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和农业问题练习_第1页
税收和农业问题练习_第2页
税收和农业问题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税收和农业问题练习南嘉中学初中部 汪爱平财政和税收是一个政权或朝代兴衰的晴雨表。税收的轻重是一个政权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做1-5题1、我国开始实行“按亩纳税”是在A、前6世纪早期 B、前6世纪晚期 C、前3世纪晚期 D、8世纪晚期 2、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的转变过程,下面能正确表达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所经历的出现、改变、废除过程的是春秋 战国 唐中期 明中期 清初期A、 B、 C、 D、 3、封建国家农民的主要负担包括 徭役、兵役、田租、人口税、更赋。这些项目形成是在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4、田租较轻、人口税很重的朝代是 A、战国 B

2、、秦朝 C、汉朝 D、唐朝 5、下列各项与更赋性质相同的是 庸、调、租、募役法、方田均税法A、 B、 C、 D、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稳定的兵源,巩固统治,政府往往通过改革来设法增加应税、应服役的户口和土地面积。做6-9题6、最早进行上述改革的是A、初税亩 B、府兵制 C、八旗制度 D、保甲法 7、下列措施中既增加了户口,又扩大了兵源的是A、府兵制 B、募役法 C、保甲法 D、更戍法8、以下措施能增加应税、应服役的户口和土地面积的是 府兵制 两税法 方田均税法A、 B、 C、 D、9、以下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的是 府兵制 两税法 方田均税法A、 B、 C、 D、赋役繁重是封建国家暴

3、政的基本内容之一,但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也会吸取教训,在一定阶段和程度上调整生产关系,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发展生产。做第10-14题10、以下措施中能相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是、纳银代役 、募役法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定身为本” 、纳庸代役 、募役法A、 B、 C、 D、11、减轻农民负担一般有轻摇薄赋和扩大应税、应服役的户口和土地面积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主要发生在A、王朝初期 B、王朝中期 C、王朝末期 D、贯穿始终12、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说明A、封建地主阶级也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B、封建地主阶级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C、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D、阶级矛盾是可

4、以调和的 13、下列扩大税源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中与其他各项明显不同的是A、迫使贵族、官员、商人都交税 B、鼓励开垦荒地,增加田亩总量C、鼓励人口增长,扩大税收对象 D、鼓励开设工厂 14、封建国家的税源、兵源对象主要是A、自耕农 B、地主 C、商人 D、手工业者 土地兼并严重是封建政府的暴政有一个表现形式,做15-19题 15、土地兼并的出现是因为A、井田制 B、初税亩 C、均田制 D、编户齐民的推行 16、下列措施中能起到抑制土地兼并作用的是A、均田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地丁银 17、土地兼并不受抑制开始于A、均田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地丁银18、土地兼并问题产生的根

5、本原因是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B、封建社会的自耕农土地私有制C、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D、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19、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经历了一个东移的过程,标志着这个过程完成的是A、东周 B、东汉 C、北宋 D、金朝建都 世界经济经历了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农业经济被工业经济所取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农民会做出很大的牺牲,它为工业提供了粮食、原料、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条件。比如:英国圈地运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 、雅各宾派的“土地法令” 、英国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拉美的大地产制等。做第20-23题20、以上事件中曾促进工业发展的是A、 B、

6、 C、 D、21、以上事件中最终阻碍工业发展的是A、 B、 C、 D、22、以上事件中因为保留了封建性或封建残余阻碍工业发展的是A、 B、 C、 D、23、以上措施中是为了满足重工业发展需要的是A、 B、 C、 D、24、苏联为了积累工业化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了很多,极大的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此,赫鲁晓夫进行改革,其中属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取消义务交售制 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价格 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损失 、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方针A、 B、 C、 D、25、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的改革才会成功,例如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

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26、下列改革首先不是从农业开始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27、下列措施中都具有稳定物价作用的有、两税法 、市易法 、“银元之战” 、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 A、 B、 C、 D、28、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商品经济依然在逐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重视商业 C、赋役征银措施的推动 D、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29、晚清时期有一部分民间资本得到政府的许可流向工商业,其中是为了解决洋务派军事工业资金困难而采取的措施是A、官督商办形式的推动 B

8、、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推动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清政府“新政”的推动30、中国古代对农产品征税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征税品种首先是A、茶 B、棉 C、玉米 D、甘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水利建设具有防洪、灌溉、航运三大功能,而防洪和灌溉是水利的根本功能,这个事情办好了的地区和时期就是社会稳定的地区和时期,反之则反。做第31-题31、下列农民起义的原因中,不以天灾严重为主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 B、唐末农民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起义32、“天府之国”的形成得力于A、西门豹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灵渠33、下列水利工程中没有发电功能的是A、田纳西工程 B

9、、长江三峡工程 C、第聂伯河大坝 D、都江堰 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做第34题34、材料一: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旧唐书说“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宋人则说“民之大命,谷米也;国之所宝,租税也”。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它可以上溯到什么时期?你认为发展农业需要哪些条件材料二: 左图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水利工程图?它有什么功能、特点和作用?材料三:右图反映了2006年8月,重庆市遭遇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导致塘库干涸、溪河断流、农作物枯死、人畜饮水

10、极其困难的情况。 同在四川盆地同时高温天气,为什么成都没有出现重庆的大旱?重庆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四:管仲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又说“除五害,以水为始”,毛泽东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材料四反映了历代治国者都关注什么问题?为什么? 材料五:春秋战国时煮盐业、酿酒业有较大发展,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都已得到开发。-中共古代史材料六: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三吴地区很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的产粮区。 -中共古代史材料七: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逃往成都;黄巢起义后,唐僖宗逃往成都。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根据以上材料从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