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社会调研报告汇编_第1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社会调研报告汇编_第2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社会调研报告汇编_第3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社会调研报告汇编_第4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社会调研报告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社会调研报告43xxxx XX2016年8月17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社会调研报告43xxxx XX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材料的发展水平始终是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创造材料和利用材料的历史。在当代,材料、能源和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实用的、直接的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及使用性能等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制约规律的一门科学。涵盖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本科专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材

2、料科学与工程是以90多种元素为原料,从理论研究、应用,到制造成为人类需要的、有价值的新物质的一个科学技术领域。它横跨对微观世界(0.1mm)的探索到宏观的制造、性质和应用,是连接材料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桥梁。材料科学与工程对材料基本要素的认识和理解要有动态的观念,要素的说明和控制应放在更高、更深的层次,即从原子尺度来阐述和控制。材料的结构与成分着重于研究包括原子的类型及所观察尺度范围内原子的排列组合;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则使原子(原子团),分子可得到特定的排列组合;而由不同原子(原子团)、分子及其排列组合所得到的材料具有所需的使用性能;对材料性能的各种测试技术和微观层次上的表征技术构成了材料科学的

3、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材料教育主要是培养矿冶人才。这一时期材料学科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不划分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内容,是一种宽领域培养模式。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按照前苏联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我国的材料科学技术人才被分割在十几个专业内培养,培养的学生多能在对口行业(或工种)工作并能较快适应岗位。改革开放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几大材料之间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于是

4、,国内许多高等学校抓住机会,开拓学科领域,开展交叉、渗透、新型学科的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拓宽专业口径出发,1998年教育部对中国高等学校材料类本科专业的设置进行了整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探索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材料教育培养模式开创了新的局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发展与材料本身的发展紧密相关。从使用要求上,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朝着多样化、复合化、智能化、高性能方向发展;从应用的角度,材料发展经历了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结构功能体化材料的过程;从组织结构上,是由多晶一单晶微晶纳米晶非晶态;

5、从形态尺度,其研究从块体薄膜线材。因此,从学科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依赖并促使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的共同发展,不仅可以在高水平及高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各个材料学科方向可以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工程应用等方面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深层次拓展及推动高技术新材料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掌握建筑材料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企业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也学习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应用等领域或材料综合领域从事

6、新产品研究、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能从事。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水泥、玻璃、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质量检验、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检测、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培养目标1.培养掌握硅酸盐材料生产、控制、理化性能检验及技术管理方面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应用一线岗位从事企业生产中央控制、生产设备巡检、材料质量控制和检测及设备改造、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

7、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掌握建筑材料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企业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3.能在水泥、玻璃、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质量检验、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检测、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4.同时也学习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能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基础、电工基础、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检测技术、现代材料检测技术、玻璃生产工艺学、水泥生产工艺学、

8、陶瓷生产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及设备、无机化学、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工与电子技术、建材机械基础、硅酸盐岩相检验、硅酸盐热工基础、水泥生产工艺、熟料锻烧操作、水泥质量控制、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操作、中央控制室操作、新型干法水泥设备巡检、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

9、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的提法是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支之一,硅酸盐材料是

10、陶瓷的主要组成物质。应用领域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如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规格的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它们产量大用途广。其他产品如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

11、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它们是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态材、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比较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性质稳定,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但质脆经不起热冲击。除具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外,还有某些特征如:强度高、具有电学、光学特性和生物功能等。就业方向1、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2、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备、分析检验仪器的操作、维护等工作;3、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新产品开发、实

12、验研究等基础工作;4、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技术改造等基础技术工作。搜索调查显示数据学习压力统计图毕业生认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习压力“非常大”的比例为33%,14%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压力为“很小”。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学习压力指数为6.50,与其他专业相比,学习压力指数为中等偏上。发展前景统计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0%,1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26,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毕业最适合岗位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最为适合的五大岗位分别是“能源/矿产”、“IT/技术”、“学术/科研”、“教育/培训”、“咨询/顾问”。工作舒适度统计图17%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38%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5.34,与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