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县文华中学高中语文苏教必修一第四专题赤壁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1页
江苏省睢宁县文华中学高中语文苏教必修一第四专题赤壁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2页
江苏省睢宁县文华中学高中语文苏教必修一第四专题赤壁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3页
江苏省睢宁县文华中学高中语文苏教必修一第四专题赤壁赋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赤壁赋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的习惯。2、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朗读、课后练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掌握一些特殊句式。3、指导诵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理解词语、句意,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4、知人论世,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心路历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旷达乐观、勇于面对坎坷战胜困难的精神。【知识链接与巩固】1、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 “三苏” ,著有东坡

2、全集、东坡乐府。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集儒家和佛老思想。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2、 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3、 关于“赋”体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阐述观点。【字音】1、壬戌( )( )2、桂棹( ) 3、余音袅袅( ) 4、幽壑( ) 5、嫠妇( )6、愀然( )7、山川相缪( )8、舳舻千里( )( )9、旌旗( )10、酾酒( )11、横槊( )12、渔樵( )13、扁舟( )14、匏尊( )( ) 15、蜉蝣( )( )16、无尽藏( ) 17、狼籍( ) 18、枕藉( )【自读导学】通读课文第一段,解释划线和加点的实词虚词,翻译文中句子,并总结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羽化而登仙。解释: 翻译: 【探究】1、 第一段作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