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勉之书读后感1000字作文_第1页
与黄勉之书读后感1000字作文_第2页
与黄勉之书读后感1000字作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黄勉之书读后感_1000字黄勉之,江苏江宁人,清末民初琴家。黄勉之受业于江南著名琴师陶梦兰。早年到南京削发为僧,入空门跟释空尘学琴,求得广陵琴派的真传,而身为佛门的枯木禅师拒纳俗家弟子。黄勉之拜在他门下后颇引以自豪,常说自己的琴是广陵正宗。十九世纪末,他在北京设金陵琴社传授琴艺,教人无倦容,课期既定,虽严寒酷暑大风雨不辍。他在北京创办金陵琴社时,生活等各方面的条件相当艰苦。北京严冬气温很低,当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面他却穿得很单薄,夜晚睡觉棉被也很薄,常常在硬板凳上过夜。黄勉之教学有一定的程式,对姿势要求严格。他弹奏琴曲最讲究板眼,所有的吟猱指法都根据板眼来加以区别和运用;全曲的节奏的变化,也

2、利用吟猱进退等指法使之产生疏密浓淡的对比。 他的高足杨宗稷对此有深刻体会,说他最重板眼,吟猱种类以板别之,全曲节奏疏密,又以吟猱进退之板别之,板之缓急以呼吸之长短别之,初入弄,尽一呼吸之力为一板,以次渐急,曲将终复慢。大曲则三慢而后终。对于弹琴姿势,黄勉之说过:身离案尺许,臀着几不过一寸,与未坐等。作骑射状,左右手如张弓,两足成丁字形,以一足拍板。调弦动指,即贯以全神,有极隽峭清越数十声,非极得意时不弄。自谓仙灵经过,亦必停骖。入调后,精气内含,形同槁木,收视返听,摄息凝神,寄呼吸于指下,可以代喉舌。唇微动念念若有词,右手如善书者,纯用笔尖,往复屈伸,银钩铁画,左手入木三分,自谓按音能透过琴底

3、而望之不甚用力,但闻金石之声。黄勉之的教学态度也是旁人不能及的,他教人弹琴毫无倦容,课期既定,风雨无阻。他为了防止学生弹琴走样,要学生将琴置于自己的对面,师生同时弹奏,采用两琴对张,其始各弹一声,积声成句,以至于段的办法。如果学者不能弹奏,则教其唱弦字、指法字,使寻声以相和。这样一来再笨拙的学生未有不能熟习者。在古琴教学上,黄勉之还注重实践。习琴者当以手弹,勿以口弹,勿以笔弹。照谱按弹古曲不得节奏时,宜反覆数十百次,或数日,或累月,必得而后已,得之则为一曲精华所在。是以取音用指与各曲迥不相同,可见古人制曲之精,末易为率尔操觚者道。黄勉之认为:琴,道也,非艺也。知道者寓道于器,即因器明道,是以怡

4、情养性,朝夕不离。有人问他:怎样才能悟通琴道?他回答:气与音合,音随气转,庶几近之。当时闻其言,或不谓然,至今思之,皆名谕也。有人说黄勉之是一个怪人,这话一点不假。首先是他的外貌和行为与常人不一样,其入室弟子杨宗稷在琴师黄勉之传中说:黄勉之,异人也。操南京音,声响如笙簧,貌清癯,不逾中人。目小闪闪若电,步履从容端整而旋转如风,行不动尘。稠人广座,终日不发一言,言则恢奇诡诞,旁若无人,谈仙佛神怪事,俨然身历其境。善结跏趺坐,两膝相去尺许,谓能终日不起。或行或坐或立,身如垂绳,虽病,未尝伛偻。读儒书不多,然于佛经内典,教宗仪式,若数家珍。常有见道语,似从禅宗彻悟得来者,道藏丹经,亦时流露。自言弱冠后学剑,未几弃之。平日如木鸡,偶与人争论,则神姿英发,举动矫捷,似非三数人所能敌者。还有一怪,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