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制对虾白斑综合症_第1页
如何防制对虾白斑综合症_第2页
如何防制对虾白斑综合症_第3页
如何防制对虾白斑综合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防制对虾白斑综合症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农业部于 2008 年 12 月 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以第 1125 号公告发布了修订 后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对虾白斑综合症被列入 一类动物疫病, 说明对虾白斑综合症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程度。 对 虾白斑病 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急性、 综合性 病症的传染病,以甲壳上有明显白斑,肝胰脏肿大,来势快,感染 率高,死亡快,危害性极大为特征。 白斑病毒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病目前已成为海、 淡水养殖对虾危害最严 重的病毒病,一旦发病可能出现对虾暴发性死亡,令

2、人措手不及, 严重的能导致整池绝产、全军覆没,给广大养殖者造成惨重损失。 所以及早发现、积极治疗该病是养殖成败的关键。1 病原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病原为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 主要有 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日本对虾杆状病毒、 系统性外胚层 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 病毒粒子为杆状, 有一层囊 膜和两层蛋白衣壳。包含双链 DNA 。2 流行病学 世界上所有的养殖对虾种类均是白斑病病毒的宿主。中国对 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刀额对虾、南美白对虾、墨 吉对虾和斑节对虾的糠虾期幼体到成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 甚至 病重造成死亡。 对虾白斑病病程急, 短则 2-3 天,长则

3、1 周可使全 池虾死亡, 养殖对虾发生白斑病以前, 虾塘内往往有少量脊尾白虾 (水白虾 ) 巡边,然后死亡,我国从南到北都有这种现象发生。浙江 地区中国对虾流行白斑病在每年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日本对虾、 南美白对虾稍晚些。 在发病高峰期来临之前, 采取必要措施能有效 降低发病率,对对虾早期白斑病的确切诊断至关重要。病虾、死虾及被污染的水源和饲料为传染源。 主要是水平传播, 经口感染, 病虾该病经口传染, 健康虾摄食病虾, 故一般大虾先死。 即由于病虾把带毒的粪便排入水体中, 污染了水体或饵料, 健康的 虾吞食后也被感染,或健康的虾吞食病虾、死虾后感染,或使用发 病池塘排出的污水而感染,

4、 或池塘上空和水边鸟类、 蛙类吃掉后感 染未发病池塘等。白斑病也常引发弧菌病,使病虾死亡更加迅速,死亡率也更 大。发病前期水体理化因子变化较大, pH 值在一天中的变化甚至 超过 05 ,水体的透明度较小,有机物的耗氧量较大。3 临床症状 养殖对虾发生白斑病以前,虾塘内往往有少量脊尾白虾(水白虾)巡边,然后死亡,病虾感染初期摄食量减少或停止摄食,在池 边缓慢游动, 行动迟钝, 体弱,弹跳无力, 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 或在池底不动,很快死亡。4 病理变化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 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 会改变。 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 数量不 是很多,需注意观察才

5、能见到。并且可见对虾肠胃还充满食物,头 胸甲不易剥离。 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 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 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有部分虾伴肌肉发白,肠胃也没有食物, 空空的,用手挤压甚至能挤出黄色液体,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 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会产 生血凝。5 诊断如果发现塘内脊尾白虾死亡,时间又恰好在 5-6 月,即应警 惕对虾是否传染上白斑病。目测: 早期白斑病在头胸甲上可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 数 量不多,不易观察到,可将病虾甲壳剥离后,对着光线可见白点可 初步确诊。 中晚期白斑病白斑大且连成片, 严重的全身甲壳都有白 斑,胃内空无食物,头胸甲容易剥

6、离。镜检:有的病虾甲壳上有点状白斑,白斑有 2 层、 3 层和 4 层 之分,形状如同不规则的大小鱼鳞片重叠,中间一层小而深,此为 轻者,此类病虾头胸甲易剥离,病虾已出现零星死亡。有的病虾甲 壳上呈多层礼花对外喷射状,中间有眼点,严重的接近穿通甲壳, 此类病虾已经出现批量死亡。也可采取 PCR 法、酶联免疫法和基因核酸探针法,检测对虾 活体携带或感染白斑病病毒情况, 做到尽早预防或采取正确的防治 处理方法。6、防制对虾白斑病应采取 “预、防、治 ”相结合的防制策略,以预防为 重点,早期诊断为基础,依据对虾白斑病的发生期、流行特点,采 取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6.1 预防6.1.1 立足于强化

7、营养,提高虾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 力,缩短养殖周期。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饲料 是对虾高产稳产的关健因素之一。 营养全面的饲料可增强对虾免疫 力,提高抗病力, 使对虾迅速健康生长。 具体养殖原则是前期壮苗, 中期防病,后期营养强化,全程的病害防治。6.1.2 抽样检测,严格消毒,加强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在发 病高峰期来临之前, 采取必要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一是利用对 虾白斑病病毒检测技术对养殖对虾进行抽样检测,制定防治措施; 二是对养殖水体进行严格消毒, 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质, 减 少病害发生;三是加强养殖管理,科学选择饲料和投喂,防止野生 甲壳类动物进入养殖池。

8、四是做到“三定”即:定时、定点投喂饵 料,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污染水质;定期检测池水 pH 值、氨氮、 亚硝酸盐等根据检测结果在水体中施洒沸石粉及其它水质改良剂 来调节和改善水环境;定期在对虾饲料中添加Vc、VE、大蒜素等营养性添加剂和中草药,以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6.2 控制6.2.1 由于白斑病毒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 因此,对白斑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 消毒及培水工作。其次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第三, 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 保持水体的相 对稳定。第四,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第五,坚持巡塘,定期 检查,正

9、确诊断, 积极治疗。 养殖过程中一般采用益水宝、 高能氧、 亚硝酸盐降解灵等。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 采用二溴海因、 强克 101 (超碘季氨盐)等进行池塘消毒,杀灭抑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 的繁殖。饲料中添加维 C、免疫多糖、生物酶添加剂等提高虾体的 免疫力,改善肠胃的微循环;同时添 加对虾病毒净、中鱼尼考等 抗 菌药物控制虾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6.2.2 发病虾池的控制方法。采用高能氧(固体双氧水)全池 泼洒,其用量为每亩水体泼洒 0.51kg ,2 小时后采用强克 101 (超碘季氨盐)进行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体泼洒 1kg ,第二天 再次泼洒强克 101 (超碘季氨盐),用量同前,第三天泼 洒二溴海 因,其用量为每亩水体泼洒 1kg( 注意:每次泼洒消毒剂需开动增 氧机,尤其是泼洒强克 101 (超碘季氨盐)后更须如此 )。第六天 起全池泼洒益水宝(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光合菌、硝化菌、反硝化 菌、硫化菌等有益菌群组成) ,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施用 1-2kg , 用池水浸泡 30 分钟后均匀泼洒在池塘内。在外用药物的同时,须 在饲料中添加部分药品及添加剂,通常每 kg 饲料添加中鱼尼考 15g 、 Vc2g 、免疫多糖 4g 、水产用利巴韦林 05g 及生物酶 2g ,须连续投喂 5-7 天。6.2.3 发病后必须采取的措施。一是由于病毒性白斑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