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森林火灾之迷: 一天,有几个“文明人”,他们带着吃的、喝的,来到一片美丽的森林游玩,傍晚时分,他们带着眷恋与满意,“轻装”回家了。第二天,太阳出来后不久,这片美丽的森林便被一场大火烧毁了. 人们都在纳闷,是什么原因引起火灾?后来有关部门现场勘查发现,是由于一个装有大半瓶水的瓶子惹的祸,它“借着”阳光“点燃 ”了旁边的纸团,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3.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知道透镜的几个概念,教学目标,眼镜片上的透镜,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放大镜上的凸透镜,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数码摄像机上的透

2、镜,显微镜上的透镜,望远镜上的透镜,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这类透镜有什么特点,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辨别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A B D,C E F,凸透镜的画法,C1,C2,主轴,光心(O,凹透镜的画法,C2,C1,主轴,光心(O,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的,(正立/倒立)的,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的,(正立/倒立)的,正 立,放 大,活动: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做法:将透镜靠近书本,观察课本上的字,结论,缩 小,正 立,探究: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结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

3、聚透镜,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F,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光心,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F,焦点,F,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凸透镜有两个焦点,焦距f,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结论: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探究: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F,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试一试,请根据光路图判断方框内的透镜是什么类

4、型的,探究:让一束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测定凸透镜(远视眼镜)的焦距,试一试,1.在下列方框中,填入适当的光学元件,课堂练习,2.透镜是利用光的规律制成的,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另一类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折射,凸透镜,课堂练习,3.光心在透镜中心处,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4.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会聚,发散,课堂练习,5.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聚到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 到光心的距离叫做,一个透镜有两个,焦点,焦点,焦距,焦点,1、在北极进行探索的工作人员丢失了火种,请你为在冰天雪地中工

5、作的探险人员想想办法获得火种,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生活 物理 社会,用冰取火示意图,2、你知道是谁惹得祸吗? 一天,大雨过后小狗贝贝趴在自己窝里的干草上。狗窝的上方是用薄塑料搭起来的,以此来遮雨.此时塑料上面已积了一层水,天晴了,阳光透过积水照在狗的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突然,贝贝的尾巴着起了火,疼得它上窜下跳,生活 物理 社会,3、郊游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剩有液体的玻璃瓶扔在树林里,讨 论,生活 物理 社会,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镜,它对太阳光有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我知道,凸透,会聚,如何画透镜的光路图,凸

6、透镜对光线的作用,O,F,主轴,F,F,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F,F,F,F,o,o,o,o,F,F,O,O,完成下列光路图,F,F,F,完成下列光路图,F,F,F,O,O,F,主轴,虚焦点,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F,F,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3、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F,O,O,F,F,O,O,F,F,O,O,F,完

7、成下列光路图,F,F,完成下列光路图,F,F,F,1、完成下列各光路图,F,F,二、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一、透镜的种类,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旧知回顾,旧知回顾,二、透镜的辨别,1、用手触摸 2、使太阳光会聚是凸透镜 3、书本放在透镜下,可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4、拿起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像,旧知回顾,三、凸透镜成像,旧知回顾,四、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旧知回顾,凸透镜有多种成像情况,那么凸透镜成各种不同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u)、焦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有什么关系呢,提出问题,课前导入,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

8、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新知探究,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实像:由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像,新知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选择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2、测凸透镜焦距 3、注意事项,f=5cm,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怎样调节烛焰、 凸透镜、光屏位置,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探究,新知探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接收,得缩小倒立像,用眼在另一侧一定区域看,能看到缩小倒立的像,在同侧看不见物体的像,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两倍焦距之外,新知探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

9、实像,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新知探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接收,得放大倒立像,用眼在另一侧一定区域看,能看到放大倒立的像,在同侧看不见物体的像,三、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新知探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接收,得不到像,用眼在另一侧看,能看到放大正立的像,在同侧看不见物体的像,四、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一倍焦距内,新知探究,实验与数据收集,你的凸透镜的焦距f= 5 cm,2倍焦距2f= 10 cm,新知探究,当通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记录物距,实验与数据收集,新知探究,当物距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 像,分析与论证,当物距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

10、 像,u=2f,实,当物距 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 像,当物距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 像,u2f,实,实,uf,虚,fu2f,新知探究,1、如果实验时手指不当心遮住了一部分凸透镜,光屏上像有什么变化,2、如果凸透镜中心有一V字,光屏上像有什么变化,思考问题,新知探究,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本课小结,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幻灯片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它成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之外,由光屏接收。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立放置,幻灯片放置处,凸透镜,反光镜,

11、凸透镜,投影片,光源,左侧是投影仪的原理图。投影片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它成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之外,由光屏接收。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用一个平面镜把向上的光反射到侧面的屏幕上,平面镜,光屏,投影片放置处,凸透镜,平面镜,平面镜,照相机的镜头通常由多个镜片组成,这些镜片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底片或电子感光器件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用于记录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底片或感光器件,我们常说的放大镜其实就是一种显微镜,目前人们所说的显微镜通常是指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借助它们,我们可以对细微的物体进行观察,更多地了解微观世界

12、,光学显微镜,介绍两种折射式望远镜 伽利略式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儿童的玩具望远镜属于此类。 开普勒式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为凸透镜,主要用于天文观测,望远镜,物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对准观察对象,目镜(凹透镜,眼睛靠近观察,镜筒(通常采用可伸缩的套管,儿童望远镜以及通常所说的观剧镜由两个镜筒和调节装置构成,伽利略式望远镜,物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对准观察对象,物镜(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眼睛靠近观察,镜筒(通常采用可伸缩的套管,开普勒式望远镜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军事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与之相同,但是在每个镜筒中设置了两块三棱镜,把像变成正立的,同时也缩短了镜筒的长度,便于携带,三棱镜,开普

13、勒式望远镜,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睫状体,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玻璃体,视网膜,通往大脑的神经,一、眼睛,人眼看清物体的过程,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小实验,模拟眼睛成像,2、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球 好像一架照相机,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眼睛看到物体,有什么联系,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凸透镜的厚薄影响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厚度越大,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人眼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体,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体,角膜,晶

14、状体,视网膜,睫状体,正常眼睛的调节,看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近视眼的产生原因,晶状体太厚(太凸,焦距太小),折光能力太强,二.近视眼及其矫正,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光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矫正后,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的产生原因,晶状体太薄(太扁平,焦距太大),折光能力太弱,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三.远视眼及其矫正,近处一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使光会聚的特点,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矫正后,来自近处物体

15、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小实验,测一测,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当晶状体变得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25cm,叫做明视距离,1、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短,2、不同近视眼的明视距离也不同,3、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长,眼镜的度数= 其中,焦距 f 必须用m作单位,练一练、如果某人的老花镜为500度,则镜片的焦距为多少 m,四.眼镜的度数,练习 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2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

16、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B,保护眼睛,刻不容缓,科学用眼,受益终身,你有哪些收获,整天对着电脑要保养一下看见光明的眼睛,第一步眼珠运动法头向上下左右旋转时,眼珠也跟着一起移动,眼珠运动法,第二步:眨眼法-头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使血液畅通。眼睛轻微疲劳时,只要做2-3次眨眼运动即可,眨眼法,第三步:热冷敷交替法-一条毛巾浸比

17、洗澡水还要热一点的热水,另一条毛巾浸加了冰块的冷水,先把热毛巾放在眼睛上约五分钟,然后再放冷毛巾五分钟,热冷敷交替法,第四步:看远看近法-看远方三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劳。试试吧,看远看近法,布置作业 练习册本节,第七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力,体力 能力 战斗力 权力 生命力 劳动力 气力,问题:这四幅图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人 推 车 汽车 拉 拖车 手 提 箱子 人 压 弹簧,物体(施力) 作用 物体(受力,分析,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结论,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

18、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两个物体而存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讨论得出:原来人对墙施力的同时,墙也 对人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 的 单 位:牛顿(N,1)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1N。 (2)一包方便面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1 N。 (3)一本物理书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3N,本节课总结,我的收获,1)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而存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19、相互的,它们同时产生相互作用于对方的力,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3)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力,再见,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三要素,大 小,方 向,作用点,力的表示,力,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F,用字母 表示,牛顿,相互,N,第二节 弹力 力的测量,第七章 运动和力,用力分别拉弹簧、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面团;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物体,在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做范性(塑性,弹性和塑性,

20、物体形状的改变称为形变. 弹性形变:外力撤消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范性形变:外力撤消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一、 弹力,产生原因: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跟着消失。,方向:与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悬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悬线指向悬线收缩的方向,放在书桌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手对墙的压力,绳

21、子对灯的拉力,二、力的测量 测力计,原理: 弹簧受到压力或拉力而发生形变,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力或压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不同用途、不同形状的测力计,实验室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挂钩,拉杆,单位,指针,刻度盘,挂钩,拉杆,单位,刻度,弹簧,弹簧封闭在内部,用前三看: 一看量程:观察测量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测力计 二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三看最小分度值,决定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一会检查: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 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 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二会放:测量时,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施力 三会看: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

22、线运动状态 四会读:无需估读,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取 哪条刻度线的值,使用时,注意:倒挂测量,会使测量值偏大,错误的使用方法,不能倒挂使用,受力没有通过弹簧中心轴线,读出下面各弹簧秤的示数,_N,_N,_N,0.4,1,1.4,小结,1.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而产生的力,2.原理,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3.构造,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4.使用,使用前三看,使用时四会,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做一做,1.用手拉测力计,感受2N、5N的力各有多大,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用手捏玻璃瓶,玻璃瓶将发

23、生微小的形变,想一想,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为_,分度值为_,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2、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 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C,0.2N,05N,3.4,3、两组人拔河时,A组把B组拉了过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组拉B组的力一定比B组拉A组的力大 B.组给B组一个作用力之后,B组给A组一个反作用力 C.只有A组拉B组的力大于B组拉A组的力,A组才能取胜 D.A组拉B组的力大小总是与B组拉A组的力的大小相等,

24、D,思考题 作业:轻巧夺冠,作业,三、重 力,熟了的苹果向地面下落,衣服上的水落到地面上,返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4.施力物体,2.符号,3.单位,1.定义,牛(,地球,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 质量的关系,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1、猜想,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返回,2.设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 同钩码的重力,如右 图所示,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返回,实验记录表格,重力与质量关系图象

25、,3、分析与论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说明,4、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g9.8N/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重力牛顿(N,质量千克(kg,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以取g=10N/kg,g,例: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受到的重 力是多少,解: = mg =50kg x 9.8N/kg =490N,答:此同学受到的重力是490N,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制成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近似指向地心的方向为“向下”; 远离地心的方向为“向上,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对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于它的几何中心上,

26、形状不规则物体可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1、画出图中所示斜面上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G,2、下图为空中飞行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G,检测与评价,3、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B,检测与评价,4、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质量是2Kg的一物块,回到地球上,它的质量是 Kg,它受到的重力是 N,2,19.6,G=10N,F=10N,因为小球保持静止,拉力F和重力G平衡, 所以,F=G=10N,检测与评价,月球对它表面附

27、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的大小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重约多少牛?(g=10N/kg,解,地=mg=90kgx10N/kg=900N,答:宇航员在月球上重约150N,900Nx,G月,G地,150N,小结: 1.重力: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 , G= . 重力用 表示,单位是 ,质量用 表示, 单位是 , g=9.8N/kg的意义是: . 3.重力的方向 . 4.重心:重力的 叫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 上,地球的吸引,成正比,mg,G,牛顿 (N,m,千克 (kg,质

28、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竖直向下,作用点,几何中心,作业,1、课本P59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 2、小论文:假如生活中没有重力,再见,4 、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第七章 运动和力,1.认识合力的作用效果,了解探究合力的实验方法,2.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力的合成,3.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教学目标,1.什么是力? 2.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温故知新,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嘿嘿,我一个人也能将同样的板凳举到相同的高度,很多人才能拖动的物体,一头大象就能拖动,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

29、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克虫就可以挪动它,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多个力)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这些事例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1.一个力(F)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另外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可以替代那几个力,这个力(F)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在这幅图片中,哪个力是哪几个力的合力,F是F1和F2的合力,练一练,2.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猜想一下,这两种情况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a,b,c,备注:橡皮筋原

30、长为AE,受力后伸长为AE 钩码每个重0.5N,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1N,2N,数据记录表,1.5N,0.5N,向右,向右,向左,0.5N,向右,向右,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F1+F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F=F1-F2,总结一下吧,议一议,3.弹簧测力计下挂有重15N的物体,当用手竖直向上托住这

31、个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手对物体向上的力的大小是多少,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直线的两个力8N和3N,那么他们的合力是多少,2.有两个力F1、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F1、F2方向相同时,其合力大小为100N;当F1、F2方向相反时,其合力大小为50N,且与F1方向相同,求F1、F2的大小,11N或5N,F1=75N F2=25N,5N,4.下列说法正确吗,1)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2)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3)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小于或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错误,错误,正确,上海南浦大桥,1.同一直

32、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为20 牛和40牛,它们的合力为 牛,方向向,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为200牛,方向 向下,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80牛,另一个力的大小 为 牛,方向向,60,上,20,下,课堂练习,3.水桶所受重力是300牛,用竖直向上400牛的力拉水桶, 此时水桶受到合力大小等于 牛,方向_,5.桌面放一个重力为3牛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3牛,茶杯所受的合力是_牛,100,竖直向上,00,与拉力方,0,向相同,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大小为两力之和。合力方向与原来力的方向一致。 2.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本课小结

33、,一、二力平衡,一、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力叫做平衡力,二、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吊灯,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怎样,吊灯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吊灯是静止的,观察,被匀速吊起的货物,货物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怎样,货物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货物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观察,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这两个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思考,二力平衡的条件,1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 大小相等 4 方向相反,同体,共线,等大,反向,两力平衡实验1,向

34、右运动,需要大小相等,两力平衡实验2,向上运动,需要方向相反,两力平衡实验3,转动,在同一直线上,强调,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可判断所受力为平衡力,静止放在桌面上的书,物体受力作用时,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_的,平衡,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两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是_的,平衡,2、作用在_上的两个力,如果_,_,并作用在_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知识,静止

35、 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同体共线等大反向,不受力,哪个拉力大,静止,V=5米/秒,V=1米/秒,匀速,匀速,G,G,G,100N,运动员与伞匀速直线下降,伞对人的拉力F=,4、下列哪组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A,B,C,D,F1=5牛,F2=5牛,F1=5牛,F2=5牛,F1=5牛,F2=3牛,F1=5牛,F2=5牛,B,5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肯定是平衡力 B 肯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B,6.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哪 对是平衡力(,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36、 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看受力物体是否一样,A,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B.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C. 地球对墨水瓶的吸引力和墨水瓶对地球的吸引力,D.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D,8、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各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 ) A、木块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的重力和木块对地球的吸引力,C,9.在桌上静止不动的苹果,若苹果的质

37、量为200g, 则桌子给苹果的支持力是多少N,10.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 总重500N,则他们受的阻力是多少N,11.如图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 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二、二力平衡条件,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力为平衡力,平衡状态,第八节 二力平衡,小结,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同体、共线、反向、等大,探究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六节,主要内容,教学过程及思路设计,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思,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认识摩擦力、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和生活中的摩擦这三个小单元组成,其中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本

38、节教学的重点,教材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实验研究、分析总结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 (2)知道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了解产生滑动摩擦的原因 (4)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 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实验

39、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养成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3)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目标的确定,重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 难点: 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教材的重难点,学情分析

40、,学生在这之前刚学习了“重力”、“二力平衡”,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也知道可以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研究某个力。虽然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对于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摩擦力跟重力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力,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学生除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生疏外,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 2重视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3采用学生讨论交流,实验为主的方法教学,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1设计实验,导入新课,筷子提米实验,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并举出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实 验器材,并设置好恰当的问题,引导 学生追根求源,教学程序的设计,摩

41、擦力的定义,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受到阻碍 它们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程序的设计,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啮合说,教学程序的设计,摩擦的分类 :滑动、滚动和静摩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的例子子呢,摩擦和生活,下面所列的摩擦中,哪些摩擦对人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有益摩擦,有害摩擦,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古今利用摩 擦的例子和一些摩擦带来的损失,强 烈激发学生想了解怎样改变摩擦的欲 望,并自然过渡到下一单元“探究改变 摩擦大小,教学程序的设计,3.猜想实践,探究交流,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 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根据所做猜想设

42、计实验,并设计 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实验,针对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怎样运动?为什么匀速?怎样判断?)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找到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确定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帮助学生共同推出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教学程序的设计,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加润滑油,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变光滑,利用气垫,利用磁悬浮,教学程序的设计,4. 拓展思维,实际应用,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在运送的大石块下面

43、垫上圆形滚木;北京故宫有一整块雕龙的大石阶重30多吨,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情况下,据说是在冬天运送的,首先在地上泼水,结冰后再推拉运送。 用这两种方法来利用了什么原理,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给车轮安装防滑链,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回顾 摩擦的定义及分类 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布置作业 作业:课后习题1,2,3题,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加和减小摩擦,社会实践设计,社会实践设计,请大家发挥大胆的异想天开的 想象写一篇科幻短文没有摩 擦的世界,第6节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一、举例 二、摩擦力 1.定义: 2.摩擦的分类:

44、3.摩擦力产生原因: 4.生活中的摩擦,三、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猜想设计实验 结论: 四、增大有益摩擦 五、减小有害摩擦 六、应用,图示,板 书,教学评价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采用实验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动手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实践带动理论分析为教学线索,实践活动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现象进行猜想、提出问题,然后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手段来解决问题,本次课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经历“想、做、议、说”环节,较为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的,END,谢谢,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观察分析:推木块、推小球,1、它们为什么会运动? 2、它们为什么会停下来?

45、3、它们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伽利略: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摩擦阻力,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实验方案,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应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如何改变物体所受的阻力,毛巾 棉布 木板,实验表格,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少得越,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远 小 慢,知识竞赛,问题一: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问题二: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阻力很小的现象:冰壶,较小,最大,最短,

46、较长,较大,最长,无限长,阻力为零,想象,光滑表面,问题三、小车在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问题四:延续推理:小车如果运动到光滑材料(阻力为零)边缘,支持力和重力同时消失了,小车将会怎样,推理,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物体,不受外力,静止,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心香一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影响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年前伽俐略才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后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反思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对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吗,惯性,击打棋子,惯

47、性小球,用力迅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会怎样呢,用力迅速击打铁片,小球会飞出吗,推 铅 球,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投 篮,跳 远,套紧锤头,小品:坐车,公交车启动-身体会向 倾倒 公交车左转-身体会向 倾倒 公交车右转-身体会向 倾倒 公交车刹车-身体会向 倾倒,达标检测,1、牛顿第一定律是 ( )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只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规律 D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C,3、下面

48、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4、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ACD C,5.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 )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 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

49、去”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6、1997年,“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驶跑车成功飞越了黄河天堑壶口瀑布,长度达55米.想一想,使车保持飞跃这一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什么,D,课堂总结,课后拓展,有人说刘谦的螺丝魔术颠覆了牛顿第一定律:不给螺帽力的作用,螺帽也能运动起来。你怎么看?请在百度中搜索“刘谦螺丝魔术揭秘”,弄清刘谦螺丝魔术的原理,再见,第八章,压 强,背书包用扁而宽的背带舒服,还是用细绳舒服,想一想,第 一 节 压 强,一、什么是压力,二、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三、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有关,四、压强,F,请大家画出这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

50、压力,F,F,F,1、压力都是物体受重力而产生的吗,2、压力的三要素与重力的三要素相同吗,3、压力的施力物体和重力的施力物体相同吗,压力=重力,F,F,G,G,F,G,F,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必须直接接触,由此可见:压力和重力是有区别的,它并不是同一个力,F,G,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注意:当物体自由地放在水平面上时F=G,压力的作用效果,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猜 想,实验方法,分析与论证,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控制变量法,实 验 探 究,分析实验所得数据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到结论,实 验 一,验证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

51、有无关系,实 验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吗,结 论,压力作用效果决定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F)及受力面积大小(S)有关,压力(F)一定时,受力面积(S)越小,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S)一定时,压力(F)越大,效果越明显,1.砖头平放与侧放压力有何区别? 2.一块砖头与两块砖头平放在水平面上压力有何区别,如果站在沙坑里,谁会陷得更深呢,请 你 猜 一 猜,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上,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大小叫压强,二、压 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 效果的物理量,2、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

52、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3、计算公式,4、压强单位: 牛 / 米2 1 帕 = 1牛 / 米2 N / m2 1 Pa = 1 N / m2,3、压强的单位,压强的单位是N/m2,读作”牛每平方米”又称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1 N/m21 Pa,1pa的压强到底有多大呢? 相当于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撒在 1cm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例题,质量为 45 千克的一位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的 接触面积是0.015米2,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g=10牛/千克,已知:m = 45kg,s = 2 x 0.015m2 = 0.0

53、3 m2,g=10牛/千克,求: p=,解,P = 1.5 x 104N / m2 = 1.5 x 104Pa,要想很快地使压强增大一倍,可以怎么办,如果站在沙坑里,谁会陷得更深,你做对了吗,已知:G1=6104N,S1=600cm24=0.24m2, G2=475N,S2=9.510-4m2,求:P1,P2,解:F1=G1=6104N,F2=G2=475N,答: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5 Pa , 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力为5105 Pa,三、 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 、 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反之可以减小压强,2、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反之可以减小压

54、强,练习 1,压力是 _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作用效果与 和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用_来表示,压强单位是,简称_ 3、压力一定时,我们可以用增大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在受 力面积一定时用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4、一块长方形的砖放在地面上,不同放法中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平放 B 侧放 C 竖放 D 三种放法一样大,垂直,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压强,帕斯卡,帕,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1、如图所示,小智用20N的水平力压住重为12N的物体,使它静止在墙面上。若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方向 ,压强为_pa,练习,20N,垂直墙面向里,2103,2、关于压力,

5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表面,有时不垂 直于物体的表面,B,作业:1、P 38 题1,题2,题3 2、请同学们思考,把一 块砖放在桌面上,如何放,砖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如何放,最小,第九章 机械和功,二、滑轮 第二课时,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组成滑轮组,使其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思考,课前导入,学习目标,2)知道一些简单机械的应用,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组的结构,学习

56、目标,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方案画出来,探究实验:探究滑轮组的特点,1、滑轮组,新知探究,探究实验:探究滑轮组的特点,图9-14,图9-17,图9-18,1、滑轮组,新知探究,不同滑轮组的工作特点,1、滑轮组,新知探究,分析实验结果,比较1、2实验,使用滑轮组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是物重的1/2,比较1、3实验,使用滑轮组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是物重的1/3,1、滑轮组,新知探究,G,G,F,F,2 段绳子承担 F =(1/2)G,3 段绳子承担 F =(1/3)G,1、滑轮组,新知探究,交流讨论,为什么图9-17和图9-18中用的是同样

57、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不同呢,1、滑轮组,新知探究,6 段绳子承担 F =(1/6)G,F,G,实例展示,1、滑轮组,新知探究,F,G,7 段绳子承担 F =(1/7)G,1、滑轮组,新知探究,F,18 段绳子承担 F =(1/18)G,1、滑轮组,新知探究,2、实际应用中的滑轮,新知探究,汽车起重机,2、实际应用中的滑轮,新知探究,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本课小结,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 s = nh,本课小结,1. 在

58、右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a)若动滑轮重 G轮 不计,拉力 F 是多少,G物,b)若动滑轮重 G轮 不能忽略,那么 图中的拉力 F 应等于多少,F,G轮,G物,随堂练习,随堂练习,2. 如图所示,物体 A 重为 100 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 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 _ N(动滑轮自重不计,100,50,A,随堂练习,3.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 _ 可省一半力,图 _ 最费力,图 _ 和图 _ 用力大小一样,a,b,c,d,b,c,a,d,随堂练习,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 P=F/S,在国际

59、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N/m2或Pa,并且1N/m2=1Pa,15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某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为15N,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 15Pa表示的物理意义,复习,水坝为什么要建成上窄下宽呢? 潜水员为什么要穿特制的潜水服呢,疑问,猜想,如果有,那么液体的这些压强是怎么产生的,演示实验,倒水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思考讨论,1)橡皮膜为什么会向外凸出?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液体为什么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分析:因为液体有受到重力的作用,因而对容器的底部就有压强。并且液体还具有流动性,所以对阻碍它散开的容器壁也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侧壁不同位置的压强是否相同呢?如果不同有没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用压强计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加油站,压强计,压强计是专门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加在金属盒膜上的压强越大,U形管中左右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探头橡皮膜受压强封闭气体被压缩体积缩小压强增大U型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即h越大P越大,探究实验1,研究在水下不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步骤: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下一定深度,改变橡皮膜的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