酶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热稳定范围为25-37之间,在37时最为稳定,酶活最高,在低于最适温度时,酶活很低,随温度的升高酶活随之上升,直到最适温度达到最大,在高温情况下酶不稳定,部分失活,曲线快速下降。此次实验采用的抑制剂类型属于反竞争性抑制。3.2 讨论 此次试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室原则与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纯化后的碱性磷酸酶浓度很高,在后面测定酶学性质过程没有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导致第一次测出来的吸光度较大,不能很好地处理数据,但是经过有效地稀释跟重复试验后得到了期望的结果,尽管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但是仍然有不准确的数据出现,出现了误差,导致做出来的图线性关系不是较好,在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