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鉴赏 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鉴赏 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鉴赏 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鉴赏 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鉴赏 6 辛弃疾词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辛弃疾词两首,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的祖父虽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受其祖父影响,辛弃疾21岁时聚集了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赍志以殁,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水龙吟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2、他为了消愁而登上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永遇乐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他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8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他本以为此时能有所作为,但很快他便发觉了宰相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宣泄在这首词中。本课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

3、之情,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用典:又称用事,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就是指将古代人物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融会在文句或诗句中,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大艺术特色。这些典故可以丰富诗歌内容,扩大诗歌意境,使诗句辞约而意丰,含蓄蕴藉,但也有人认为用典造成了语言的艰深晦涩,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2.解多义,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辨活用 (1)遥岑远目(“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看,望) (2)赢得仓皇北顾(“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3)尚能饭否(“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

4、饭,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4.积名句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015重庆高考)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015湖北高考)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2014福建高考)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015安徽高考,2014江苏高考)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2014四川高考) (6)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2013安徽高考) (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2012山东高考) (8)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5、打风吹去。(2012安徽高考) (9)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2015天津高考,2012湖北高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目标一理解水龙吟的内容与情感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极力渲染“秋”字,有什么含义? 提示:指出登临的时间,渲染凄清悲凉的氛围,为全词奠定感伤的基调。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 提示:采用移情于物(拟人、比喻)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中原收复无日,朝廷偏安苟和,志士不得其位,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3.“落日楼

6、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中“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具有怎样的含义?这三句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指词人自己,词人南渡后,漂泊孤单,抑郁不得志。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表现词人的孤寂和悲苦,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提示: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

7、廷的激愤。 5.“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的含义是什么?在全词中有何地位? 提示:含义:我所忧愁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地位: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是点旨句。 6.词的结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与上片哪句话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表达了词人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愁苦心情,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目标二鉴赏永遇乐的情感与手法 1.永遇乐一词写到了许多人,作者对这些人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提示:孙权江山如旧,英雄不再,思念前贤,感慨无人抵御

8、外侮。刘裕出身贫寒,终创伟业,暗讽朝廷,鞭策鼓励自己。刘义隆暗指宰相急功近利,对不做准备的出兵含有警告之意。拓跋焘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记收复失地,是悲愤之词。廉颇以廉颇自况,表达仍能为国效力,却报国无门的悲愤,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2.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有什么含义? 提示:京口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辛弃疾的登临之意。 3.永遇乐这首词除用典外,还明显使用了对比手法,根据提示,分别写出其作用。 提示:讽刺南宋朝廷的萎靡不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9、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1.在水龙吟一词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提示:在水龙吟一词中,词人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断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出自己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2.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这两首词在意境、主旨、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提示:(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

10、古喻今。 (2)不同点: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中,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片的议论作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片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纵横决荡,议论上能从形而上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紧扣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多用事,层层转折,显得隐晦深沉,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学习用典抒情 用典是一种表达技巧,即借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词中用典很多,内容大多跟词人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11、。特别是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除了词人回顾“四十三年”前从北方南来的经历外,全属用典。 词的上片,词人借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物的历史故事,隐约地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志愿,尤其是对刘裕北伐军队“气吞万里如虎”的形象描写,使我们仿佛看到这个胸怀光复大计的爱国词人就在眼前。词的下片,借用刘义隆草率北伐导致“仓皇北顾”的史实,告诫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希望他不要打无准备之仗,最后又用廉颇思为赵用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词中用典,既扩大了词的内容含量,又刻画了鲜明的艺术形象,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和观点,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鉴赏,文本对译,学以致用 请借鉴学习辛弃疾擅于用典故的手

12、法,自选一个话题,写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至少使用两到三个典故(或诗句),并且使用恰当,抒情自然。200字左右即可。 写作示例:在文学的殿堂里,我赞叹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也咀嚼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伤;感慨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惊喜,也领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惆怅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畏途,也奢想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谊。春天时,赏玩“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胜境;夏天时,感受“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超然;秋天时,在“天阶夜色凉如水”中“轻罗小扇扑流萤”;冬天时,欣赏“忽如一

13、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文本对译,技法鉴赏,美文品读,素材开发,辛弃疾的剑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幽蓝的光;轻弹剑

14、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 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匡扶宋室时,腰中佩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和耿京大哥意气相投,举酒起誓要将金人赶出大宋,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案上放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率十八骑,夜闯金营,冲杀百里生擒害死耿京大哥的张安国时,手中挥的就是这把剑吧?它为什么这样锋利,斩尽一切不平,锐不可当,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在诗山词海中遨游了许多年,看过了李清照的莲舟,看过了李白的金樽,看过了李商隐的锦瑟,但最夺目的,还是你的剑!剑气中,我能觉察你那双充满愤怒和期待的眼睛。 你说你把它失落了。失落在宝马雕车走过的路上,失落在满

15、眼风光的北固楼,失落在斜阳草树边的寻常巷陌里,失落在你醉后靠着的老松树边上。然后你笑了,笑容有些惨淡。你说你的白发已经生了,你的悲愤已经平息了,你的万字平戎策也换作种树书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一次次的上书请战却没有效果,磨损了你的剑吗?是一次次听到江北百姓痛苦呻吟却无能为力,蚀钝了你的剑吗?是不经准备的仓皇北伐,将十万大宋男儿的性命断送在长江边的狂风,折断了你的剑吗,美文品读,素材开发,但我知道,你那酒中还有着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你那张琴里还藏着五十弦翻出的塞外的声音,你的梦里依然有的卢飞奔,弓弦的霹雳。你的心中藏着那把剑,你把它溶入了墨中,写在纸上,交给了我。 就是那把剑!它锋利的剑刃是

16、一种叫作仇恨的钢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它宽厚的剑柄是一种叫作爱的材料,那是一个民族在被人践踏后的坚强和团结。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障碍、困难、危险,剑气都能直冲霄汉。就是那把剑,它永 远不会失落! 剑仍在,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一切爱着一方水土、有着自己尊严的人心中,作龙吟之声。 品读提示作者怀着对辛弃疾无比仰慕的心情,以其剑为感情抒发的线索,连缀出辛弃疾坎坷、不屈的一生。文中的剑就是辛弃疾的化身,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文章大气磅礴,语言优美,感情充沛,行文中多处穿插辛弃疾的诗词,给人以典雅华美之感。结尾深沉蕴藉,动人心魄,美文品读,素材开发,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

17、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其中“美芹”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南渡后20余岁的辛弃疾对于恢复事业充满信心与希望,他官职低微,仍不断上书进献谋略,他曾于1165年写了10篇论文献给宋孝宗,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虽然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运用方向责任、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美文品读,素材开发,辛弃疾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