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末复习专项诗歌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相关练习: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苏轼由游览赤壁,观赏江景,从江水和故垒生发开去,联想到当年决定历史走向的赤壁之战,想象到吴军主帅周瑜的风姿功业,再与自己相比,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又从江水长流中得到自我解脱,抚平心灵伤痕。2. .词人
2、是如何写赤壁之景的?使用了什么手法?这些景物起到了什么作用?词的一开篇,先写宏观之景:大江东去,淘空一切,江山、历史、人物一奔入眼底,引出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乱石穿空“三句是正面、具体写赤壁之景:山峰高峻,浪涛汹涌澎湃,晶莹的浪花上下翻滚,一浪盖过一浪。“乱”突出山势险怪,参差不齐;“穿”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惊”突出了浪涛汹涌,来势之猛;“卷”写出了波涛翻滚,浪花四溅的情状。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词人在词中采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赤壁之景是为写英雄人物造势,也表明了词人此时心境的波澜起伏。3.苏轼在词中刻画周瑜什么样的形象?有何目的?苏轼在词中刻
3、画了周瑜这个年轻有为、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目的是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想到作者的遭遇,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4.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慨。全词最后五句是写词人的人生感慨。“故国神游”,道出了对英雄时代及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向往;“多情应笑我”,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最终发出了“人间如梦”的感慨,以呼应前三句,人生如梦的感慨表现了词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表达出词人仕途坎坷,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愤慨和无奈。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赞美周瑜,说明词人心中尚有渴求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把酒酬月,表达了词人心境旷达和洒脱的
4、人生态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大好的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寻找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繁华景象,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流逝了。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如同猛虎,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赶到北方去了。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
5、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不堪回想,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祠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社日的鼓声!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
6、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赏析: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曾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北固亭,建于镇江城北北固山后峰上。词的上阙,即景抒情,由眼前之景联想起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的英雄人物歌咏他们的功业,借以对韩侂胄之流进行讽刺和劝诫。“千古江山雨
7、打风吹去”,叹英雄千古难寻,空留下一些遗迹,供人回想。历史上,孙权以江东一隅之地,抗衡曹魏,开拓疆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沧桑屡变,歌台舞榭,连遗迹也逐渐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从回顾刘裕生平入手,揭示出蓬门陋巷,出身低微,并不妨碍英雄建功立业。刘裕出身下层,长于京口,后来又以这里为基地,削平内乱,取代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作者发的是思古幽情,写的是对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对照。词的下阙,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和亲
8、身经历,表现出作者对韩侂胄之流轻举妄动必然误国的担忧,强调把握时机的重要,倾吐自己遭受压抑的不平。“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写宋文帝刘义隆,志大才疏,轻举妄动,结果全线溃逃的故事。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朝廷:千万要慎重。“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回顾了当年的形势和自己那时一段经历。辛弃疾是四十三年前,率众南归的。当时,宋军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金主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人心振奋,北方义军纷起,动摇了金国在中原的统治,形势是大有可为的。刚即位的宋孝帝也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符离败退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于是主和派重新得
9、势,再次与金国通使议和。从此南北分裂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辛弃疾的鸿鹄之志就无从施展。时机难得而易失。四十三年后,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有所不同,当然要困难得多。“烽火扬州”,国难当头,百姓生灵涂炭,民气可用。今日“佛狸祠下”,人们忘记国仇家恨,在异族帝王庙前祭祀。这种今昔对比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不堪回首的感慨。“凭谁问”到结束,用廉颇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因为不去逢迎权贵而不被重用的愤慨。相关练习:1.上阕写登楼远眺,看到恶劣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由此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点?寄寓了词人什么情感?想到了孙权、
10、刘裕。这两个人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词人辛弃疾敬仰和向往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渴盼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2. 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1)两人都是遗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2)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3)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3.找出文中的四处对比,并说说作用。(1)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用以
11、针砭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4)用廉颇的遭馋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作用: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4.这首词被后人推为辛词的“压卷之作”,这首先取决于作品的思想内容。请说一说,这首词中,作者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慕,暗含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左、苟且怯懦的不满;对统治者准备不充分、匆匆北伐、易遭失败的担忧;愿意为北伐
12、中原、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5.这首词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典”,典故使用虽多,但都巧妙而精当。请选择其中两处作简要赏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借用三国孙权典故,赞美英雄风流,表达抗敌救国、的决心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也慨叹当世没有英雄能力挽狂澜、振兴宋室、抵御强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几句写南朝宋武帝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借以批判了南宋朝廷的苟安思想,表达了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借用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失败的典故,借古讽今,表现出对统治者草率北伐的劝告和担心,提醒宋朝当权者吸取
13、历史教训,认真备战。“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今昔对比,表达对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图复土的不满。正告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难以收回。“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借用战国时廉颇虽老却“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一腔豪情,也暗含壮志未酬的悲愤。6.人们通常认为,词中的廉颇,是词人自身的写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观点一:同意。他们都年岁已老,赋闲在家,不得重用;他们都勇猛而持重,壮心不已,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词人希望自己能像廉颇那样被朝廷起用,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壮志。观点二:不同意。这是词人运用的对比手
14、法:廉颇虽老,赵王尚有起用之意,词人却被朝廷弃用,空怀报国之心;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表现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怨愤之情。7.这首词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比,分析所抒发的情怀和所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 这两首词都是循着怀古诗词常见的路数:古迹古代事件或人物议论苏轼末尾的议论,能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思考人生宇宙的终极意义;辛词扣紧现实,借词义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苏词就周瑜指挥吴军获得赤壁之战胜利一事,生发开去,抒发感受;辛词连用多个典故,抒发自己的见解,借古讽今。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
15、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
16、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赏析:词上阙描写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所看到的壮美风景。以“看”为领字,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极致纯粹、层次分明、广阔高远、生机勃发的秋景图,并引出发问。下阙转入追忆,畅想“同学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传达出一种健康昂扬的生命状态。词前三句点明写作时间、地点,也塑造了一个登高望远的抒情主体的姿态,这更有助于英雄形象的塑造和豪迈情感的抒发。“独”虽有
17、孤独之感,但“立”更有一种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独立”二字冲淡了“寒秋”所带来的凄凉感,使抒情主体形象更高大、伟岸。“携来百侣曾游”与“独立寒秋”对应,一今一昔,一独一众,诗人想起在长沙读书时与一众志同道合者畅游橘子洲头,热血满腔,胸怀救过理想,褒贬时弊,鄙夷权贵名利。虽革命受阻,但被抒情主体的英雄气概所遮掩,因此哀而不伤、悲而不腻。“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使全文豪迈气概更进一步。这首词还体现诗人高超的用电技术。“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秋兴八首“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词人反用其意,一扫杜甫的失落感,而是希翼将来大家都能实现理想、抱负。“挥斥方遒”出自庄子田子方,既符合韵律,又有新意。
18、“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用典没有隐蔽。借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故事。李广武功卓越,没能封侯,因此常自哀怜。毛泽东及同学不仅不为功名利禄所惑,反而将之视为粪土一样下贱的东西。“中流击水”出自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既表达了革新中国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夸张的效果更显出抒情主体的豪气。1.统领上片的一个动词是“ ”。“ , ”描写远景。“ , ”描写近景。仰视所得的景物是“ ”。俯察所得景物“ ”。2.这首诗描写了几幅画面?分别是那几幅?4幅,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3.“看”字引出的意象有哪些?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万类4.赏析“尽染”、“透”二词精妙。“染”字有表现“层林”渐渐变红的动态之妙。“尽”与上句“遍”照应,使上下句对仗工整。“透”是韵脚;这里表示程度,更显出水的清澈,且与下文“鱼翔浅底”相呼应。5.“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为读者所击节称赏,你能说一说理由吗?“万类”由近及远,将秋天中所有生命的景物摄入笔下,彰显出一种宏伟的气魄,“霜天”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气象,“竞”突出了勃勃生机,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招商(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第一批招聘一般岗位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张家港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福建福州市事业单位招聘77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鞋类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活性碳纤维口罩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安徽池州市贵池区事业单位招聘6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33人(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湖泊管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土石方平场施工方案
- 2023年临汾市翼城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
- 左传人物关系表还原版
- 快手磁力聚星星选达人认证考试试卷答案
- 临高县和舍镇先光村民委员会诉海南省国营西流农场土地纠纷一案
-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 无机及分析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TY/T 3001-2006中国青少年儿童 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