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报告(鲍彦然)_第1页
测量实习报告(鲍彦然)_第2页
测量实习报告(鲍彦然)_第3页
测量实习报告(鲍彦然)_第4页
测量实习报告(鲍彦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量实习报告南京农业大学测量实习报告 题 目: 江浦农场实习报告 系(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班 级: 113班 姓 名: 鲍彦然 学 号: 2021132 2014 年4 月 20日第 8 页1概述12工作的组织和安排13作业程序和方法14检查验收的组织和安排15完成的工作量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16有关问题及处理情况17工作体会和建议11概述12号测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12号测区面积是500*500。浦滨路纵贯测区而过,将测区分割成两部分农田区域。农田区域内通视良好,但沟渠交错,农田之间有护栏分隔,不便人员通行、器材运输。测区地理属于平原丘陵地区,地势较为

2、平坦,起伏不大,公路上行驶车辆较少,通视条件良好。12测区属于季风性气候,六、七月属于梅雨季节。目前季节雨水较少,有利于测量工作的进行。12测区内多为农田和道路,几乎没有居民点和工厂,土地利用类型单一。12 测区内已有一部分测绘成果,27号点保存完好,无损毁、破坏现象,有利于测量。日期上午 下午 晚上 4.10 GPS首级控制测量点 GPS首级控制测量点 GPS处理 4.11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网计算 4.12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网计算 4.13 控制测量内业计算 补测 控制成果展 4.14 地形测图讲课 绘制方格网、展绘控制点 测图准备 4.15 碎部测量

3、野外测图 碎部测量野外测图 内业绘图 4.16 碎部测量野外测图 碎部测量野外测图 内业绘图 4.17 地形图绘制、整饰 地形图绘制、整饰 整理报告 2工作的组织和安排(1)每个组11个人,设1名组长,负责测量中组织安排工作,以及1名仪器管理员,负责测量仪器保管。(2)配备仪器(一组一套仪器)水准测量:S3水准仪一台(脚架)、水准尺2根、尺垫; 导线测量:J6经纬仪一台(脚架)、测钎2根、钢尺(或皮尺)一把或全站仪。(4)个人准备铅笔、记录纸、计算器等。(5)具体安排测量方法1普通水准测量。不少于6个未知水准点,每人独立观测一个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不少于2km。2图根导线测量。一般要求相邻之

4、间的距离在60100m,相邻导线边长大至相等,导线未知点不少于5个,每人独立观测一个附合导线全部左角,导线边长可每组测一份。3闭合导线坐标内业计算。(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各点坐标3作业程序和方法程序:(1)确定控制点:首先确定两个首级控制点,让后确定56个图根控制点(2)运用GPS测出首级控制点的坐标,再用符合导线的方法求各个点的间距离、水平角、各点高程(3)具体控制点的布设:按照老师指导,首先小组找到了一直控制点27号,并在27号西南方向通视情况良好、地势平坦的地区布设了第二个首级控

5、制点。之后小组分为两部分,9-1组以徐拓为组长向浦滨路东南方向踏勘;9-2组以提一昊为组长向西北方向踏勘。两小组进行沟通协商,根据施测区域具体情况选择在通视条件良好、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基础稳固、便于测量、便于保存的位置点做了标记并进行了编号。方法:1水准测量的方法: 在水准测量中,我组成员各自分别选了九个点,并都按照如下原则进行测量:(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放水准尺一把。(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调微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在水准尺上测得黑面

6、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4)保持三脚架不动,将水准尺翻至红面,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2.全站仪距离测量和角度(1)准备(2)EDM参数设置(3)距离测量:照准目标;在测量模式第一项菜单下【距离】开始测量距离;测距开始后,仪器闪动显示测距离模式,棱镜常数改正值,气象改正值等信息;一声短声响后屏幕上显示出距离“S”,垂直角“ZA”和水平角“HAR”的测量值,按【停】停止距离测量。4检查验收的组织和安排每次记录完毕后由组内同学轮流整理数据,出现问题及时第二天及时补测计算成果及精度要求1. 测角:两个测回(测回法),上下半测回之差的限差为40”。角

7、度闭合差的限差为 ,n为导线的测量角数。 2量距:重复精测、平均精测;单次精测、重复精测。3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高差闭合差为 (mm)或 (mm)。5完成的工作量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1)完成的工作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碎步测量、地形图绘制、数字地图成图,其中完整测量控制点7个,部分测量碎步点80个。(2)投入的人力:小组全体成员12人、老师的指导、其他组同学的帮助。小组中2人主要负责内页计算,2人主要负责后期绘图。外业测量全体参与。工作量较大的几天,我们组午餐直接在测区内解决,继续下午的测量。天气情况较差的几天,分为上下午两批,上午测

8、完以后与下午组交接。(3)投入的物力:GPS、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三脚架、双面尺、皮尺、绘图板、聚酯绘图薄膜。(4)实习时间:4月8号-4月19号6有关问题及处理情况(1)前后视距相等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绳子设定距离这样效率高了精度也高了。不过每段最后一个测站点还是需要用踱步法数出步数找到中点毕竟每段最后一个点是固定的前一个点是不固定的。 (2)放样时定点问题 这个问题是由于做的标记不明显导致的致使标完点以后验证理论值实际值误差时找不到点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做一些特殊的明显的标志就行了。另外在定点的时候定的点一定要尽量和目镜的十字丝中心重合提高测量精度。 以上

9、就是这次测量实习中遇到的影响较大的问题在以后的操作中努力注意这些问题定能事半功倍(3)对中整平的速度太慢,于是我们认真地研究了一下,经过几次的测量终于发现了一些适合的方法,可以有快又准的对中。,能确保仪器能迅速、准确地进行对中整平:1先将三角架在展开前调到合适高度,并确保三条腿长度相等;2将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后,先将脚螺旋调到大概水平齐,然后在大概对中位置确保三角架处于水平状态;3最后进行微调,边通过对中器目镜观察,边进行对中,然后调平,反复1-2次即可。7取得的经验总结 测量作为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我们在通过一学期的测量学习后对相关仪

10、器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努力使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次测量实习特别挑选了两个重要课题,即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从而对测量的三项要素(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高差测量)有更直观的体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个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相关测量工作打下基础。8工作体会和建议工作体会: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这次实习充分暴露出我们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比如用测回法观测导线水平角竟然模棱两可,使用水准仪测量高差步骤不能熟练掌握,对各种限差不能熟记。最糟糕的是不能运用平差知识进行平差计算,这一点在课程设计更能体现出,这说明我们平时学习眼高手低,且功利性太强,总是想知道学书本上知识有什么用,却不知只要认真,踏踏实实学习就肯定有用。我们学生应好好反思!建议:(1)希望多实习些时间,三个星期太少。毕业后怎么和别的学校学生竞争。(2)通过这次实习学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