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湖港湾水体治理实施方案_第1页
某湖港湾水体治理实施方案_第2页
某湖港湾水体治理实施方案_第3页
某湖港湾水体治理实施方案_第4页
某湖港湾水体治理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市某湖港湾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时间:xx年xx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编制单位11.3 支持单位11.4 项目建设地点11.5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1.6 项目建设内容21.7 工程投资21.8 方案编制依据21.9 方案编制单位简介2第二章 项目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42.1 项目指导思想42.2 治理思路42.3 生态治理依据4第三章 某湖港湾水生态修复方案53.1 生态修复技术路线53.2 绿狐尾藻简介53.3 建设内容7第四章 生态系统长效管护机制94.1 项目实施保障94.2 绿狐尾藻长效管护方案9第五章 投资估算115.1 投资估算依据115.2 总投资估算1

2、2第六章 典型案列12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某市某湖港湾水生态修复工程1.2 编制单位1.3 支持单位1.4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地点位于某市某湖港湾河道,见图1-1。1.5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图 1-1 某湖港湾治理点由于长期接纳周边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某湖港湾河道水已受到污染,水质为劣五类,呈现严重富营养化,水体透明度低,黑臭现象严重,感官体验极差。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 10%以内,到 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1.6 项目建

3、设内容(1) DCJ-生态浮框500组(2) PVC浮子围栏55m(3)吸油毡1.5m*8m*2mm(4)塑料小船1条1.7 工程投资1.8 方案编制依据某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组织编报湿地保护建设项目的通知;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某省湖泊保护条例(2012.5);某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鄂政发20163 号);1.9 方案编制单位简介第二章 项目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2.1 项目指导思想某湖港湾水生态修复工程

4、不仅要考虑对水体污染的控制,更要考虑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坚持“自然原则”、“生态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生态净化”的技术方法,利用“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综合考虑水质净化和景观提升。2.2 治理思路经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项目的适用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 我司提出以下治理思路:1、建议当地政府继续加强某湖港湾河道上游沿岸居民生活区的截污纳流工作,减少生活污水排入东港的总量;2、加强环境监管,杜绝工业废水未达标排入某湖港湾;3、在河道入水口布设吸油毡,利用吸油毡吸取污水中的浮油, 可以有效地阻值浮油向河道中的扩散。4、布设

5、绿狐尾藻生态浮床,在发挥其净水功能的同时,对项目河段进行绿化景观构造。2.3 生态治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3、某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鄂政发20163 号);4、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第三章 某湖港湾水生态修复方案3.1 生态修复技术路线根据某湖港湾水环境现状及污染情况,我司提出如下生态修复技术路线。污染源分析污染整治措施长效运行管理城市生活雨水径流构建生态浮床水生植物管理出水口布设吸油毡图 3.1 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建立项目长效运行管理机制,首先要构建一个健康的绿狐尾藻生态系统,做好日常水质监测和绿狐尾藻管护工

6、作,确保本项目长期有效的运行。3.2 绿狐尾藻简介绿狐尾藻为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原产地为南美洲, 作为园林景观植物引入我国已有 200 多年历史,系多年生沉水或浮水草本植物。主要特性:(1)多年生植物,在水体中适宜生长时间长,生物量大。(2)适应高氮、磷水体环境,可耐受的最高氨氮浓度为 500 mg/L,对水体氮磷的吸收能力强。(3)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粗蛋白、粗纤维含量优于三叶草,年产干草高达 4-6 吨/亩。(4)根系发达、吸附能力强,微生物附着时体表面积大。(5)不具生物入侵性。绿狐尾藻不在国家环保部关于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质单的公告中。绿狐尾藻生态湿地净化机理

7、如下所示:(1)绿狐尾藻植株生长周期长、生物量大,通过自身植物生长而降解污水中的氮磷,绿狐尾藻生长所吸收的氮占污水中 COD、氮、磷的 15%-30%。(2)绿狐尾藻可向水体泌氧,利于强化绿狐尾藻根系中的微生物生长代谢,通过微生物代谢分解的氮占污水中 COD、氮、磷的40%-60%。绿狐尾藻湿地对输入污水中 COD、氮和磷的消减率在 90%以,。且营养价值高,可做优质饲料,实现集治污与资源利用为一体。绿狐尾藻可以自然适应水位变化,浅水、深水都可种植,是湖泊污染生态治理的优选植物。绿狐尾藻成功应用于“某市南卧龙渠水污染生态治理工程” “嘉兴南湖区新丰镇金章村花家浜河道修复工程”等,对水质改善和渠

8、道景观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卧龙渠治理前后对照图。治理前治理后某南湖区新丰镇金章村花家浜河道修复工程治理前后对照图。治理前水质治理后水质3.3 建设内容(1)DCJ-生态浮框说明:利用绿狐尾藻自身生长和根部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水中的COD、TN、TP 等污染物,生态浮框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位的高低自动升降,始终漂浮在水面上。生态浮框数量:500 个。长方形模块尺寸:LB=4.15 m1.4 m(2)吸油毡说明:吸取污水中的浮油,阻止浮油向湖水中扩散吸油毡尺寸:1.5m*8m*2mm(3)PVC 浮子围栏说明:隔离污水中的浮渣,阻止浮渣向湖面进一步扩散。长度:55m(4)塑料小船说明:用于生态浮

9、框内绿狐尾藻的定期收割。数量:1 条项目生态浮框布置如下图所示。图 3.2 生态浮框布置图第四章 生态系统长效管护机制4.1 项目实施保障认真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水环境保护及黑臭水体消除的精神与要求,工程建设期间,由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政府部门实行监督。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从设计到施工均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规程。工程实施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统筹安排项目建设资金,检查和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严格质量标准,应严格按照本案设计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设,不得擅自变更。确因特殊原因必须变更,要按照程序透明、集体商量、

10、科学决策、先批后变、控制总量的原则,健全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程序和有效的环节控制流程,确保工程变更规范操作。4.2 绿狐尾藻长效管护方案绿狐尾藻生长快速、治污能力强,根据绿狐尾藻长势,1-2 个月应收割一次。绿狐尾藻收割采取间隔轮流收割的方式,每次打捞一个小单元, 间隔一个小单元再收割一个。第二次收割的时候,只收割第一次未收割的绿狐尾藻,如此循环。表 4.1 绿狐尾藻收割示意图低温季节,绿狐尾藻可能因为温度太低而出现水上部分死亡现象。水下部分可以继续存活,当温度上升时,继续长出新芽。为保证水质,避免绿狐尾藻干枯腐烂而二次污染水体,应及时收割水上部分的新绿狐尾藻。第五章 投资估算5.1 投资估算依

11、据1、国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办法的有关法令、制度和规程;2、某省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9);3、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价格1999(1283 号文);4、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2007)164 号文;5、某省建设项目总投资组成及其他费用定额鄂建【2006】26 号文;6、某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7、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8、工程所在地的同期的建筑、工艺及附属设备的市场价格和有关费用。5.2 总投资估算第六章 典型案列在湖泊、河流水生态修复方面,某院某研究所和大长江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完成了多项工作,形成了多项成功的黑臭或重度富营养化

12、水体成功案例,主要包括:(1)某湖入湖河道治理荻溪塘河道恢复的水生植物超过 47 种,水生植物覆盖率接近60%,部分河段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 90%以上,香浓物种多样性指数高达 2.67;北河泾河道恢复的水生植物 16 种,水生植物覆盖率超过30%,香浓物种多样性指数为 2.16;生物多样性高,生态景观优美。荻溪塘和北河泾河道水体中 TN、COD、TP、NH4-N 均达到国家地表类标准,溶解氧达到类标准。2009 年 10 月监测表明,经过荻溪塘河道的水体中的浊度(Tur)、TN、TP、Chl.a、NH4-N、COD、NO2-N 分别下降 47.7%、39.9%、40.0%、68.4%、48.2

13、%、41.5%、34.9%;经过北河泾河道,透明度从源头的 0.46m 提高到 0.60m,增加了 30%;TN、TP、Chl.a、COD、PO4-P 分别下降 20.22%、29.17%、26.97%、31.74%、30.87%。综合上述结果,荻溪塘和北河泾河道生态修复后所取得环境效益是显著的。与生态修复前比较,荻溪塘水体中 TN、TP、COD 的含量分别下降 20%、28%、41%;北河泾的 TN、TP、COD、NO3-N 和 PO4-P 下降降幅分别达 23%、34%、25%、53%;从水体叶绿素 a 方面看,荻溪塘和北河泾河道水体叶绿素 a 的含量分别下降了70.1%和 50.7%,生

14、态修复效果十分显著。底泥氮磷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河段底泥的 TN、TP、NH4-N、PO4-P 的 6 天平均释放速率分别比未修复河段降低 45%、34%、22%、77%。某湖入湖河道治理现场图片:(2)某市 5 条河流治理效果在某市进行的 5 条黑臭河道治理中,应用本方案中涉及的水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后与治理前夕(2014-7-19)比较,各河道第一次监测结果表明(2014 年 10 月),COD、TN、TP、NH4-N 分别降低了 17.94-42.48%、11.27-58.47%、35.14-67.64%、35.65-87.67%,和睦桥港、和睦桥港南段以及长住桥港的溶解氧 DO 提高了 70-232%, 但是朱家桥港和贤家桥港溶解氧未有增加;与治理前的 7 月初比较, 和睦桥港的 TN 下降了 6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依据 2014 年 12 月份监测数据,与治理前夕(2014-7-19)比较,各河道 COD、TP、NH4-N 分别降低了 30%左右、50-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