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第一章_第1页
导论、第一章_第2页
导论、第一章_第3页
导论、第一章_第4页
导论、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国 法 制 史,绪 论,一、中国法制史的涵义 (一)中国法制史概念 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历史概念使用: 中国法制史,指的是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本身,是一种历史存在。 二是作为学科概念使用: 中国法制史,是指研究中国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点、历史作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即中国法制史学,二)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国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在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质、特点及其规律性,具体而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立法活动、立法成果,包括立法体制、立法活动及其社会背景、立法根据、立法技术以及由立法而产生的各种形

2、式的法律规范。 第二,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状况,包括各种类型的司法机关、司法体制、诉讼制度、诉讼原则、狱政管理等,第三,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政权的宏观法制状况,包括立法与司法的联系、法律的执行情况、法制的整体社会效益等。 第四,对各个时期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和学说。 第五,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宗教等文化传统,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中国法制史既是法律学的一门通史,又是历史学中的一门专史,是法学和历史学体系中交叉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学习和研究这门科学,既需要有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有历史学的理论和知识,学好这门课的基本方法: 首

3、先,要掌握中国法制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主要阶段以及各个历史阶段法制的基本特征。 其次,要掌握中国法制发展历史上主要的法律制度及其发展变化的关系。 第三,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和历史唯物观来分析和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三、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 学习中国法制史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中国法制史的学科价值主要在于,通过对法律现象的历史总结来启迪人们的思维,开阔人们的视野,为当代的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同时也为学习各个部门法提供相应理论底蕴。 “以古为鉴,可知兴衰,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华夏民族生活的环境因素 1、四周地理屏障显

4、著; 2、农耕生活格外依赖季候; 3、水利农业与国家公共职能密切相关; 4、与游牧民族矛盾显著。 二、国家的形成,三、中国法律的起源 法律最初指“刑法”,关于刑法产生于何时,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刑法起源于五帝时代,即原始社会末期。 二是认为从夏朝起始有刑法,关于中国法律起源具体途径的几种观点: 1、刑起于兵说; 用战争征伐来论证法律的起源。 2、刑源于天说;法律来源于天。 3、刑源于苗民说; 苗族最早制定肉刑。 4、刑以定分止争说; 法律的起源在于确定人们之间上下等级的名分以及不同的权利归属。 5、刑源于性恶说。 从人性的角度解释法律的起源,中国古代刑罚形成的特点: “刑起于兵、兵刑同一” 著

5、名学者钱钟书在分析了大量文献资料后指出:“按兵与刑乃一事之内外异用,其为暴力则同。刑罚之施于天下者,即诛伐也。诛伐之施于家、国者,即刑罚也。兵之与刑,二而一也。,尚书甘誓记载了夏朝的军法: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注:中国有史以来所颁布的法律中最早规定刑罚性质的法律军法,三、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中国法律的起源,走了一条兵刑合一、刑法受到特别重视的道路; 2、“礼”的深度影响,是中国法律起源的

6、最为基本的特征; 3、宗法制的影响是中国法律起源的另一重要特征; 4、中国法律的起源,还表现出民族大融合的特征,第二节 中国法律的历史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中国法律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法律的初创时期。初创时期法律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不公开。 (一)夏、商 夏、商两代以“天命神权”的观念作为立法、司法活动的指导思想,法律渊源包括习惯法、制定法和誓(军队的命令)等,二) 西周 西周是中国法律初创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西周法制的内容与形式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形成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法制指导思想;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确立了“刑罚世轻世重”、“明德慎罚”、矜老恤

7、幼等刑事政策与原则,二、发展期的中国法律 从春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律的发展时期。发展时期的中国法律的突出特点就是封建法律逐步实现儒家化,一)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林立”“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尤其是儒、法两家的“礼法之争”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法学。 春秋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各国陆续制定并公布了成文法,战国是封建制确立的重要时期。各诸侯国都对旧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变革,陆续出台了一批新的成文法。其中以李悝制定的法经为时最早,成就也最高,集中代表了当时的立法水平。 法经作为中国古代成文法典的源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 秦

8、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秦朝刑罚残酷,把法家的思想推到了极端,其所反映的“法治”水平是当时世界所罕见的,秦律的风格与时代特征 (1)以保卫封建经济基础以及相应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首要任务。 (2)重法轻儒、厉行“法治”。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空前广泛。 (3)秦律在内容上既限制、打击奴隶制度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奴隶制度残余,三) 汉 汉初统治者以约法省刑、清净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学说”作为政治法律上的指导思想。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等人提出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奉儒家思想为正统。 以“三纲五常”和“德主刑辅” 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

9、年之久,深刻地影响着历代封建王朝的行政、立法与司法的实践活动,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具有明显的承前启后性质,是秦汉法律向隋唐法律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律学得到空前发展。在律学的推动下,儒家思想实现了与法律的进一步融合,三、发达期的中国法律 (一) 隋、唐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传统法制的成熟和定型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法律成果最为辉煌,唐高宗时期所制定的唐律疏议在结构和基本内容上使封建法典趋于定型,在中国法制历史上创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二) 宋、辽、金、西夏、元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得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并对立法和司法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辽、金、西夏以及灭宋而一统天下的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法制建设,同样为中华法律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元代法制受儒家的思想影响较小,体现出较浓厚的蒙古族特色,三) 明、清 明律与唐律比较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轻其轻者,重其重者”;严惩“奸党”;严刑治贪。充分体现出皇权专制主义强化之下的法制变化。 清朝注意对边陲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专门立法活动,使封建时期的少数民族立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转型期的中国法律 从清末修律到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的制定,是中国传统法律的转型或称之为近代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中国法制近代化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与曲折的过程,一) 清末 法律思想领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西方法律思想的逐步输入和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日渐瓦解以及多种法律思想的兴起,出现了地主阶级改革派、农民阶级革命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思想派别,二) 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立法活动。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也曾在清末制定的法律基础上开展了一些立法活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进行了广泛的立法,最终确立了 “六法体系”,宣告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基本完成,具有着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这一时期的法制与实践具有明显的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