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1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2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3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4页
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高考实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既定目标-2008年广东物理高考试卷点评广东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成熟和推广阶段,如何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来引领今后新课程改革进程?如何把广东的新课改成果推向全国?对此“2008年高考物理广东卷”交出了一份高质量,令人信服的满意答卷。在今年的物理卷中必考内容知识覆盖率达81.4%,整卷涉及知识面广,分布合理,几乎涵盖了高中物理学的全部主干知识。试卷从试题立意、试题素材、情景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设计等角度来实现能力立意,在全面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部分试题思维力度强。2008年新的高考试卷全面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实现了对三维目标考查的量化和对主干知识的全面考查,体现了传统教育优势与新课程改革创新理念的互补和包容,落实了“以能力测试为主”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新的高考物理卷在继承2007年优势的基础上,其命题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2008年的广东高考物理卷”必将成为新课程和高考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考生面对考题时有一种亲切感,解题过程有如行云流水,顺畅自如的物理学探究过程,也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次感和经历高考后的成就感。一、试题都充分落实“以能力测试为主”的高考命题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物理科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中指出:“高考命题将以

3、能力测试为主。”考试大纲还对高考考查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行了详细解读。高考命题对能力的重视程度跃然纸上。高考对能力测试的重视在新课改地区近两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广东高考命题中,对能力测试的重视不但落实到命题之中,还在高考试卷参考答案中的“解析”中进行了明确的说明,直接指出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这种对能力考查的重视在解答过程中的体现是在警示后来者,请一定要重视对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近两年高考试题的解答中做了明确说明,这种说明提示同学们在高考一轮的复习时,每遇到一道题首先要思考的是本题

4、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对能力有什么要求。解完此题后反思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体会。这些对今后解题有哪些帮助。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会使同学们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更加活跃,对物理会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对能力的考查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句理论上成立,现实考试中难以落实的虚拟问题,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命题在对能力考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就是说不参加新课程改革或者以绝对“传统”的理念进行学习,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把新课改理念渗透到学习之中,那很难应付被注入了课改元素的新高考命题,对课改地区的高考题会感到非常不适应,也很难拿到高分。【例1】(2008年广东物理19)如图(a)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AB区域内存在

5、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E随时间变化如图b所示,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2静止在O点,t=0时,带电的小球P1以速度v0从A点进入AB区域,随后与P2发生正碰后反弹,反弹速度大小是碰前的2/3倍,P1的质量为m1,带电量为q,P2的质量为m2=5m1,A、O间的距为L0,O、B间距为 。已知。(1) 求碰后小球P1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及所需时间。(2) 讨论两球能否在OB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学位移公式、匀速运动知识、静电学知识,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等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读图能力、对图象中信息的提取能力。考查对物理过程准确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和

6、逻辑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解法略)。【答案】(1) ;(2)见解析。能。【点评】本题属高考中双压轴题之一,在对考生能力考查方面进行了分层,解题的关键是分清小球的运动过程和相互作用过程,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其主要过程有:小球P1在电场强度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P1和P2相互作用,动量守恒;小球P1碰后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小球P2向右做匀速运动;小球P1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直到追上小球P2;两小球再次发生碰撞。本题通过文字、图形和图象同时向考生提供信息,在物理情景叙述方面语言简练、物理过程清晰,对考生正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

7、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卷的第二题也是双压轴题之一,在解题过程中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分层。这种双压轴题的最大好是压轴题中层生也能解答出部分问题,使高考命题更具人性化。对于物理解题能力并不强或缺少自信心的考生是一种激励,他们能在压轴题特别是最后一题拿到分数,对其终生成长都是一种鼓舞。二、 用考试说明指导命题,传统与课改相映成趣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改革,其宗旨都是为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和建设培养一代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和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同传统优秀的教育方式有关,这些传统的、民族的精华永远不能丢,同时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惧进,新课程改革与传统的物理

8、教学并没有矛盾,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变革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吸取先进的经验,在一种相互包容和互助中得到提高。2008年高考广东物理命题实现了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的完美结合,考生在解答整套试卷过程中像是在重新进入了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伴随着一个个熟悉和生动的物理情景对高中的物理知识来了一次全面回顾,这种回顾是在一种轻松而紧张的高考环境下进行,大部分考生都像是经历了一场有趣的探险,尽管有难题,但还是能一路走过来,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就是考生在答卷过程中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例2】(2008年广东物理18题)如图(a)所示,水平放

9、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0.3m.,导轨左端连接R=0.6的电阻,区域abcd内存在垂直于导轨B=0.6T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宽D=0.2m。细金属棒A1和A2用长2D=0.4m的轻杆连接,放置在导轨平面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金属棒在导轨间的电阻均为r=0.3,导轨电阻不计。使金属棒以恒定的速度 v=1.0m/s沿导轨向右穿越磁场。计算从金属棒A1进入磁场(t=0)到A2离开磁场的时间 内,不同时间段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并在图(b)中画出。【解析】本题考查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把物理规律用数学图象进行描述的能力。(具体解法略

10、)【答案】在时间内、时间内,通过电阻的电流都是0.12A,方向向下,在 时间内,通过电阻的电流为零。如图所示。【点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性质等知识点都是传统高考命题的热点,本题所涉及的物理模型考生并不陌生,只是两杆之间用一个轻质绝缘的棒连接,这类题型我们在各种备考资料和高考模题中都有看到它的影子,此题让我们感觉到高考题很亲切,使物理走出了新、奇、特、难的怪圈,达到了考查能力提高平均分,增强考生自信心的目的。三、通过科技与生活、实物图和图象的命题考查获取信息能力今年高考各科题目确实注重了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突出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各学科试题素材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

11、际,目的是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反映现实生活气息。2008年广东高考命题在涉及物理情景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一大批取材于现实生活,又同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情景成为命题的主要内容。命题者通过这些命题告诫考生和未来的备考者,物理学来源于实践和实验,学习物理就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如何解决,这张物理试卷做出了精彩的答案。如本卷中第3题的跳伞运动、第4题的回旋加速器、第5题的小型交流发电机、第10题的自行车行驶、第11题的打网球、第12题的“嫦娥一号奔月”、第14题的墨水扩散、海中航船、第15题的热敏传感器、第17题的“节能减排”、“飞椅”游乐等。今年的试卷具体在对物理规律、过程和状态

12、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合适的图像、图线表示出来,要求考生会用图像、图线来处理物理问题。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电路图、图象、图表提供解题信息,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如第4题的加速器;第5题的e-t图象;第7题的电路图;第8题的电场线与带电粒子轨迹图;第9题云室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第10题的自行车的v-t图象;第12题“嫦娥一号奔月”轨迹图;第13、15、16、17(1)、18、19、20题的实物图、图象和图表等,如此大量的通过实物图、图象和图表提供信息的命题出现在广东、在全国高考史上还是第一次,考生在完成这些命题时深深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平时备考时那种对物理学烦燥的感觉被这些取材于现实的情况

13、一扫而光,高考物理让学生感觉兴趣盎然,解答问题变成一种愉快的学习过程。高考命题的这一改革也同世界物理命题有了相似之处,我们关注到国外的一些物理教材的习题都有一个完整的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物理情景,这给人一种亲切感,很少用某一的语法,防止出现学生认为这些题都是教师编制的想法出现。【例3】(2008广东物理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验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 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 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D

14、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能力。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的斜率为加速度,在时刻,虚线的斜率比实线的斜率小,选项A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速度轴、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为位移,在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面积大于由实线计算出的面积,故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选项B正确、C错误;在时间内,速度不变,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答案】BD【点评】由于在高中阶段经常研究匀变速运动,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汽车的启动,飞机的加速、各类物体直线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我们的物理学习已经远离了物体真正的运动模型。本题则另辟佳境,通过某人骑自行车这一

15、情景,真实记录了其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还运动的本来面目,这正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物理的内涵。本题还通过图象考查了同学们对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概念的理解。此题通过这样一个取材再也平凡不过的生活背景落实了新课改理念,考查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实现了新课改与传统物理的完美结合。【例4】2008广东17(1)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放置不常用的物品和探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2000N和1950N,请计算该方法使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

16、多少?题0t【解析】本题考查对功率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解法略)【答案】W。【点评】随着美元的贬值、中东局势的动荡、伊朗核问题和世界原油供需矛盾的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能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题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几种简单易行的“节能减排”方案,把课程标准中对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高考命题之中,其对价值观的量化考查对考生的教育是深远的,也能创造出巨大但又无法计算的“节能减排”价值。四、实验探究题在落实新课改理念和回归教材上有重大突破 今年的物理实验重点考查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原理和方法。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理解程度,涉及到许多具体操作细节,学生只有认真

17、做过实验,且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积累,才能正确作答。实验题是近年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也是引起学生考试焦虑现象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实验探究让学生倍感头痛。2008年的广东物理高考试卷的实验与探究题取材于教材,深入落实考试说明理念,其命题让考生倍感亲切,其命题把实验与探究的诸多元素渗透到试题和解答过程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与探究题不再只是实验题中内容,实验与其它题型的界线也被打破,如第10题就是典型的实验探究问题,但出现在选择题之中,第13题(1)的分子张力实验取材于粤教选修3-3第12页的“实践与拓展”内容,而第13题(2)取才于粤教选修3-3第8页的“讨论与交流”内容,这些命题都注重课

18、改精神的落实,回归教材的重要性。【例4】(2008广东物理15)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实物上连线。(2)实验的主要步骤: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流车出的电流值;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_,_,断开开关。重复第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3)实验小组算得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右图中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_+_

19、t()(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本题考查对实验过程的理解能力、运用函数图象写出物理规律的能力。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具体解法略)【答案】(1)实物连接如图所示;(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记录电压表读数(3)热敏电阻的关系式为【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原理和方法。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理解程度,涉及到许多具体操作细节,学生只有认真做过实验,且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积累,才能正确作答。本题属经典的探究性实验题,考查的是考试说明中“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内容,其物理情景是由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第二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第72页“实验与探究”及第

20、73页的“讨论与交流”内容改编而来。命题者想通过这一命题告诫未来的考生,高三复习中的“回归教材”的重大意义,防止出现嘴上说回归,却不付诸行动的现象出现。本题对实验探究的考查是全面的的,包括设计实验(画实物连接图)、了解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图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全过程,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试题在高考中较少出现,也是创新和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掌握的方法,本题中的建模思想(数学模型)对未来高中物理学习和备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五、物理学史融入对主干知识理解和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之中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物理学发展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物理学史成为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伴随着学习的同

21、步走进教材和课堂,也走进了高考。近年广东高考对物理学史的考查成为命题的一大特色,其命题开始是通过一些重大物理学发展事件考查考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2007年这一考查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其中第十五题通过汤姆生核子比实验来考查相关的知识,对物理学史的考查走出了选择题和简单问题的形式,涉及到了物理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汤姆生发现电子)。2008年广东高考物理卷已经不再简单的把考查物理学史问题单独列出来,通过伽利略斜面等方法的再现把物理学发展的原始内容展现在考查面前并就相关知识进行探讨。这充分落实了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理念。这一看似命题形式简单的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命题课程标准中提出三维目

22、标中情感与价值观的考查内容通过量化的形式渗透到高考之中,把实验与探究的方法和手段及思维模式通过命题展示在考生面前。【例5】(2008广东物理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正确结论有()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项端滚到底部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本题通过物理学史的再现考查对匀变速运动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具体解析略)。【答案】B【点评】本题通过伽利略斜面这一重大物理实验的命题说明了实验观查、逻辑推理的重要性。高考对能力的要求2007年是在第二卷的解析中出现的,今年在高考命题的第一题就谈到实验与观察和逻辑推理问题,这就充分落实了高考对能力的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巧妙的安插到命题之中,让考生对理想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