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山紫菀_第1页
中药知识文库:山紫菀_第2页
中药知识文库:山紫菀_第3页
中药知识文库:山紫菀_第4页
中药知识文库:山紫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系列文库山紫菀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山紫菀”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山紫菀【概况】: 异名 肾叶橐吾(中药志),马蹄叶(东北),水荷叶(陕西),马蹄当归(贵州)。基源 为菊科橐吾属植物蹄叶橐吾及同属部分种类的根及根状茎。橐吾属全世界约130种,中国约有111种。原植物 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Ldeb)Turcz。网脉橐吾Ldictyoneura(Franch)HandMazz。川鄂橐吾Lwilsoniiana(Hemsl)Greenm。大头橐吾Ljaponica(Thunb)Less 历史 山紫菀历代本草未见

2、收载。中药志据图经本草载:“紫菀五六月内开黄紫白花”等语推知自古即有,以开黄花的菊科橐吾属植物作紫菀应用。结合商品药材原植物调查,除本品原植物所列4种外,尚有同属10余种在我国一些地区使用,特将此类名为“山紫菀”的药用植物列出,以便与紫菀Aster tataricusLf相区别。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肉质,黑褐色。茎直立,高70200cm,光滑或微有毛,基部被褐色枯叶柄纤维包围。丛生叶与茎下部叶具柄,长1859cm,基部鞘状,叶片肾形,长1030cm,宽1340cm,顶端圆,有时具尖头,边缘有整齐锯齿,基部弯缺宽,长为叶片的13,两侧裂片近圆形,不外展,两面光滑,叶脉掌状,主脉57条,明显突起;

3、茎中上部叶具短柄,鞘膨大,叶片肾形,长4555cm,宽56cm。总状花序长2575cm,苞片草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下部的长可达6cm,宽至2cm,向上渐小,顶端短尖,边缘有齿;花序梗细,下部的长可达9cm,向上渐短;头状花序多数,辐射状,小苞片狭披针形至线形;总苞钟形,长720mm,宽514mm,总苞片89枚,2层,长圆形,内层的具宽膜质边缘;舌状花59,黄色,舌片长圆形;管状花多数。瘦果圆柱形,光滑;冠毛红褐色。花果期7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67页图版15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2000m的水边、草甸、山坡、灌丛、林缘或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

4、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尼泊尔、锡金、不丹、原苏联、蒙古、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网脉橐吾与蹄叶橐吾的区别,在于叶片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革质,头状花序排列成总状。花期6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图版26:58)生于海拔19003600m的水边、林下、灌丛或山坡草地上。分布于四川、云南。川鄂橐吾与蹄叶橐吾的区别在于叶片肾形;苞片丝状,总苞钟状陀螺形。花期7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57页图版1358)生于海拔16002050m的草坡林下。分布于湖北、四川。大头橐吾与蹄叶橐吾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轮廓肾形,35全裂,再作掌状浅裂,两面幼时被白色柔毛;头状花序组成伞房状花

5、序。花果期4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15页图版246)生于4002300m的水边、山坡草地或林下。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化学】: 大头橐吾根含吉马烯D(Germacrene D)、异蛇麻烯(Isohumulene)和顺罗勒烯(CisOcimene)等1。千里光宁碱(Senecionine)、阔叶千里光碱(Platyphlline)和新蜂斗菜碱(Neopetasitenine)2。从全草分得大吴风草碱(Farfugine)3、克氏千里光碱(Senkirkine)、蜂丰菜碱(Petasitenine)4。全草还含呋喃倍半萜(Furanosesq

6、uiterpens)5。蹄叶橐吾根含呋喃橐吾酮(10HFuranoligularenone)6。地上部分含橐吾烯酮(Ligularone)7、橐吾环氧素(Liguloxide)、橐吾环氧醇(Liguloxido1)、橐吾环氧醇乙酸酯8。网脉橐吾根含4个内酯化合物:岩天麻素(Yantianmasu)9、岩天麻素A,B,C(Yantianmasu A,B,C)10。参考文献 1Chem Ber 1977;1102640 2 Planta Med 1981;42(2)202 3Chem Lett 1983;(5)789 4J Nat Prod 1985;48(6)1003 5 Tetrahedron Lett 1971;(43)4007 6C A 1967; 6799986u 7C A 1968;68114766p 8Tetrahedron 1970;26(12)2911 9中草药 i982; 13(3)12 10中草药 1985;16(6)37 。【药理】: 千里光宁碱对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并能降低动脉血压;小鼠ip LD50为649mgkg。参考文献CA 1979;91168596n 【药性】: 性味辛、甘,温。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温。”功效 理气活血,润肺下气,祛痰止咳。主治 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气逆咳嗽,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痈咯血,百日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