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的定标[共4页]_第1页
热电偶的定标[共4页]_第2页
热电偶的定标[共4页]_第3页
热电偶的定标[共4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电偶的定标【实验目的】1. 加深对温差电现象的理解;2. 了解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热电偶定标基本方法;【实验仪器】 铜康铜热电偶、YJ-RZ-4A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仪、保温杯。【实验原理】 1.温差电效应 在物理测量中,经常将非电学量如温度、时间、长度等转换为电学量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叫做非电量的电测法。其优点是不仅使测量方便、迅速,而且可提高测量精密度。温差电偶是利用温差电效应制作的测温元件,在温度测量与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是研究一给定温差电偶得温差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如果用A、B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一闭合电路,并使两接点处于不同温度,如图1所示,则电路中将产生温

2、差电动势,并且有温差电流流过,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电效应。 图1 2.热电偶两种不同金属串接在一起,其两端可以和仪器相连进行测温(图2)的元件称为温差电 图2偶,也叫热电偶。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二接头温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在较小温差范围内可以近似认为温差电动势E与温度差(t-t)成正比,即 E=c(t-t) (1)式中t为热端的温度,t为冷端的温度,c称为温差系数(或称温差电偶常量)单位为 V,它表示二接点的温度相差1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其大小取决于组成温差电偶材料的性质,即 C=(k/e)ln(n/n) (2)式中k为玻耳兹曼常量,e为电子电量,n和n为两种金属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目。

3、如图3所示,温差电偶与测量仪器有两种连接方式:(a)金属B的两端分别和金属A焊接,测量仪器M插入A线中间; (b)A、B的一端焊接,另一端和测量仪器连接。 图3 在使用温差电偶时,总要将温差电偶接入电势差计或数字电压表,这样除了构成温差电偶的两种金属外,必将有第三种金属接入温差电偶电路中,理论上可以证明,在A、B两种金属之间插入任何一种金属C,只要维持它和A、B的联接点在同一个温度,这个闭合电路中的温差电动势总是和只由A、B两种金属组成的温差电偶中的温差电动势一样。 温差电偶的测温范围可以从4.2K(-268.95)的深低温直至2800的高温。必须注意,不同的温差电偶所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各不相同

4、。3热电偶的定标 热电偶定标的方法有两种。(1)比较法:即用被校热电偶与一标准组成的热偶去测同一温度,测得一组数据,其中被校热电偶测得的热电势即由标准热电偶所测的热电势所测的热电势所校准,在被校热电偶的使用范围内改变不同的温度、进行逐点校准,就可得到被校热电偶的一条校准曲线。(2)固定点法:这是利用几种合适的纯物质在一定气压下(一般是标准大气压),将这些纯物质的沸点和熔点温度作为已知温度,测出热电偶在这些温度下的对应的电动势,从而得到热电势,从而得到热电势-温度关系曲线,这就是所求的校准曲线。本实验采用固定点法对热电偶进行定标。定标时把冷端浸入冰水共存的保温杯中,如图4所示。热端插入恒温加热器

5、中,恒温加热器可恒温在40120之间。用数字多用表测定出对应点的温差电动势。以电动势为纵轴,以热端温度t(50、60、70、80、90、100)为横轴。标出以上各点,连成直线。如图4所示,即为热电偶的定标曲线。有了定标曲线,就可以利用该热电偶测温度了。这时,仍将冷端保持在原来的温度(t=0),将热端插入待测物中,测出此时的温差电动势,再由-T图线,查出待测温度。【实验内容和步骤】 1.测温差电动势 将“温度选择”开关置于“设定温度”,调节“设定温度初选”和“设定温度细选”,选择恒温加热器中所需的温度(如50)按下“加热开关”开始加热,将热电偶端置于恒温腔中,将热电偶冷端置于保温杯的冰水混合物中,用数字多用表测量出所设定温度时的温差电动势。0510t/mV图 2.热电偶定标 如步骤1,设定恒温加热器的温度为60、70、80、90、100,热电偶冷端不变,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温差电动势,作出热电偶的-T定标曲线。 3.利用热电偶测温 仍将冷端置于保温杯中,将热端插入待测物中,测出此时的温差电动势,再由-T定标曲线,查出戴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