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_第1页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_第2页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_第3页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_第4页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B 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C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D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2.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多种化合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B 生活中许多发酵产品需要微生物,如酿醋需要的关键细菌是酵母菌C 可利用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秸秆,并将其产物转化为乙醇D 许多微生物也可导致人类患病3.微生物(除病毒外)

2、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 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 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4.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使用

3、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个菌落B 如果要测定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 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D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5.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 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 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C 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 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6.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C 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 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

4、培养基上7.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A 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B 青霉素或琼脂 C 高浓度食盐 D 维生素或指示剂8.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A 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 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C 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 D 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9.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 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C 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D 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

5、为样品10.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C 该实验用的培养基包括选择培养基D 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1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B 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C 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 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12.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

6、使用乙醇作为代替燃料,生产中玉米和麦草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已知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首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_的土壤中,该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_,_和_。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_。(3)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当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

7、对涂布器进行_处理。(添“消毒”或者“灭菌”)(4)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微生物种类)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_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13.微生物培养技术在医疗、工业生产、食品生产等方面均有应用。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培养基中的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_。在各种成分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的是_和灭菌。(2)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进行细菌的耐药性试验,其大致过程是:将含有某种细菌的菌液用_法接种在培养基表面并进行培养,最终形成单个的菌落;再分别将含有等剂量不同种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圆形滤纸片置于该平板上有菌落的位置,继续培养

8、一段时间后,若滤纸片下的菌落死亡,说明该细菌对该抗生素_。(填“敏感”或“不敏感”)(3)用上述方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在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5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稀释倍数为105时,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由于土样不同由于培养基污染由于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4)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下图所示

9、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A B C D14.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培养基。(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_。(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应加入的物质是_,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15.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作物秸秆含有

10、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 。其实验流程是:壤取样 选择培养_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_ 的菌落。(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_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3)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来检验。(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_ 。16.有些细菌可分解原

11、油,从而消除有原油泄露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经过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图A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图B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2)在筛选过程中,应将_接种于以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3)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1L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倍。各取0.1mL已稀释

12、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图A的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样液中菌体数为_。(4)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5)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带区域的大小。一般透明带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降解原油的能力_。(6)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PH调整,接种前要进行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条件下进行。17.发酵工程是通过大量培养微生物以生产某种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欲从多种微生物中分离某种细菌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应使用_培养基。纯化菌种时可采用比较简单的_法进行接种,接种操作应在_进行。(2)纯化的菌种常采用固

13、体斜面培养基临时保藏,该方法保存的时间较_,而且菌种易_。常用的凝固剂是_。(3)从培养基所含的成分来看,从土壤中分离出固氮菌的培养基特点是_,从土壤中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特点是_。1.【答案】C【解析】天然培养基是成分不明确的培养基,并不是不需加工配制的培养基;实验者的双手需进行消毒处理;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唯一氮源而不是唯一的碳源。2.【答案】B【解析】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酿醋首先使用酵母菌发酵得到酒精,然后在有氧条件下再用醋酸菌发酵得到食用醋。3.【答案】D【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利用的碳源是纤维素,而硝化细菌的碳源是CO2,A项错误;某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它们的细胞质中

14、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配制培养基时要考虑培养物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C项错误。4.【答案】D【解析】图示为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个菌落,A正确;计算菌体数量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C正确;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5.【答案】D【解析】微生物生长繁殖必须的五大类物质分别是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由于自生固氮菌可以将大气中氮气合成为氨,因此,不用另加氮源,A错误、D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杂菌分离,应该用选择培养基

15、,B错误;蛋白胨含有氮元素,所以不能加入该选择培养基,C错误。6.【答案】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7.【答案】A【解析】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高浓度食盐的目的是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而加维生素一般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起不到选择或鉴别作用,只有在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后,某些微生物会与特定的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而表现出特有的菌落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去判断属于哪种微生物。8.【答案】D【解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1)富含纤维素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2)选择碳源(3)刚果红透明圈灭菌(4)酵母菌重铬酸钾13.【答案】(1)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调节pH(2)稀释涂布平板敏感(3)303002.5107(4)刚果红染色A14.【答案】(1)液体选择(2)异养型;酵母菌或霉菌(3)(CH2O) 先调整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