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构成及其培育_第1页
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构成及其培育_第2页
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构成及其培育_第3页
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构成及其培育_第4页
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构成及其培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构成及其培育向雪莲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摘要:由于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渐凸显,地理学科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也迫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我们的公民必须要接受高水准的地理教育,提高地理素养,以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地理素养是个体的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也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地理素养的内涵和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组成部分。从地理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它具备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基

2、本特点。因此新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和实施课程标准的核心任务,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关键词:地理素养,新课标,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高中地理,地理素养培育Geographic knowledge of the composi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cultivationXiangXuelian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 ChinaAbstract:as the global population

3、,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Geography Subject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reveals a huge advantage, Also forces us to reexamine the basis of the value of geographic education,Our citizens have to accept the high level of geographical education, Improve geographic lite

4、racy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Geographic literacy is an individual accomplishment, a temperament, but also an essential quality of modern citizens,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literacy. Geographic knowledge of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at signifi

5、cance. Geographic literacy is through the geography learners develop learning more stable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including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 literacy,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literacy and geography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echnological literacy. Geographic knowledge from the

6、content can be seen, and it has an integrated, space, dynamics, life, realit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features. So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will improve the geographic literacy of students as one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re tasks, reflect

7、s the basic spirit of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Keywords:Geographic Literacy ,Curriculum,Geographical science literacy,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literacy, High school geography, Geographic literacy training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新一轮地理课程把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因此认识和准确把握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构成与特质,并加以培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

8、要的意义。1 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组成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学习态度等;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图一:地理素养的构成(Figure 1: The composition of geographic literacy)从图中可以反映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地理素养

9、的构成要素(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结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4)地理素养构成要素论其重要性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之中,它们在构筑地理素养过程中的职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2、高中生应具备的地理素养 2.1地理科学素养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

10、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它不仅包括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也蕴涵有区域比较、区域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还包含了地理学家在探索地球表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地理科学素养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了公众科学素养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学科的个性特征。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未来社会的需求,高中生应具备的地理科学素养应有以下几个五方面: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2.1.1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养成地理科学能

11、力、地理科学方法和地理科学品质的载体。地理科学知识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总的来说,对于高中学生应该弄清楚的是“在哪里?怎么样?为什么在那?怎么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怎样来利用?”几个方面。例如学习台风,应该从产生的海域,台风的特征,台风的形成,台风的影响,台风灾害的预防,这几个方面来学习。2.1.2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地理科学能力既应该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应该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高中生应具备的有以下

12、几个方面的能力:(1)空间定位能力;(2)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3)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5)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2.1.3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地理科学对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学对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地理科学思想方法是其核心。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基础。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

13、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2.1.4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品质包括地理科学精神、地理科学态度以及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情感和动机等。地理科学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学研究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的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高中生应当在学习中逐步做到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学的职业道德等。2.1.5地理科学意识地理科学意识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地理科学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高中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

14、、社会的相互关系等内容。2.2地理人文素养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人文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 2.3地理技术素养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术素养的专业性很强,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要求的广度与深度应有

15、所不同。对于高中生,需要具备的是了解地理技术知识,形成地理技术观点。地理技术知识是地理技术素养的基础,也是养成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地理学在工程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拓宽地理学应用领域的同时,也给中学地理素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地理技术知识主要包括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景观生态设计;不同区域尺度多维要素的规划技术;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技术;地理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等。3.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

16、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归纳起来,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根据地理素养的构成和特质,结合高中生的知识构成和心理特点,对于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提出如下的建议:3.1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3.11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的精神支柱,具体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高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趋于稳定的,他们的兴趣程度反映出对地理学科价值的认识,也会受到向往职业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地理学习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地理学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将一些重

17、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引入地理课程,例如:当今的国际形势,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发展的方向,全球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还有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类的未来和历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其相关的地理原理,以学生为主体,逐步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地理学习动机的起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促使学生学习地理,才谈的上去培养地理素养。3.1.2更新地理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到地理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地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现代地理学科的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不断学习和总结创造性教学理论,多开展校本研究,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品。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开创探究创

18、新之路。在传统地理教学的基础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设备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将CAI,Internet教学引入课堂,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地理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设疑推进法,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课外组织野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人文地理素养。3.1.3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人类是生活在地理环境中,地理环境的性质及其时空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总是息息相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是形象,而又让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将枯燥的理论知识

19、以鲜活的生活事例表现出来。增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建立地理课程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体会到地理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认识到地理对未来发展的作用,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品质的素养。3.1.4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深层次的去理解地理的实用价值。易经.系辞中曾说过“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地理知识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野外调查中获得数据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最后形成地理知识。高中地理的学习,以书本为中心,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获取还可以是从周围的社会环境,小到社区,大到整个世界。另一方面,各种地理知识原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动脑动手的操

20、作,将原理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勇于探索,进行教材、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和探索,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高中地理课程和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将课本所学用到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处理 。3.2地理人文素养的培养3.2.1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拓展视野。地理叫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21世纪,我们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全球性问题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在地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全

21、球视野的培养,提升地理人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到当今社会热点去理解。3.2.2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多从地理视角来思考分析问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怎样学。”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学科,注重的不光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会这门学科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地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有其独特的视角,注重事物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联系和差异。培养地理科学技术素养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视角和地理思维去运用和理解审视自然现象,和社会实际问题,同时,有意识的将所学知识于

22、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提高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3.3地理技术素养的培养3.3.1注重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地理学是以地球标称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科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地理使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也关系到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地理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经济、人口、历史等学科,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综合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地理同样具有较强的学科渗透性,政治,经济,人口,环境等都可以纳入地理学科进行研究。

23、因此高中地理,应注重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知识整合能力和学科渗透能力,培养学生视野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地理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教学必然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处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也是刻不容缓的。在处理分析资料的同时,扩大视野,正确的审视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运用地理思维思考解决办法,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改变传统的地理测评模式,促进知识,技能,情感的全变协调发展。传统的地理评价过多侧重于知识的掌握,重视学习的结果,却忽视了地理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考核模式,导致了老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僵化,一味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的培养;

24、学生生硬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枯燥的知识记忆,磨灭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的地位也渐渐下降。改变传统的教学测评机制和教学方式,建立起包括知识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三维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建议中学地理的考核方式,和测评机制进行改革,将传统的书面考试中添加野外考察和社会实践的环节,把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包括进去,考试的方式应该多样化,在不发达地区,因为条件有限不只能闭卷考试,也应该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从而引导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地理素养是一个集成概念,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地理素养的养成要综合考虑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参考文献1 冯惠琴. 浅谈提高初中生地理素养的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7):1722 莫凯麟.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02):0143 张丽英.陈芳.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编制策略体现“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理念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5):0164 朱明祥. 试论以案例教学抓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