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_第1页
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_第2页
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聂后一、 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三节内容。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正常进行是万物赖于生存的前提。本章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编排的,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外,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知道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从而理解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甚至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2、本节内容紧凑,预期一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难点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尤其是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确定本节的重点是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本节的难点

3、是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七年级学生是第一次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除了要求所做的切片要薄外,还要求能制成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二、 说学生(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而且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知道在山区,在森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起点能力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

4、,而且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三、 说教法和学法:本节主要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来说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因此本节的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以下两点:植物的蒸腾作用确实散失了水分。植物体内有与散失水分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如何突破这两个关键点呢?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生物新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所提倡的,是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与此相适应,指导

5、学生学习的学法主要是: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四、 说教学程序: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好的开始可以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建立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由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方面我这样设计:我们知道,家里栽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要经常浇水。据科学家统计: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呢!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水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先介绍课前是怎样准备的,并向同学提问所观察到

6、的实验现象(塑料袋壁上有很多水珠)。然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通过教师的设问,同学亲身的实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乐趣。分析推测,作出假设:对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推测出各种答案。例如,水珠的来源有两个可能:一是瓶内的水蒸发出来的,二是来自植物体内部。很显然,因为塑料袋没有连同瓶子都扎住,瓶内的水蒸汽无法进入袋内,所以第一种假设被否定,因此只有第二种可能了,就是塑料袋壁内的水珠来自植物体内部。收集资料,进行验证: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水分由根毛吸收经根部导管到茎,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进入叶内的细胞。教师

7、进一步提出,水分进入叶内细胞后,怎么散失出去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叶片的结构。学生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这是本节的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上课前先把两片刀片并排合拢起来,一侧用胶布粘住,便于学生操作。二是教师先做示范,切的时候要求动作要快,可以多切几次,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再进行观察。三是教师要注意巡视,对个别操作有困难的小组再进行示范指导。观察完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后,再观察叶片的永久切片。通过观察认识了叶片的结构,也知道了叶片下表皮有很多的气孔。然后引导学生联想到植物体内的水份就是通过这些气孔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出去

8、的,再通过阅读课本相关的内容了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总结提高,深化迁移教师指出:植物吸入体内的水份中只有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左右的水份却蒸腾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蒸腾作用的意义。这是本节的重点,怎样突出重点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份在植物体内运输和散失的全过程,通过观察这种形象逼真的画面,同学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同时与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知识、地理学科的知识相结合,经过小组的讨论,逐渐领会、认同蒸腾作用的意义,理解了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到应该多植树造林,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最后,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分析有关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