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二、三讲科学价值说_第1页
自然辩证法第二、三讲科学价值说_第2页
自然辩证法第二、三讲科学价值说_第3页
自然辩证法第二、三讲科学价值说_第4页
自然辩证法第二、三讲科学价值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价值说,科学价值中立说,1954年,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因拒绝参加研制氢弹而受到美国政府的审讯。 另一著名物理学家特勒(E.Teller)在法庭上发言,谴责奥本海默:“尽人所知,良心这是道德的范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科学的范畴。我认为,对每项科学研究来说,致命的是当学者带着先验的道德、政治或哲学成见参加这项工作。科学和这些概念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就像科学对宗教一样没有兴趣。这是另一个世界的问题,科学对这个世界是无所谓的。如果学者透过道德的眼睛来看科学思想的话,那么,他不仅作为一个道德主义者,而且首先是作为一个学者,就会犯错误。奥本海默教授的事件,这是这种情况

2、的雄辩证明。”(注:余炳辉社会研究的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页。,科学价值中立说的007版本,这种学说在一部007电影中的对白中生动地复现出来。大战金枪客(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1974)中,邦德找到为杀手制作专用子弹的拉扎(Senhor Lazar),当邦德(James Bond)指责对方,要求对方说出为谁服务时,影片中有如下的台词,拉扎:邦德先生,我与顾客的关系,是完全保密的。好比医生。好比神父与忏悔者。(My relationship with a client, Mr Bond,is strictly confidential. Lik

3、e a doctor. A priest with a penitent.) 邦德:噢,当然!但你为断指流氓造枪,为暗杀者造子弹。(Oh, of course! Yet you make guns for fingerless hoodlums, bullets for assassins.) 拉扎:邦德先生,子弹不杀人,杀人的是扣板机的手指。(Mr Bond, bullets do not kill. lt is the finger that pulls the trigger.) 拉扎的工作与犯罪之间的联系有多紧密?当代科学与杀人之间有多大关系?它们是类似的问题,科学与价值无涉”的思想来

4、源,科学价值中立说的形成与近代科学诞生的背景有关。经过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以后,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为开端,近代科学在与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兴起,其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反叛宗教神学的意识。科学家把科学视为纯粹探求真理的事业,并把近代以来建立在观察、实验、逻辑和数学的科学方法以及在分析和还原的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经验科学无缘的政治、伦理等,与科学严格区分开来,不希望其他任何价值权威凌驾于科学之上,以图为对事实和真理的自由追求创造一种学术氛围,在哲学上,英国哲学家休谟首先通过对“是”与“应该”的划分,从逻辑上区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他认为,事实的错误本身不是罪恶,而“是非的错误可以成为不道德的一种”

5、。在价值领域是没有真伪可言的,因为在这里“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注: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01、509页。,德国哲学家康德进一步发展了休谟的思想,指出自然哲学所探讨的全是“是什么”的问题,而道德哲学所探讨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三联书店1957年,第570页。) 以孔德、斯宾塞等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思想家认为,一切科学的任务都是为了描述和发现事物之间重复出现的现象,经过归纳和提炼,最后形成一般性的结论。科学家的任务只是陈述或描述客观事实,寻求客观规律,为了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就必须

6、不搀杂研究者的任何好恶,对被研究的对象和所获得的结果的本质只能作“事实判断”,而不能作任何“价值判断”,只说“是”,而不说“应该,1914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在其“伦理的中立性”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长篇论文中,提出了“价值中立性”(wertfreiheit)的概念,并把它看作是科学的规范原则(regulativeprinciple),比较集中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关于价值中立说的思想。他主张科学家对自己的职业的态度应该是“为科学而科学”。他们“只能要求自己做到知识上的诚实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和数学关系”。他甚至断言“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

7、解的终结之时。)韦伯强调,科学研究者要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他只能向人描述或说明科学事实,不能教人进行价值选择。要对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出严格的区分,不能从“事实的陈述”推出“应该的陈述,经验科学与价值判断之间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一门经验科学,并不能教人应该做什么,而只能告诉人能够做什么,或在特定情况下人想要做什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在事实与价值截然划分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的“价值中立性”观念,认为科学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判断,与“主观”的价值无关。“价值问题完全是在知识的范围以外。那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

8、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注:罗素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3页。,不同的时期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有不同强度的差别,从温和的互不干涉、互不矛盾,到强硬的对立、冲突,科学价值中立的四主张,1.科学研究的主体不包含价值性因素。这体现了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的一种职业态度。 “科学家一如所认为的那样,以一种严格的、不参杂个人情感的方式从事他的研究工作,除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发现自然奥秘的喜悦之外,他不为任何情感所动” 作为学者,科学家,则必须在科学与实践,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做出区分,在研究过程中,保持

9、“科学内的禁欲主义” _马克思韦伯,2.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包含价值因素。 科学直接面对的对象是自然,由于自然界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故而科学也是价值无涉的,3.科学研究的方法远离价值因素 4.科学发现的结果无价值因素。 当人们谈到科学是中性的,他们的意思是说科学发现的结果就它们本身而言无所谓好还是坏,因而是中立的,它只是描述的而没有激励或是告诫的成分,而对它们的应用则是由来自事实外部的价值决定,虽然科学价值中立说曾经在思想界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科学发展高度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发展日益科学化,科学与文化、与社会呈现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是价值无涉的这样的观点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判与挑战。我们经常会听到“

10、中性的神话”,“逻辑上的不连贯”“自由意识形态的面具,等等讨伐之声。的确,这种批判有利于我们对科学的理解与反思,然而,科学价值中立说作为科学认识过程的一种观点、一种思潮,不是偶然出现的,其产生有它深刻的历史根源,如果科学价值中立说真如某些人所批判的那样一无是处,那么为什么围绕这一问题会形成长久的争论?为什么人们会持续地相信科学是而且应该是价值无涉的?科学价值中立说有没有合理性?或者科学价值中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深人到历史的语境来审视科学价值中立说时,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就一目了然了,二、科学价值中立说的历史语境,1.近代宣称科学是价值无涉的,与政治因素有关。 .在17世纪的大陆,科学仍被认

11、为是一种有潜在危险的颠覆哲学,必须严格控制和缩小它对政治、经济和宗教、道德行为的影响 科学允诺不干涉政治、神学换回来的是充足的经费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免受审查的权利,斯普拉特的皇家学会史:古代人是热情和急躁的,为争吵和战争所占据。但是相反的,皇家学会的人,努力把自然的知识和具有修辞色彩的东西分开,把想像等划分到私人兴趣的领域。自然哲学家们保证说维持安静和无感情色彩,自然哲学家开始的地方,就是道德的终结之时 在科学与政治的相互妥协中达到了二者利益的最大化,2.其次,19世纪科学发展的专业化,也是导致科学与价值分立的原因。 19世纪晚期,出现了推动科学中立说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是科学的专业化。

12、 在19世纪,一些业余的,浅尝辄止的涉猎者从带薪水的专业化队伍中消失,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写作的语气也发生了改变,在19世纪以前,学会期刊通常包括一些投机性的文章,上面规范的和事实的问题总是纠缠在一起。在19世纪末,这样的文章从有名望的专业期刊中消失。学会中的会员资格越来越有限制性,通常需要高等教育的人。严肃的专业科学家的都充满冷静的和事实的语气 科学家们在约定的领域达成共识:即在科学工作中讨论价值会使研究变得很不专业,再次,20世纪30 , 40年代,强调科学是价值中性的,一方面,是为了逃避无所不在的政治侵扰, 另一方面,它成了抵御社会批判、摆脱社会责任的挡箭牌,阿迪蒂.丽塔在科学中性的神话中

13、写道,这段时期发生的几个事件促使伴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已渐渐枯萎的科学价值中性说一时间又活跃起来: 一件事或许是强调科学是中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二战以后,随着原子弹的应用,在科学家中引发了一种道德良知的危机。很多科学家认为,如果他们还想继续从事科学事业,如果要想使他们的道德愧疚感有所减轻,那么必须在物理学使用的后果和物理学本身之间做出区别,物理学一定是中性的,只有当它们被投入应用时,才会有好与坏的区分。尤其是西方,科学的应用产生了恶果,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鲜明地在科学和时它的使用之间做出区分。 至于在过去一直坚持在科学与人类进步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联系的人来说,重新回到实验室中,保持中立成为必须的了

14、,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科学价值无涉”的观点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科学价值中立说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这一点近代科学萌生时期体现的尤为显著,当时,“科学与价值无涉”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起到了保护科学成长进而确立其合法地位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科学独立的方法论前提。想象一下,如果科学始终和神学,哲学混淆在一起,而不划定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科学怎么可能发展呢,在随后科学成了权势话语的时期,强调科学价值中立说,反映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对科学的客观性和自主性的维护。 因此,追寻“科学价值无涉”的历史轨迹,我们看到在不同阶段,出于不同目的,其意义也不

15、同,主张“科学是价值无涉的” 的科学中立说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复杂的,二、科学的价值负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它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科学又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二个方而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科学不仅是知识体系,还是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形态,价值是表示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的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特定的关系,价值的客观基础和源泉在于客体的属性,这是价值的外在尺度,主体的需要是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和实现,价值本质上是个历史的范畴,

16、人的价值标准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从科学和价值的关系米看,科学毫无疑问承载着价值,科学与价值关联的表现,第一,从科学研究的动机上看。动机是促使个人产生行为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内在的需要和外在的刺激。科学活动,同人类其他一切活动一样,动机对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研究过程的进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献身科学的动机有许多种,而不同性质的价值取向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爱因斯坦说:“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实在也各不相同。”从价值关怀方面看,科学家可分为三类:智力愉悦型、功利型和终极关怀型。其中,只有终极关怀才是唯一地构成科学的最主

17、要最持久的推动力。他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在我们的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我们可以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注: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00、2页。,第二,从科学探索的主体来看。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他们的科学活动离不开价值判断。利学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打上社会价值观念的烙印。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创造活动,科学家的理性思维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囚素共同发挥作用,以主观偏爱为特征的价值判断不可避免会渗入其中,第三,从科学知识体

18、系上看。在科学知识体系之中就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概念和范畴构成的,它们具有隐喻的性质,必须借助于人类文化传承的其他术语才能构造和理解,价值必然蕴含其中。科学知识体系作为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是对客观对象有选择的和近似的反映,这就为价值因素的渗入留下了空间,第四,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看,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已很大程度地渗透进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来。科学虽然部分地是通过其自身的结构和逻辑独立发展的,但它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受其他社会子系统,如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1)一门科学要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容易得到资助并得到重视研究

19、。对重点课题予以大量研究经费并设立奖励项目,可以把科学家的注意力吸引到所期望的领域。可见,科学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主观选择的,蒙上了人类的价值色彩,2)科学同样也不可能在政治真空中发展,科学与政府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是由于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的组织管理、科研经费和物资的筹措及合理配置、研究的方向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关系等等问题,要求政府能够对大科学予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科学家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到行政体系中来,有些科学家同时又是政治家,其知识主张受到他们在一个政治环境中的地位的影响,3)在科学与社会大环境之间存在着不断的文化交换。也就是说,科学这一话语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它受科学之外

20、的其他文化资源的影响,如艺术、宗教、神话等。这些外在的文化因素,往往是潜移默化进入科学的,它们对科学家的影响只在很有限的程度上才被意识到,但这种客观存在的影响作用却是不可否认或忽视的。可见,科学也不可能是远离价值的,第五,在科学共同体内生产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社会建构的实质也说明了科学是无法价值中立的。科学的社会建构论者认为,先前被认为是纯粹的、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是在一个人工环境中社会建构的产物,它负荷着其产生过程的情境权宜性和利益结构的印记。科学知识生产中的资源包括科学论文资料、实验室仪器或设备、实验规则、科学家以及在科研管理中的职位或权利等等,这些共同构成科学研究的语境。对这些语境

21、因素的选择、使用和控制是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构成某种资源关系。不同科学家之间的利益融合与利益分裂支配着对这些资源关系的定位。资源关系既包括冲突,又包括合作。在科学家的商谈中通过利益融合获得的一种平衡,同时,冲突也隐藏在这种平衡之中。一旦平衡破坏,冲突就会出现,就会发生利益分裂。科学生产的语境性和利益关系都使得科学知识生产必然地蒙上了价值的色彩,科学建构论的主要论者卡林诺尔塞蒂纳认为,科学知识的建构包括实验中事实的建构和科学论文的建构。7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决定与商谈的链条来实现。科学家们先各自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经过相互交流,直到获得最终的一致意见。实验室的成果不是个体的,而

22、是话语互动和商谈的社会事件。当科学家以论文、评论以及学术会议的形式就某种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时,他们从事着话语的互动,从事的科学知识的切磋和建构。在科学论文的建构过程中,存在着从初稿到终稿的多次对话、修改和妥协。发表的论文即作为终稿的论文往往掩饰了文学意图,掩饰了作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商谈,掩饰了权力的干预以及对规则的改变,已经与初稿内容相去甚远,最后,从科学的运用及产生的后果来看,科学更是负载着价值的因素。科学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便利与舒适,科学已成为我们今日生活的基础。但科学技术运用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后果,使人类社会的未来笼罩上一层阴影。科学是背负价值的,无

23、论这价值是正的还是负的。针对科学价值的这种双重性,尤其是在科学可能继续被滥用的情况下,如何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了,科学负载价值说的重要意义,研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认识到科学负载价值,对当代科学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大科学的时代,科学与社会复杂的互作导致了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而且二者正呈现出加速深化的态势。一方面,科学日益社会化,科学活动需要强大的特质基础、昂贵的仪器设备、大型的科研院所和实验室,以及组织化了的以科学为职业的庞大的研究队伍和共同体;另一方面,社会日益科学化,已具备了一定的机制使科学发现从其出现到实际应用的周期

24、日益缩短,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技术进步的速度,为现代社会不断产生新的产业,这不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慷慨回报了社会的投入,而且深刻影响了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乃至人的发展,从“科学技术一体化”到“科学技术经济一体化”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打上科学的烙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着科学的支配。这样,发展科学也就自然在各国都已成为国家行为。“事实上,二次大战以来,科学或者更精确讲是科学研究之所以成为所有国家都极为关注的政治因素,正是因为使用科学资源的能力现在已经明显地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政治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都在制订科学政策和建立相应的国家机构。研究组织趋向于越来越集中,变

25、得完全置于国家的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之下。”(注: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页。) “纯科学”这一概念已被相对于应用科学的“基础科学”所代替,科学研究概念也被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内的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所代替,纯科学早已不足以代表科学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就科学而言,就应该把“求真”与“求善”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牢记“求善”的目标,把增进人类社会生活作为崇高目标。正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科学研究“基本的最终的价值判断就不会取决于为了科学的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 就社会而言,应该把科学活动的全过程加以规范、计划和调控,以

26、尽可能地减少科学的负面效应,增大其正面效应,防止毫无限制地盲目发展所有科学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就科学家而言,应该认识到“科学价值中立”的纯科学理想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科学研究只不过是一种神话或幻想。在科学已大规模地介入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之中时,科学家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存在物,也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而且还扮演着社会共同体的角色。在第三次帕格沃什(Pugwash)会议上通过的维也纳宣言中写到:“科学家由于他们具有专门的知识,因而相当早地知道了由于科学发现所带来的危险和约束,从而他们对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问题也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和一种责任这就要求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

27、动时,应注意到科学活动方式本身的道德约束问题,并自觉承担起应有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我们说,科学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尤其不能看作是一种脱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体系。我们应该首先将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一种社会的建制,它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选题,进行研究或者关于研究成果的应用都要作出价值判断的,都不能是价值无涉的,不能采取超然的态度的,特别是在当代,由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愈来愈大,它大大改变了世界,它造福人类但也可能毁灭人类。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不仅对自己的工作和对科学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负有伦理的义务,而且对

28、更广阔的社会负有道义责任。那种认为科学家的责任只在发现与发明,对它的应用不负责任的中性观点已经过时了,科学家们愈来愈对人类幸福、人类未来表现出极大的关心。造成科学家日益增长的责任心的,有下列几个突出的事件,核研究与核伦理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原子弹,没有出现应不应该研究原子弹的争论,因为希特勒德国也在研制。但是当年美国杜鲁门政府准备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时,就有科学家出于对人类前途和道义的考虑反对这样做。年月由詹姆士弗兰克等七人联名向国防部提交报告,反对使用原子弹,到了使用原子弹前的最后时刻又有Szicard等名科学家向杜鲁门发出请愿书。但是这个建议没有采纳。年月,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

29、了一枚原子弹,死亡万,伤万人,宣布了原子弹战争的开始,也震惊了全世界。到了年代初,美、苏都开始制造氢弹,氢弹与原子弹不同,原子弹用的是重元素的核裂变反应,其破坏能力有限度,而氢弹用的是聚核反应,它的破坏能力大得多。一个就可杀死一千万人,个就引致核冬天的到来,所以氢弹的威力是可以毁灭全人类的。根据有关人士统计,仅美、俄两国就共有核弹头四万五千枚,足可以将地球上的生命毁灭许多次。奥本海默,是原子弹之父,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科学家顾问组主席,不愿承担这个毁灭人类的风险,公开反对试制氢弹,拒绝参加氢弹的研制,因而被美国国防部解雇。这表明科学进入一个新时代,就是社会道德伦理责任的觉醒时代,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

30、科学工作者反对战争,反对核军备竞赛运动,对大国的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月巴黎会议还通过决议,建议各国政府规定科学研究者的权利与义务,其中包括科学研究者“对某些项目在人性、社会或生态方面的价值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直至退出这些项目的研究,如果他们的良知这样决定的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科学研究者地位的建议第四项第条)我国许多科学家对三峡工程生态效应的关心,就是这种社会责任感觉醒的表现,基因工程的社会责任 基因工程或基因重组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生物工程,它将带来世纪的农业革命。基因工程是用人工方法切割出来的或人工合成的DNA大分子的片断(基因)植入某种细胞

31、(例如细菌)内与细胞内原有的DNA重组,从而创造出具有人们所需要的性状与功能的生物物种品系。例如用人工方法将生产激素的基因或将生产人胰岛素的基因植入大肠杆菌产生的大肠杆菌变体能生产各种激素或人的胰岛素等等。这类技术在年代中期和后期有新的发展。例如合成了能杀死松毛虫的病毒,重组了狂犬病毒基因,使其后代“无害”于人体,而创造一种能吃掉海面浮油的细菌也接近成功,很显然,基因工程研究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福利,但也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危险。我们人工地制造了各种新的细菌将它释放到开放的自然界中,与自然界现有的微生物结合起来会不会引起生态平衡的大破坏?在现在,在我们对微生物生态问题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这种预料不到的

32、危险性更是不能忽略。而且这种工程万一不慎创造一种致病细菌或致癌病毒进入自然界就会危害人类的健康。而如果创造恶性菌株用于战争和进行恐怖活动那更是不堪设想了。现在,生物学家们达到某种共识:如果有某种极大危险潜伏在某项研究中,则我们应“暂时停止”这项实验。这种实验叫做暂禁实验,待建立严格管理制度,确保安全后,再开放这个实验。现在有些国家(如英国)设立危险病原体顾问委员会(ACDP)确定哪些是引起人体疾病的危险病原体,对于这些病原体,不许用来作基因重组工程实验,这些都表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心的加强,由此引起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人体实验与医学伦理 导致对科学伦理反思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人体实验与医学伦理,第

33、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纽伦堡对纳粹医生在集中营中的骇人听闻的罪行进行审判,揭露了他们在集中营中用人进行所谓“医学实验”,大多数受害者极端痛苦和恐怖,并且导致死亡或终身残废。世界医学联合会(WMA)在反思这个事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以人为实验对象的第一份国际公约,叫做赫尔辛基宣言(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届WMA大会上通过,修改文本年在届WMA大会上通过)。这个宣言一方面肯定对人进行实验是必要的。“医学的进步基于研究,而研究最终必须是改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程序,以加深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理解”,而以人为对象的实验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例如:这种实验“应当以进行过充分的实验室实验和动物实验以及全面掌握科学文献

34、知识为基础。”这种实验对研究对象的危险和利弊必须有专门委员会以充分的考虑和认真的评价与论证,并且“只应由有科学资格的人员的在一位能干的临床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而且“对研究对象利益的关注必须始终高于科学和社会的利益”。在这里不能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拿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当作道德标准,认为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此外,该项文件还规定被研究对象是否参加这项被实验应有绝对的而不是形式的自由。“他或她可以随时退出研究,并可随时自由地收回其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意”等等。(以上引文均见于赫尔辛基宣言) 至于用人的胚胎作实验,由于人的胚胎也是人,但他不能表示愿意不愿意,所以现代许些发达国家的法律也是一般规定不允许

35、做这种实验的。英国至今有两个法案草案,一个是由哲学家Warnock领导的一个委员会起草的,这个草案规定允许早期胚胎即受孕后日内的胚胎进行实验研究,另一个法案是右翼提出的禁止一切人胎的非治疗性实验研究,议会迄今未能作出最后决定,可见科学的影响太大了,因而它的社会责任受到充分的注意,科学研究决不是伦理无涉的,至于能否拿动物作实验的问题,也有一个动物权利的世界宣言,由保护动物权利国际同盟于年通过,其中规定“所有的动物都有出生的自由也有生活的自由”“动物不应受到粗暴的对待或残酷的役使”,“在必须宰杀动物时,宰杀应当是快速的、无伤的和不引起痛苦的”“用动物作实验,不论是医学的、科学的、商业的,还是其它性

36、质的,凡是涉及产生肉体上或心理上产生痛苦的,都是与动物权利不相容”(见前书,页)等等。至于医学伦理的其他方面,是当代科学伦理学的热门课题,环境保护与环境伦理 科学技术有两重性,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威胁人类的生存,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迅速消耗,对人类现代社会的稳定性构成极大的威胁。科学技术及其伴生物即工业污染了整个环境。就以DDT的使用为例,它固然杀死了害虫以及蚊蝇之类的疾病载体,可是它同时又杀死了大量的益虫。进而它通过空气和水源散播到地球表面各个部分,积累起来,毒害了整个食物链,各种飞鸟和水中的鱼类无不受其害,最后受害者还是人本身。至于工业的

37、污染怎样导致大气上层的臭氧层变薄,太阳中有害的辐射增加,导致增加人体致癌的危险以及工业污染造成的酸雨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在此不能一一论证了。因此最近兴起了环境伦理学,说明科学家应该有怎样的行为规范对待自然,对待环境,在这方面科学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它的责任是发扬科学为人类造福的方面,抑制和减少科学对人类的副作用,保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随着科学工作成为一种愈来愈重要的职业,科学建制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就暴露出科研人员和科学建制上的许多问题,如盗名窃誉、弄虚作假、学阀作风等腐败现象在整个科学过程都存在着,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有伦理负荷这已经是十分明显的事情了,赫胥黎说:“你

38、不知道在这个该死的科学界中勾心斗角的情况。我担心,科学并不比人类活动的任何其他领域更纯洁,尽管它本应这样。光有真水平没有什么用处,它必须要靠手腕和世故作后盾才能起作用”。(布劳德,背叛真理的人们第页) 所以科学家决不是价值无涉的。正因为这样,更需要科学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家的社会责任,20 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1989年美国医学学会发布“在健康科学中的负责任的研究行为”的报告;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研究院共同发表了题为“负责任的科学:确保研究过程的诚信”的研究报告;1995年美国的这三院又联合再版了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

39、,在1989年初版时的书名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后面明确加上“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以强调科学家的责任,2002年美国的三院再次出版了有关科学研究的责任的研究报告科学研究中的诚信创造促进负责任研究行为的环境。可见责任在科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什么是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责任的最一般、最首要的条件是因果力,即我们的行为都会对世界造成影响; 其次,这些行为都受行为者的控制(自由意志),如果一切行为都出于被迫,就谈不上责任;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它能预见后果(认识能力)。由于人有自由意志、有控制能力、有预测能力,人能有效地影响外部世界,因此人的行为要负责任,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例如医生、律师、科学家、

40、工程师或统治者,由于他们掌握了知识或特殊的权力,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带来比其他人更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应负更多的责任,需要有特殊的行规(诸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来约束,流传约2000多年的确定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的誓言,以希波克拉底的名字命名,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5前4世纪著名的希腊医生。这一誓言很可能在希波克拉底之前已经在医生中代代相传,以口头的形式存在,希波克拉底也许是第一个把这一誓言用文学记录了下来的人。这一誓言中有封建行会及迷信的色彩,但其基本精神被视为医生行为规范,沿用了2000多年。直到今日,在很多国家很多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宣誓,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

41、雷波斯及天地诺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

42、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亟之,科学技术增加了人的预测和控制能力,因而也扩展了责任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人的能力增加了,人的行为本性也发生了变化。个人的行为的后果越来越复杂、越严重、越持久而且不易预测,关于科学家的责任的讨论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一种角度是讨论作为科学家,在促进科学知识增长过程中科学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比如:为科学而科学,普遍性、公有性、无利益性、系统的怀疑主义、独创性、谦虚、理性精神、感情中立、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本身(比如做实验)还应遵守人道主义原则(比如,1949年纽伦堡法典,强调人类被试的实验要遵循知情同意、有利、不伤害、公平、尊重等原则)以至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原则。这些规范保证了科学的自主发展和科学知识生产的正常运行,另一个角度是从社会大系统来看,考虑科学家在社会中身份的多重性,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应该增加一条:有责任性,即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