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遭遇“意外”的课堂更精彩_第1页
让遭遇“意外”的课堂更精彩_第2页
让遭遇“意外”的课堂更精彩_第3页
让遭遇“意外”的课堂更精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遭遇“意外”的课堂更精彩背影教学案例一、情境描述伴着铃声,我踏进了课堂。在歌曲父亲之轻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们静静倾听,若有所思。我静静地注视着全班学生,感觉学生们也初步接受了良好的情感交流。这也增添了我上好这堂课的信心。于是,我便展示了课题:背影。用一种朴实生动、低沉哀愁、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读了刻画父亲步履蹒跚地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的语段,一边让学生闭目静思,在大脑中再现父亲的背影。我相信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情感一定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朗读完毕,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吗?请谈谈你的感受?突然听到有一个学生在底下说:“老土!”这句话虽轻,但还是传遍了整个课堂。我有点恼,好象学生越来

2、越不注意课堂纪律了。“太假”又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教室里静得出奇。毫无预兆,便出现了这样的“花絮”,真让我措不及妨,这情景,犹如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涟漪虽小,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消散。有的学生小声讨论,有的学生不屑一顾,有的学生低头不语,都等着我的下一步行动。若用老方法,眼一瞪,静默半分钟,自然而然会波澜不惊,仍旧照预先设计的思路上课。而如今,我还能这么做吗?我想,可能是背影所呈现的情景确实离学生遥远了些,因而学生无动于衷,进入不了“角色”。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把学生引渡到文本中来,这是我努力的方向。犹豫片刻,我索性依着学生的认识态度,顺势引导:那好,咱

3、们就来说说:“老土”、“太假”这两个话题吧!(学生们呈现出满脸的惊异,然后互相对视了一下)师:父亲土,土在什么方面?文章假,假在什么地方?(有几个学生战战兢兢地想回答)生:这位父亲又老又丑,又矮又胖,形象太差了。师:假如你是作者,你会让这样一个又老、又丑、又矮、又胖的父亲来送你上车吗?生:当然不会,有失脸面。父亲不仅外表丑,而且做事很不爽快。一会儿说请人来送,一会儿亲自送我,这个人太烦了。师:作者为什么还是让父亲来送?(有几个学生争着想先回答)生:我觉得这个情节太假了。作者已经二十来岁了,居然还让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来送行,这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不仅来送行,而且还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艰难地攀越月台去

4、买橘子,这是多么地无情又无理。师:看来你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那么,我们怎样来看待这个情节呢?生:我觉得我们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探究文本。师:谁来说说当时的作者写背影时的真实心绪?(学生踊跃回答)生: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正值家境败落惨淡,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脸地向“我”袭来,“我”为走投无路而绝望。生:家庭光景如此惨淡,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不知何时再能见面的痛苦困扰着“我”。因此,作为父亲,他想方设法

5、地想为孩子做点什么。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又一生:我现在觉得,父亲拖着肥胖的身躯,吃力地爬越站台的栏杆,去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并不土,而让我们感觉这个形象更真实、更崇高。师:是啊,天底下的父亲都象朱自清的父亲那样,十分爱自己的子女,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他们忙里忙外,思前虑后,图的是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图,只求儿女平平安安。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孝敬父母,作一个关心父母的好子女。又一生:虽然家庭已遭受了种种不幸,但父亲从来都是面对生活的重负独立支撑着这个破产的家庭,即使作者已长大成人,父亲仍还“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师:这些都是人性中的真善美之处。这样的事例又每时每刻伴随在你的身边,

6、大家能说说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吗?(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师: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家境如何变迁,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永恒的,尽管爱的方式千差万别,但内涵是一致的。也许我们有时感受不深刻或感受不到,甚至一时会误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为子女默默奉献。在不知不觉中,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所涉及的相关重点都得到了分析、讨论和落实。而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所包含的那种感悟是建立在学生自发的、充满兴趣的质疑中完成的。二、反思与讨论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其变化速度有时快于部署计划的速度,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会遇到这些意外。作为老师,此时此刻如果仍旧依照原方案办事,

7、忽视教学环境和学生状况的改变,必然会使课堂失去鲜活的光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无论是悦耳的,还是“格格不入”的反调,甚至要期望学生能多发出一些振聋发聩的声音。我想,学生不是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是我们为人师者思想禁锢,抱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不放,才使得他们失去了活力,乃至于学习的兴趣。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活泼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会使我们的课堂出现未曾预约的精彩!所幸我抓住了这次契机,营造氛围,激活课堂,给学生一次展现

8、风采的机会,也给自己几多认识和感悟。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是让学生的头脑成为可以被填满的容器,将知识扳开、揉碎,以便在课堂中深挖细掘、讲深讲透,而是应该从学生体验学习,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每个学生建构言语,在师生理解、对话、心灵互动的课堂上,让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感动的怀抱。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背影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真正感受到了在自主空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的愉快,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既加深理解和体验,又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应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适应形势变化的调整,形成新的行动方案。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