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耐药菌中药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抗耐药菌中药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抗耐药菌中药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一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0年第3期摘要:利用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抗耐药菌中药的活性成分以及中药抗耐药茵机制的研究做一 综述 。以期 为临床用药以及新的中药耐药抑制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提示我们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耐药细菌 的感染常使经验性治疗难以奏效,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人们试图寻找耐药抑制剂,来克服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为此,国外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耐药性抑制剂,如利血平、氰氯苯腙和 2,4一二硝基酚(DNP)等,这些药物虽然对耐药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秦睿玲 徐占云 李春红 冯霄蓐 零巍羼中图分类号:$85374 文献标识码:A12 黄酮类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如桑属、蜡菊属、刺桐属和菊科植物等都含有抗耐药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金光蜡菊的主要成分黄酮醇类高良姜黄素,刺桐属的刺桐,从苦参中分离得到的苦参酮,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活性萃取部位得到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金圣草醇和猫眼草黄素,广西藤茶中提取到的黄酮类单但它们本身的毒性也较大。因此,研究低毒、有效的 体化合物等,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耐药性抑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前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药源广泛、价格低廉,不易产生耐药性,还可以提高机体

3、的免疫力。所以由抗生素应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使国内外医药界把注意力转向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充分发挥我国中草药资源优势,寻找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中草药成分以解决目前出现的令人棘手的耐药菌感染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抗耐药菌中药的活性成分传统中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故如何提取分离并筛选出具有抗耐药菌作用的中草药成分至关重要。近几年来,经过大量学者的研究,基本确定具有抗耐药茵中药的活性成分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多酚类和萜类等。11 生物碱类黄连素为生物碱类的代表,中药黄连和黄檗的主要成分即为黄连素。Yu等研究了黄连和黄檗抗菌作用,结果发现黄连素对所测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4、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 32128mgL,对 MRSA 90抑制 的浓度大约是 64mgL,在平皿稀释实验中,黄连素显著降低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的 MIC,黄连素和氨苄西林产生累加效应,而与苯唑西林产生协同效应。黄连素在 150msL浓度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降低 MRSA黏附及细胞内入侵能力。这些结果表明黄连素可能有抗菌活性及恢复 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的能力,抑制 MRSA黏附及对人齿龈成纤维细胞的侵入。用。13 多酚类中草药贯叶连翘、绿茶等植物中含有抗耐药菌的多酚类成分。贯叶金丝桃素是贯叶连翘植物的特征成分,贯叶金丝桃素及其衍生物对 MRSA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为

5、 10mgL。 日本绿茶水提物的主要成分是多酚类化合物,这些多酚类化合物存在时苯唑西林 MIC由256512mgL下降至 14mgL。Shiota等从熊莓和狗蔷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多酚类化合物鞣料云实素和特里马素,能显著降低 B一内酰胺类抗 MRSA的 MIC。14 萜类已发现大量具有抗菌、杀菌活性的萜类成分,其中三萜类化合物较多,而且从柴胡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活性单体 3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该发现可以为联合用药提供依据。2 中药抗耐药菌的机理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研究早见于上世纪 8O年代刘文富等报道,耐药菌对植物中提取的抗菌物质敏感。现在研究发现对耐药菌具有消除作用的中药单

6、味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连、黄柏、马齿苋、鱼腥草、蒲公英、乌梅、柴胡、黄芩和射干等清热解毒药和清热燥湿药,是目前用于消除耐药性最多的中药。中药复方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力,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来实现的,其中也包括中药对细菌的增敏作用,即某些中药对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中药的消除耐药质粒作用和中药有效成分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作用。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0年第 3期一 3一(河北北方学院动物医学系 河北张家口 075131)文章编号:10083847(2010)0300020321 中药消除耐药质粒通过 R 质粒传递产生的耐药性在

7、自然界发生的耐药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最为常见。质粒消除后细菌的耐药性也随之丧失。怎样消除 R质粒,使耐药菌株恢复敏感性,对于治疗临床耐药菌的感染及控制耐药性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 以从天然、毒副作用小的中草药中筛选耐药质粒消除剂是近几年来我国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药的质粒消除研究始于 20世纪 8O年代,1985年陈小英报道用大黄素消除金黄色葡菌球菌的耐药质粒,此后陆续有相关研究报道。中药对耐药 质粒(R质粒)的消除具有以下特点。211 耐药性的消除与中药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中药的质粒消除多用单方,复方较少。从 目前的试验来看,复方消除率要高于单方消除率。单味中药多表现为单

8、一耐药性的丢失,中药复方则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的丢失,可能是使用性能、功效相似的同类药物组成复方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如黄芩对大肠杆菌 R质粒的体外消除率只有242,但黄芩与黄连合用后,其对大肠杆菌 R 质粒的消除率即可达 2237 2614。214 中药提取工艺影响消除作用中药化学成分多种多样,每一种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因此同种中药不同提取工艺提取的不同化学成分对细菌质粒的消除作用影响也不同。鞠洪涛等用中草药艾叶的乙醇提取物和蒸馏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庆大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进行了消除试验,结果表明,艾叶乙醇提取物的消除率最高可达 694,艾 叶挥发油的消除率为 1667。中药消除质粒的

9、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消除率还很低,因为抗菌与质粒消除的机制是不相同的,中药抗菌能力的强弱与其对细菌质粒消除率的大小松萝酸对 sa耐 药质粒有消除作用,作用 24h 之问是否存在相关性还不清楚,因此消除剂的选择其消除率为 52,延长作用时间至 48h,消除率可 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要从根本上提高中药的消除率,达 146。鹅不食草水煎剂对绿脓杆菌体外作用24h、48h、72h,其 R质粒消除率分别为 07、47、463。而且随着中药作用时间的延长,消除子由单一耐药性丢失向两种或多种耐药性丢失过渡。212 中药对耐药质粒体内消除率多高于体外单味中药体内对质粒的消除作用明显强于体外的消除作用,且中药体外

10、作用表现为单一耐药性的丢失,体内作用却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的丢失,可能是在体内细菌不仅受到药物的作用,同时受到机体的内环境,特别是免疫因素的影响。如马齿苋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 R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齿苋体内消除作用强于体外,消除 R 质粒最佳时间为 72h。中药五倍子提取 液对铜绿假单胞菌 R质粒的消除作用研究发现体外药物作用 24h、48h、72h,R 质粒消除率分别为 0、102、34,SDS在于深入研究中药消除质粒的机制以及中药配伍的使用。22 中药抑制 B一内酰胺酶的作用p一内酰胺酶是一种能将 p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分解成无抑菌活性产物的酶,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黄通旺等应用分光光度

11、法测定石芽茶、大蒜、黄柏和谷精籽的提取液对 8一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王月玲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素与头孢他啶联用对产 ESBLs大肠埃希菌 B一内酰胺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及对质粒有消除作用。23 中药抑制耐药菌抗生素主动外排泵外排泵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研究发现,许多细菌可以通过外排泵系统将进入胞内的抗菌药物泵出胞外,从而使菌体内药物浓度降低而导致耐药。5-MHC分离 自植物十大功劳的叶子,在干叶中的含量为 005 01。Stermitz等研对照组分别为 0、08、16;体内药物作用 24h、 究了 5-MHC与小蘖碱 、巴马亭碱、诺氟沙星、溴化48h、72h,R 质粒消除率分别为 0、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