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V72_22kV_1x6 30mm2电缆结构表_第1页
YJV72_22kV_1x6 30mm2电缆结构表_第2页
YJV72_22kV_1x6 30mm2电缆结构表_第3页
YJV72_22kV_1x6 30mm2电缆结构表_第4页
YJV72_22kV_1x6 30mm2电缆结构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JV72 22kV 1x630mm2电缆结构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据1铜导体标称截面mm2630外径及公差mm30.00.252半导电带厚度mm0.14外径mm30.63导体屏蔽标称厚度mm0.84XLPE绝缘标称厚度mm5.5标称外径mm43.15绝缘屏蔽标称厚度mm0.8标称外径及公差mm44.7(+0.5,-0.5)6铜带屏蔽厚度mm0.12标称外径mm45.07无纺布包带标称厚度mm0.2标称外径mm45.58内护套厚度mm1.5外径及公差mm48.51.09铝丝铠装根数/61铝丝外径mm2.5铠装后外径mm53.59无纺布包带标称厚度mm0.2标称外径mm54.110外护套厚度mm

2、2.8外径及公差mm59.81.0YJV72 22kV 1x500mm2电缆结构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据1铜导体标称截面mm2500外径及公差mm26.60.22半导电带厚度mm0.14外径mm30.63导体屏蔽标称厚度mm0.84XLPE绝缘标称厚度mm5.5标称外径mm39.75绝缘屏蔽标称厚度mm0.8标称外径及公差mm41.3(+0.5,-0.5)6铜带屏蔽厚度mm0.12标称外径mm41.67无纺布包带标称厚度mm0.2标称外径mm42.18内护套厚度mm1.4外径及公差mm44.91.09铝丝铠装根数/56铝丝外径mm2.5铠装后外径mm49.99无纺布包带标称厚度mm0.2标称外径

3、mm50.510外护套厚度mm2.8外径及公差mm55.81.0【附录1】 电缆载流量计算书。持续(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依IEC287等公认标准方法),计算公式是根据电缆稳态运行时所形成的热物理温度场微分方程的求解而得,从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升表达式中可导出交流电缆安全运行的载流量计算公式:式中:一根导体流过的电流A高于环境温度的导体温升K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m导体绝缘单位长度的介质损耗W/m一根导体和金属套间单位长度热阻Km/W金属套和铠装之间内衬层单位长度热阻Km/W电缆外护层单位长度热阻Km/W电缆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单位长度热阻Km/W电缆(等截面并载有相同负荷)中

4、载有负荷的导体数电缆金属套损耗相对于所有导体总损耗的比率电缆铠装损耗相对于所有导体总损耗的比率从上述等式得出载流量计算公式:A损耗计算A.1导体AC电阻式中:最高工作温度温度导体的交流电阻/m最高工作温度温度导体的直流电阻/mYs集肤效应因数Yp邻近效应因数式中,R0 是 20C时导体的直流电阻,/mA.2介质损耗式中:对地电压V在电源系统和工作温度下绝缘损耗因数C单位长度电缆电容F/kmA.3护套损耗因数式中,为环流损耗因数,为涡流损耗因数。A.3.1环流损耗在金属护套单点互连或交叉互联接地且每个大段都分成电性相同的三个小段场合下, 单芯电缆环流损耗=0。A3.2涡流损耗护套单点接地或交叉互

5、联连接的单芯电缆涡流损耗因数式中:Rs在工作温度时金属护套的电阻W/kmR在工作温度时导体电阻W/km工作温度下金属护套材料的电阻率W.m电缆金属护套外径mm金属护套厚度mm角频率,2pf三根单芯电缆呈三角形排列:三根单芯电缆平面排列:中间电缆:超前相外侧电缆滞后相外侧电缆B电缆热阻计算B.1电缆绝缘的热阻T1式中:绝缘材料系数Km/W导体直径mm导体和金属屏蔽间的绝缘厚度mmB.2金属屏蔽与铠装之间的热阻式中:内衬层厚度mm铠装后外径mmB.3电缆外护层热阻式中:外护层厚度mm护套前外径mmB.4电缆外部热阻B.4.1空气中电缆外部热阻式中:超过环境温度以上的电缆表面温升,K。B.4.2管道

6、中电缆的外部热阻式中:管道和电缆之间的热阻;、和是与敷设有关的系数;电缆外径,mm;电缆与管道之间的介质平均温度,;管道本身的热阻;管道外的热阻;B.4.3埋地电缆的外部热阻式中:土壤热阻系数Km/W相邻电缆之间的轴心距离mm电缆轴线至地表面的距离mm电缆外径mm载流量计算结果: 直埋敷设:电缆mm2500630执行标准GB/T 12706系统相对地电压kV12.7系统相对相额定电压kV22系统额定频率Hz50电容:相对介电常数2.3介质损耗因数0.0005电缆敷设条件环境温度C15土壤热阻系数C.m/W1.5埋设深度mm1000敷设方式三角形敷设电缆相间距:mm相互接触金属屏蔽/护套接地方式

7、单点接地电缆载流量最大载流能力:A813950【附录2】 电缆导体以及金属套的短路热稳定校验电缆导体及金属屏蔽短路电流的设计计算采用IEC 60949中绝热过程短路电流计算公式计算在任何起始温度条件下的短路电流。 式中:S电缆或金属屏蔽的标称截面mm2Iad导体或屏蔽的短路电流(绝热过程)At短路时间S温度系数的倒数,铜234.5铝228Kf最终短路温度,铜导体取250i起始短路温度,XLPE绝缘导体取90c20时导体的比热,铜3.45X106,铝2.5X106J/m3K2020时导体的电阻率,铜1.7241X10-8,铝2.8264X10-8m允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I = x Iad其

8、中:I允许短路电流AIad导体或屏蔽的短路电流(绝热过程)A考虑热量损失在邻近层的因素,绝热过程时=1导体在非绝热状态下允许的短路:非绝热因素的计算: 取X 0.41 (mm2/s)1/2 ,Y = 0.12 mm2/s 电缆导体的短路电流能力如下:短路持续时间s500mm2630mm2123123绝热状态下短路电流kA71.450.541.290.063.652.0非绝热状态下短路电流kA72.351.442.191.064.652.9金属铠装/屏蔽允许短路电流金属电气截面:铝丝S1=N*d2/4铜带S2=*(D0+t)*t/(1-k)式中:S金属护套电气截面mm2N铝丝根数d铝丝外径mmD0铜带前外径Mmt铜带厚度mmk搭盖率在本计算过程中金属铠装层的最终短路温度取250,短路起绐温度根据电、热场方程推导出的温度方程式计算,取70:式中:Tm导体最高温度T0环境最高温度Tr金属屏蔽层起始温度r0铠装材料热阻系数k.m/Wr1绝缘热阻系数k.m/Wr2外护套热阻系数k.m/WD0导体外径mmDr金属屏蔽外径mmDD隔离套外径mmDX铠装层外径mmD电缆护套外径mm金属铠装非绝热因素的计算:其中式中:t短路持续时间sF热性不完善接触因素s2,s3屏蔽层四周媒质比热,分别取2.0106和2.4106J/K.m3s1屏蔽层比热,取2.5106J/K.m3r2,r3屏蔽层四周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