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想_第1页
关于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想_第2页
关于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想_第3页
关于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想_第4页
关于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想 盈 q吲 峰 i 盎井科学1992年第J期 粕 疆布管理 渺 午 粕 疆布管理 l一譬 、 千 J 建 立 有 计 划 商 口 HH 经 济 的 一、 对社会主义商昌经济计坷调控方式的构想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如何结台,实际上是如何具体实施 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是计划与商 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宏观诃控必须遵循 商品经济规律,调控方式可 以分为直接调 控 和 间 接调控两 种: 1直接调控方式; A采取国家直接订货的办法,调控重要物资商 品生产。 现行体制是国家采取下达指令性计划的方法,调控重要物资 鄂 商品的生产。

2、这种办法,实际是运用行政命令组织生产,它 是以计划管理产品经济的方式的延续,和商品经济规律是相 釜 悖的。改革的途径应当是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把指令性计 划改为由国家物资或商业部门和生产企业签定合同,企业有 义务优先完成 国家合同。在台同中规定产品、数量、质量、 f 价格以及交货期等等,也保证给予生产企业以必要的生产条 I 件 这样就把指令性的行政行为变为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商业 行为。 , 一 , B采取国家直接投资的办法,调节基本建设,调整产业 广, 结构和资源配置。完全靠市场的自发作用来谰整资本的投向, 一 般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调整周期并付出很大的代价。社会主 义公有制,国家拥有雄厚的国有资本

3、,依靠这个实力,可以 有计划按比例地直接调整产业结构,克服经济中短线,缺门 的 瓶颈 ,还可以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 业,但是,国家直接投资也要把目前指令性的行政行为改变 为讲求投资效益的商品行为。应当建立各种类型 的投 资 公 司,作为经营资金的企业按照国家计划与产业政 策 进 行 投 资,并保证完成资金和J澜率指标,以回收的利润进行再投资。 C采取控股的办法,运用股权直接调控重点企业。国家对重点企业的投资与控股,也就 是对企业的直接调控。但是,这种直接调控不同于政企不分,直接 干预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 动。它是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原则,由投资公司对被投资的企业实行控殷,行

4、使 股东权,对企业的发展方向、重要的人事任免,利润分配以及关停并 转 等 重 大决策进行控 制。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运用法人对资产的 占有权进行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D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直接调控。例如,对生 产、建 设,进出 口等实行许可证制度,对某些特殊产品实行专卖,对物价采取临时限价措施等等。但是,随 着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类行政手段应当尽量不用或少用。 2间接调控方式: A各种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国家运用经济杠杆从宏观上调控国民经济 活动,最关键 1 二) 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想 的环节是控制货币的投放。这是整个经济的总阀门。其次是对银行利率、税收税率、外汇汇 率等的

5、控制。随着商 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证券与股票市场将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管理证券与股票市场,还有条件运用国家的特殊基金,直接调控证券与 股票市场,以达到间接控制国民经济的目的。对物价的管理与控制方向应当是逐步放开,形 成市场价格。要调控、最好是运用物资杠杆,尽量不用行政手段。 B发挥计划的指导作用。通过以上改革,国家计划指令性部门,都将被国家直接订货, 国家投资等所取代。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计划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国家要制定预测性 的经挤计划,指导各行各业的发展。这种计划虽然没有指令性作用,由于 科 学预 测的准确 性,会逐步树立起权威性,使各个经济实体体会到不遵重它

6、就会吃亏,从而 自觉接受计划指 导。此外,国家还要利用国家的力量提供准确的经济信息和咨询服务。这样做,计划的作用 不是削弱了,而会更加有效地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必需驽持经济调节趣刖一元化与调节方式多祥化的统一 对于任何一个成熟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成分而言,调节资源配置的主导规则或准则只能 是单一的,决不可能是多元的。否则,社会经济生活便陷入混乱状态,生产或再生产过程便 难 以为继。至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否则,经济便失去生机与活力。 经济调节的规则和调节的方式是相互联系,相互铜约的。调节规则决定调节方式,制约 调节方式作用的性质、方向|调节方式实现调节规

7、则的要求体现调节主体的意向。因此,我 们在计划宏观调控体系时,要正确地处理调节规则与调节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应首先为各 种经济当事人制定共同的等一的调节规则,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诚然,在各个社会形态中,由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由于各种经济成分 自身的性质, 调节资源配置的规律不可能只有一个,但是,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一个,其它调节者都 受它的制约、影响。我国传统调节体系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一是调节规则多元化,二是否认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主导调节地位和作用。因此,建立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 应的宏观调控体系,按照同一规则协调多元经济主体行为,才能实现资源 的 合 理 配置。但 是

8、,改革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要完成带 自然经济的色彩的产品经济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 过渡,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经济模式转换时期,双重经济调节规则同时并存便 难以避免。这样我们便面临两难的困境,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一元规则的调节体系J另一方 面又无法立 即消除调节规则多元化。其 出路应该是,改革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与步骤都应当是 有利于实现调节规则一体化,不应当把多元调节体系扩大化,凝固化。 改革以来,在建立新的宏观调节方面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毋庸讳言,若干改革 步骤存在着把多元化词节规则加以扩大化和凝固的倾向。 价格双轨制。同一产 品同时同地实行双重价格,由来已久。但这些年范围已突破了

9、计划 分配的物资,几乎扩大到所有紧缺生产资料与消费品,对随行就市这 “轨”既无必要的行政 措施加 以限制,X无相应的经济手段加以约束,采取了自由放任政策|计划价与非计划价高 低悬殊很大。 税收多轨制。阳营企业实行承包制后,统一税率被一户一牢所代替。为了支持和扶植乡 政企业的发展,国家对乡政企业实行免减税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从本地剁益出发, 电往往 对所属企业给予诫税或免税的特殊照顾。 汇率双轨制。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除国家规定的牌价外,还有所谓的仅价外汇,即企业 以高于国家法定牌价从银行购卖调剂外汇。此外,在外贸中,则按国际市场的利率进行结算。 利率双轨制。专业银行按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国家重点发

10、展的行业和重点建设项 目实行低 利优惠贷款政策,这是发挥银行调控能力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直接干预 银行信贷投向,地方专业银行往往对那些国家限制甚至淘汰的生产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币制多元化。除了人民币作为法定纸币流通外,还有外币兑换券充当 交换 的媒介。此 外,限量供应的消费品和物资的各种票证,批文等,也大量的在市场上流通。 收入分配规则多元化。在多种经济并存的条件下,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中,收入分配是 受不同的分配规律制约的。问题在于这些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在 刨收 的驱动之下,职工收 入分配出现同工不同酬,甚至出现各种名目的工资外收入高于法定工资收入,按劳分配主导 地位岌岌可危。

11、可见,这些年经济调节多元化,已从个别领域扩展到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延伸到国民 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环节,这种势头并非如有的人所认为的是体制转换 时期的必然趋势,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改革措施失误造成的,调节规则多元化同社会化生 产力的性质是对立的。这是导致这些年经济秩序混乱、经济过热、流通畸形膨胀的重要原因。 诚然,在向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过渡时期内,在物品短缺的条件之下,调节规则二元化 难以避免,实行一元化诃节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但要因势 利导,趋 利避害。第一,必须采取 相盅的行政手段,实施相应的法规I第二,必须严格控制双轨制的范围,限制财政补贴等手 段的运用,第三,必须积极创造

12、条件稳步向一元化调节过渡。就经济运行势趋丽言,多元化 调节规则是不可能长期并行不悖、井水不犯河水的。多轨运行,一轨主宰。以价格为例,双轨 制从表面看已运行了几十年,但实际上双轨制依然受价值规律的主宰。 调节规则多元化之所以导致经济秩序混括,资源配置畸形,原因在于违背了价值规律的 要求,无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经济形态共有的、基本的和主 导的调节规律,它要求按照必要的社会劳动量来合理的分配资源,商品交换按照等价互利原 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这个要求是通过货币作为商品世界公认的唯一的共同等价 物 功能实现 的,货币是等价劳动的代表,是评价生产者劳动消耗的公平尺度。任何商品只有通

13、过货币检 验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者的劳动是否具有社会性,劳动消耗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比 侧才能 相虱证明。因此,在询品经薪形态中,诵节规_圃!多元化,是与价值规律,价值尺度的 要求根本对立的。 三、建立有计剜商品经济宏观平衡调控体系的思路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均衡地增长,首先的问题是宏观上能否做到按比 例发展,并且能够适时地、准确地、有效地对宏观经济总量的非均衡态势进行调控。概括我 国建国4O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总量的综合平 衡,主要体现为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四太平衡;二是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要留有余地,即 适度的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

14、J三是重大比例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 基础,四是在较大程度上和范围内培养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市场,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台的运行机制,五是在经济管理上要发挥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农民两个方面 的积极性。这些经验,为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3 建立宏观平衡调控体系的总思路,我认为应当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一定 历史阶段内宏观经济目标,政府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国民经济总量和总体 经济运行进行舍理管理,适度调节和有效控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当稳定、宽橙的宏观 环境。具体的经济活动由企业自主地在市场进行。政府主要通过价格

15、、税率、汇率、利率等 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间接有效干预。除了国家重大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外,逐 步改变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计划应对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及重大的比例关系提出 目标与政策手段,市场要逐步形成有规则的竞争开放的统一市场 有计划商品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特征大体是t第一,国民经济的基础管理即核算体 系由原来使用的物资平衡体系 (MPS)逐步转向从价格平衡为主、价值与物资平衡统一的核算 体系 (SNA)。后一种核算体系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通过相关的子系统和各种核算形式,反映和提供出国民经济的产品流量、收入流量与金融流 量以及存量的运行全貌,

16、为政府实施准确、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和指示器。第二,宏观调 控机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舍。结合的具体内涵是计划是有市场机制的计划,市 场是有计划指导的市场,结合的方式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横向与纵向的结合,结合点是价 值规律与供求关系。国民经济的管理与宏观调控以市场为中介,政府根据市场的信息反馈, 以接间手段为主词控经济活动,又通过宏观调控使市场符合计划指导的方 向和规范,从而将 计划市场一企业双向 调起来。第三,宏观调控的方式是以不平衡反不平衡,最终达 到一定时期经济总量的动态平衡。我国进行宏观经济平衡不同于西方国家,不是通过市场迂 回曲折的方式实现,而必须通过直接的计划安排与计划指

17、导实现。这是因为,私有制国家剩 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市场往往是供太于求,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如果使计划经济切合实 际并有效益,唯一的途径是在国民收入分配的安排上,应使国民收入的生产额的增长略高于 社会总产值的增长,国民收入分配额的增长略低于国民收入生产额的增长。这种分配低于生 产即留有余地的总量平衡方式,有利于降低消耗和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 人民生捂,更有利于市场的开放竞争,形成买方市场。 宏观平衡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初步设想由四个部分组成t A宏观平衡系统。宏观平衡是一定时期经济总量运行基本趋于均衡态势,不出现超出一 定幅度和界限的经济波动,也是宏观调控的基础与目的。它包括总

18、量,结构、地区三者的平 衡。其中,总量平衡为核心。达到宏观平衡,可通过宏观平衡的政策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具 体操作来实现。 宏观平衡的政策目标体系包括九大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今后我国的总量均衡 将适度的经济增长与分配作为主要目标值。9O年代GNP增长率太体 年均为68 左 右 。 国民收入总分配增长年均应在56 左右,国民收入总分配及积累与消费的平 衡 。抑 制 总 需求,首要的是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平衡以及两者与国民收入的平衡。在分配低子生产的原则 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太体保持在3:7为宜。积累率一般不得超过3O ,消费需求台理增 长。在国民收入年增长按可比价控制于66 的情况下,总消费增长

19、则不得高于56 ,实 际工资的增长不得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实际平均工资增长率不得高于劳 动生 产 率的增长 率j名义平均工资增长略高于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积累的合理投入。积累中的固定资 产,流动资产和非生产性三者的投资要平衡,且三者总和不应超过国民收入的3O 。固定资 产的投资应 占国民收入的26 左右。流动资金增长应与实物形态的流动资产增长相适应。 4 财政收资平衡。财政收入应J 冈民收入的25 左右,行政性财政支出应量入为出,生产性财 政支出遇有赤字时可举债解决,信代规模平衡。信代平衡的关键是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 发行量不得超过年正常的经济增长 (含正常的物价上升幅度)今后一段时间内,货

20、币供应量 的增长应控制在3以内,信贷规模增长应低于工业生产速度的增 睫,并根据准备金率 有 救 控制信代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与物资平衡。为此要求主要的生产资料的实物量 平 衡 且 价 值量也要平衡。社会商品购买力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平衡。宏观总量平衡最终体现在国内 市场的购销平衡上,也就是流通的货币与社会商品供应量的平衡。近几年来,两者的比例系 数不断变化,由过去的1:8左右变为1:4左右。为保持国内市场的平衡,要把握生产消费增 长、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消费结构及物价 比例这几者的关系。外汇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 衡有助于国内收支平衡。因此,对外交易活动既不能过度出口也不能 f入通货膨胀。 B宏观调控体系。主要由宏观调控目标与政策手段构成。宏观调控的任务是将平衡体系 的若干政策目标划分给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分别实施,并对其进行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 综合运用调控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调节。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中央政 府为主导。从长期看,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市场,政府通过对市场的引导与干预实现其宏观经 济目标。 今后一段时期内,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