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全科医师培训ppt课件_第1页
小儿液体疗法全科医师培训ppt课件_第2页
小儿液体疗法全科医师培训ppt课件_第3页
小儿液体疗法全科医师培训ppt课件_第4页
小儿液体疗法全科医师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液体疗法 广西民族医院 黄波 2011-02-15,1、0.9%氯化钠、10%氯化钠、1.4%碳酸氢钠、5%碳酸氢钠、5%葡萄糖、10%葡萄糖、10%氯化钾张力各是多少? 2、 2:1 3:2:1 4: 3:2 各组成成分?各组张力是多少,小儿液体分布,细胞外液阳离子: Na+ 、 K + 、 Ca + + Mg + + 细胞外液阴离子: Cl - HCO3- Pr 细胞内液阳离子: K + Ca + + Mg + + Na + 细胞内液阴离子: Pr HCO32- HPO42- Cl- 新生儿细胞外液:高K +、 Cl - 、 HPO42- 乳酸 新生儿细胞外液:低Na+ HCO3- C

2、a +,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成分,1 0.9%氯化钠 等张 2 10%氯化钠 11张 3 1.4%碳酸氢钠 等张 4 5%碳酸氢钠 3.5张 5 5%或10%葡萄糖 等张 / 2张 6 10%氯化钾 8.9张,混合溶液?如何评估其张力,混合溶液系由各种等张溶液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一般将溶液中电解质所具有的渗透压看作是溶液的张力,即等张含钠液占混合液体量的几分之几,混合液即为几分之几张,2:1 3:2:1 4: 3:2 组成,血浆Na:Cl=3:2 2:1 2 份0.9%氯化钠 +1份1.4%碳酸氢钠 3:2:1 3份葡萄糖 + 2 份0.9%氯化钠 +1份 1.4% 碳酸氢钠 4: 3:2 4份

3、0.9%氯化钠 + 3份葡萄糖 +2份 1.4% 碳酸氢钠,液体的配制,2:1 100ml 等张 扩容 3:2:1 100ml 张 等渗性脱水 4:3:2 100ml 2/3张 低渗性脱水 2:1 250ml 3:2:1 250ml 4:3:2 250ml,2:1 100ml 100张 0.9%氯化钠 1.4%SB 10%GS 100ML 66张 33张 10 %氯化钠 6ml 5 %SB 9ml 0.9%氯化钠 1.4%SB 66ml 33ml 10 %氯化钠 5 %SB 6ml 9ml,3:2:1 10%GS 100ML 10 %氯化钠 3ml 5 %SB 5ml 4:3:2 10%GS

4、100ML 10 %氯化钠 4ml 5 %SB 6ml,2:1 10%GS 250ML 10 %氯化钠 15ml 5 %SB 24ml 3:2:1 10%GS 250ML 10 %氯化钠 8ml 5 %SB 12ml 4:3:2 10%GS 250ML 10 %氯化钠 10ml 5 %SB 16ml,患儿,2岁,体重10kg,中度脱水,中度酸中毒,如何配液,液体疗法补液原则(累计损失量,1 定性 等渗性脱水 2 定量 80-120ml/kg 3 定速 8-12h输入 4 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宁 酸勿碱 5 选用液体:1/2张,100ml/kg 10kg 1000ml 1/2 500m

5、l 第一瓶 2:1液 100ml 第二瓶 4:3:2液 100ml 第三瓶 3:2:1液 250ml 第四瓶 1/3张液 100ml 补5碳酸氢钠(ml)(22-测得HCO3- )0.5体重K=(22-10) 0.5 10 1.7=100 (ml) 先补1/2,即 5 SB 50ml,2:1 10%GS 100ML 10%GS 100ML 1h 10 %氯化钠 6ml 10 %氯化钠 4ml 5 %SB 9ml 5 %SB 15ml 4:3:2 10%GS 100ML 10%GS 100ML 1.5h 10 %氯化钠 4ml 10 %氯化钠 2ml 5 %SB 6ml 5 %SB 12ml 3

6、:2:1 10%GS 250ML 10%GS 250ML 4.5h 10 %氯化钠 8ml 10 %氯化钠 4ml 5 %SB 12ml 5 %SB 24ml 1/3张液 10%GS 100ML 2h 10 %氯化钠 3ml,1) 10%GS 100ML 1h 10 %氯化钠 4ml 5 %SB 15ml (2) 10%GS 100ML 1.5h 10 %氯化钠 2ml 5 %SB 12ml (3) 10%GS 250ML 4.5h 10 %氯化钠 6ml 5 %SB 24ml (4) 10%GS 100ML 2h 10 %氯化钠 3ml 张力=(100+66+125+33)/(100+100

7、+250+100+19+14+30)=325/610=1/2,四 . 液体疗法,某物质补充量(ml)=(正常值-测得值) 0.5 W t K 转换系数(K,ml/mmol)指1mmol某物质 所需的该物质溶液的毫升数 K=某物质分子量/(10 该物质百分比浓 度g / V ) Na =23 H=1 C=12 O=16 Cl=35 K5%SB=(23+1+12+48)/(10 5)=1.7,例:K0.9% Na cl=(23+35)/(10 0.9)=6 K5%SB=1.7 K3%Na CL=2 5%SB(ml)=(22-测得HCO3-) 0.5 W t 1.7 3%NaCl(ml)=(130-

8、测得血钠) 0.5 W t 2 高钠血症 失水量(L)=(1-正常血钠值/ 测得血钠值) 0.7 W t,定性: 等渗性脱水: 130mmol/L血钠145mmol/L 高渗性脱水:血钠145mmol/L 低渗性脱水:血钠 130mmol/L,补酸时注意事项,一般代谢性碱中毒可通过补充氯化钾或氯化钠而得到纠正,不需单独补酸,仅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才需单独补酸,且一般先补充计算量的1/2,再根据治疗反应调整用量,同时还需补充氯化钾、氯化钠配合治疗。肝,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氯化铵,此时可改用盐酸精氨酸,九)低钠血症时补钠经验公式 纠正低钠血症时,临床上常用的为3%氯化钠或5%碳酸氢钠含钠溶液,则婴儿期补

9、钠公式具体化为: 3%氯化钠溶液(ml)=(130测得血钠值)0.5体重2.0 5%碳酸氢钠溶液(ml)=(130测得血钠值)0.5体重1.7,补钠时注意事项,1.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补钠量是经验性的,只能作为粗略指导,一般先给计算量的1/2,再根据治疗反应酌情继续补充。 2.紧急情况下,如无化验结果而高度怀疑重症低钠血症时,可先提高血钠浓度10mmol/L,则需3%氯化钠溶液或5%碳酸氢钠约10ml/kg,再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用量。 3.轻度稀释性低钠血症时,不需单独补钠,只需严格控制入水量并加强利尿治疗即可。轻度缺钠性低钠血症可按低渗性脱水处理,使用2/3张含钠液。严重的低钠血症(血钠

10、浓度120mmol/L)时,无论是稀释性还是缺钠性,均需使用高张含钠液,使血钠较快的恢复至125mmol/L以上,4.一般每次提高血钠浓度不宜超过10mmol/L,每小时提高血钠浓度宜在12mol/L,对于慢性低钠血症,每小时提高血钠浓度宜在0.5mmol /L左右,不应一次补钠量过多或速度过快,且随着血钠浓度的逐渐提高,含钠溶液的张力亦应逐渐降低。 5.如低钠血症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补钠总量中宜3/4量用3%氯化钠溶液,1/4量用5%碳酸氢钠溶液,高钠血症的液体疗法,高钠血症可分为浓缩性高钠血症(伴脱水)与潴钠性高钠血症(不伴脱水)两大类。小儿浓缩性高钠血症主要为高渗性脱水,较潴钠性高钠血症

11、多见,且多为急性发病。浓缩性 高钠血症实施液体疗法时,除需补充水分外,还需同时补充适当钠盐,而潴钠性高钠血症主要是补充水分,以稀释血钠浓度,同时限制钠摄入,加用强效利尿剂促进钠排出,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现重点介绍浓缩性高娜血症的液体疗法,1.补液总量:可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失水量或累积损失量,即: 失水量(L)=(1-正常血钠浓度/测得血钠浓度)体液总量(L) 在婴儿期,体液总量(L)=0.7(70%)体重(kg),则上述公式具体化为: 失水量(L)=(1-正常血钠浓度/测得血钠浓度)0.7体重 补液总量为上述失水量加每日生理需要量,补钾注意事项,见尿补钾 静脉补钾浓度46小时 严重低钾应持续补钾46天 轻度低钾血症(3mol/L),补10%氯化钾1ml/(kg.d);中度低钾血症(23mol/L),补10%氯化钾2ml/(kg.d);重度低钾血症(12mol/L),补10%氯化钾3ml/(kg.d,补碱时注意事项: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补碱量是经验性的,只能作为粗略指导,一般先给计算量的1/2,再根据治疗反应的情绪继续补充。紧急情况下,若无血气分析结果,可先提高血HCO3-或BE值5mmol/L(5mmol/L),则需5碳酸氢钠溶液约5ml/kg, 再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用量。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应迅速补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