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_第1页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_第2页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_第3页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思考一、重大战略机遇期20xx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按国际公认的标准,我 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 进入了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这是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提出,对我国来说,本世纪 头 20 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第一,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人均GDP处于 1200 美元到 4500 美元、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 50、城市化率为 30 的,为工业化中级阶段。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占GD啲比重已降到15.23, 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加到 51.15 和 33.62,已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我国已确立制

2、造业大国的地位。自上世纪 60年代以来,世 界经济出现了两个重要发展趋势,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 和信息时代。二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启动工业化进程,二者的结合, 使制造业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中国 由此成为了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 特别是进网 -入 21 世纪,我国 制造业已经成为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 居世界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首, 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带动工业化生产快速增长的主 要力量,而且中国的彩电、洗衣机、冰箱、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 产量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在家电、手机等产品出现新一轮扩张的同时, 轿车工业方兴未艾, 各类资源正在

3、向轿车工业大规模 集中,这是市场竞争推动发展、市场机制促进发展带来的。第三,资金、技术呈现梯次转移的态势。上世纪 * 十年代以来, 国际资金、技术主要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带来了沿海发展的机遇, 现在,沿海对国外资金、技术的承接受到了地域空间诸多限制,要求 自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必然促使沿海地区到西部来寻找发展 空间。国外资金、技术看好中国西部, 也在抓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一些产业包括高技术的信息产业, 也到西部来寻找发展空间。 珠三角 经济区蓬勃发展,增强了它的辐射力,因而扩展成泛珠三角经济区。 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也将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泛 长三角”正在悄然形成。

4、西部成了中国制造业可以延伸的广阔空间。第四,地区经济合作势头强劲。近年来,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 势头强劲,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亚洲东盟 10 国,由于中国的参与, 形成了 “10 1 ”机制。20XX年建成的“中国一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将成为一个拥有 1 7亿消费者,近 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达 1.23 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形成“ 10 3” 机制,并将向东亚共同体过渡。这一机制,将对原有的世界市场格局 产生重要影响, 从而形成北美欧盟东亚三足鼎立之势。 我国 在这一态势中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加快我国的发展是极好的机遇。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

5、自觉分析、 认识、批准本地的发展机遇,在把握机遇中求得主动。要实施跨越式 发展战略, 采取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特色战略融入全国全局, 以破解本 地区发展的难题。 要主动承接梯度转移, 中西部地区要把发展传统产 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 把发 展资金、技术密集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结合起来。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期自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届 _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 善期。这一过程就要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向纵深和各领域 拓展。按照国际通行的量化标准,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市场化在 15 30 左右的弱市场经济状态,未来 20 年,我们要从弱市场经济,经 过市场经济、相对成熟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笫一,触及深层次矛盾,改革的难度更大。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 建立,更多体现在新体制因素的引入、成长与拓展上,计划经济的核 心部分并未 _ 触动。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是触及传统计划经济体 制改革滞后部分的改革,如解决城乡分割、金融改革、产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进一步推进一般商品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化、 企业市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