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1页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2页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3页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4页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杭州市儿童医院 李光乾,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概 述,急性弛缓性瘫痪,又称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是急性起病,肌力下降、肌张力减低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AFP可见于不同病因和多种疾病 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仍是AFP重要病因之一,3,概 述,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14种疾病:,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 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神经根炎 5.神经丛炎 6.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 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 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7.单神经炎,8. 外伤性

2、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9. 肉毒中毒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周期性麻痹 13.单瘫、截瘫和四肢瘫(原 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4,5,脊髓灰质炎,6,格林-巴利综合征,7,概 述,格林-巴利综合征(Cuillain-Barre syndrome,GBS), 也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属于周围神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已成为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引起小儿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最常见原因,8,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该病病程自限、绝大多数的病人均可以完全康复 1.7%15%的病人在疾病进展

3、期可因为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约10%15%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9,病理变化与分型,GBS被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IDP):为经典型GBS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病变仅累及运动神经纤维 急性运动感觉轴索型神经病(AMSAN):病变同时波及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 Miller-Fisher综合征:为GBS的特殊亚型,主要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三联征,10,病理变化与分型,病理改变 运动和感觉神经元纤维同时受累,以周围神经元纤维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征,伴显著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轴索相对完整 病程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轴索Wallerian样变性,髓鞘相对

4、完整,后期可能继发性髓鞘脱失 病理改变类似AMAN,但病变同时波及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病变大多类似AIDP,四肢周围神经和脑神经和电生理呈现脱髓鞘改变,11,临床表现,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是GBS最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进行性、弛缓性,两侧基本对称的肢体瘫痪 瘫痪:下肢远端,远端麻痹重于近端;表现:双下肢无力,呈上行性发展,逐渐累及上肢和脑神经;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 肢体瘫痪:对称性,两侧肢体肌力检查不超过1级 80%在2周内肢体瘫痪达到高峰,进行性加重不超过4周,12,临床表现,运动障碍 重症:出现后组脑神经麻痹,表现为进食呛咳、声音低哑、吞咽困难、口腔唾液积累等 呼吸肌麻痹:

5、发生率约20%,多表现为声音低微、咳嗽无力、不同程度的周围性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是GBS患儿主要的死亡原因,13,临床表现,感觉障碍 与运动障碍相比,GBS患儿感觉障碍症状相对轻微 表现:神经根痛和感觉迟钝或过敏,很少有感觉缺失。神经根痛在临床较为常见,患儿常出现背部、臀部和下肢的疼痛。神经根痛主要与炎症导致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水肿,肿胀的神经根在出入椎间孔时受压有关,14,临床表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上常出现:面色潮红、出汗(误认为患儿发热) 可有血压不稳、窦性心动过速、心律紊乱等心血管功能障碍的表现 部分患儿在病程早期可出现不超过1224h的一过性括约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便失禁

6、少见),15,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 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脑脊液中反映脱髓鞘改变的蛋白含量高,而细胞计数和其他均正常) 此“蛋白-细胞分离”的改变见于80%90%的GBS病人,在病程1周后逐渐明显,第2、3周达高峰,16,实验室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辅助诊断GBS的敏感指标 90%病例在起病1周内表现出神经传导功能异常,17,GBS诊断标准,GBS的临床表现 进行性、对称性肢体瘫痪 起病1周内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病程进展不超过4周 四肢感觉障碍,18,GBS诊断标准,支持GBS诊断的实验室检查及电生理诊断标准 起病3周内,脑脊液中蛋白高于0.45g/

7、L 至少两侧肢体异常神经电生理特点 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于年龄正常下限的80%) 传导阻滞或暂时性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弥散 远端潜伏期延长 F波异常(缺失、弥散) 轴索病变特点:CMAP波幅缺失;或者感觉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度小于年龄正常下限的80%,19,排除GBS诊断的特征,持续性、非对称性肢体瘫痪 有明显的或可感知的感觉平面 明显的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肠道功能紊乱 脑脊液中单核细胞数目大于50/ml,20,治 疗,GBS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 部分患儿在进展期存在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的危险,21,治 疗,加强监护、防止死亡 评分3分或3分但病情还在进展都需要在ICU监护治疗 PaCO2

8、50mmHg(6.65kPa)、PaO250mmHg(6.65kPa)应积极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呼吸,以保证有效通气和换气,22,治 疗,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应保证充足的水分、热量,23,治 疗,免疫治疗 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是治疗重症GBS,尤其有呼吸肌或后组颅神经麻痹者的有效方法,可缩短病程、抑制急性期患者病情进展,促进患儿独立行走能力的恢复 糖皮质激素:目前认为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和IVIG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降低病死率无明显效果,24,急性横贯性脊髓炎,25,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起病;典型的截瘫;感觉障碍平面及尿潴留 急性起病时,常有脊髓休克期,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 CSF外

9、观无色透明,淋巴细胞及蛋白含量可有轻度增高 脊髓MRI检查有助区别脊髓病变性质及范围(常规检查视力及眼底,除外视神经脊髓炎),26,外伤性神经炎(坐骨神经麻痹),27,外伤性神经炎(坐骨神经麻痹),有臂肌注射药物史或腓小头受压 多数患儿注射当时即有注射部位或向小腿、足部放射痛 患儿表现患肢小腿及足无力,足下垂,膝踝反射可引出,提示腓总神经受累 患儿出现仰趾足,膝反射正常,踝反射消失,提示胫神经受累 感觉障碍出现受累神经支配的肌群,28,29,30,31,32,周期性瘫痪,33,周期性瘫痪,周期性瘫痪又称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驰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

10、少见疾病,发作时大都伴有血清钾浓度的改变 根据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可将周期性瘫痪分为低钾型、正常钾型和高钾型3种类型,其中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最为常见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 病史提供发作性骨骼肌弛缓型麻痹而无感觉障碍 发作时血清钾低于3.5mmol/L,予钾盐治疗有效 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低血钾麻痹,34,重症肌无力,3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致病性自身抗体、细胞因子、补体参与及胸肌细胞等复杂因素有关 临床特征 骨骼肌活动后容易疲劳,休息或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缓解 肌无力通常表现为晨轻暮重,波

11、动性明显 2/3病例累及眼外肌,常为早期症状,10%长期局限于眼肌;颜面肌、咽喉肌、躯干肌和肢体肌均可受累,36,37,38,急性麻痹综合征,39,急性麻痹综合征,急性麻痹综合征(acute paralytic syndromes)是指由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或其他病毒所致AFP病例 临床特征与脊灰相似 前驱症状:发热、恶心、头痛、肌痛等 迅速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非对称性,瘫痪部位以单下肢、双下肢居多(69.19%);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感觉障碍 脑脊液检测约1/3病例可有淋巴细胞增多,40,急性麻痹综合征,NPEV感染导致AFP是属于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病毒感染及其炎症反应均直接作用于脊髓

12、灰质前角运动细胞。NPEV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NPEV包括柯萨奇(Coxsackie)病毒A群和B群(Cox-A,Cox-B),埃可(ECHO)病毒,新肠道病毒6872型等,NPEV有60多种血清型。NPEV在健康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携带率,41,脊灰疫苗相关病例,42,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又称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 是指因机体免疫缺陷、免疫低下或其他原因,在接种或接触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后,对正常人并不致病的OPV对这些人却成为致病病原,而发生脊灰症状病例 VAPP病例主要发生在以下3种人群中 OPV受种者:通常为20岁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OPV的人,尤其是OPV受种者

13、的双亲或近邻 免疫缺陷个体: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缺失者,43,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与疫苗质量无关 发病机制可能如下 与疫苗株病毒的基因突变,出现毒力的“返祖现象” 与疫苗株病毒的基因重组:当不同血清型脊灰病毒(或不同病毒)感染同一宿生活细胞时,由于病毒复制时脱氧核酸发生交换而产生了病毒重组现象 人工基因工程过程中产生了疫苗重组脊灰病毒 疫苗株病毒的遗传稳定性,44,VAPP的诊断标准,服苗者VAPP病例 服用活疫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d内发热,640d出现AFP 无明显的感觉丧失 临床诊断符合脊灰 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疫苗,从粪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 如有血清学检测脊灰Ig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G抗体)有4倍增长,并与分离的疫苗株病毒型一致者,45,VAPP的诊断标准,接触者VAPP病例 与服活疫苗者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